孙吴大果沙棘:讲述农品牌自己的故事

多果发布
发布于 2025-01-14 14:40:54
平台原创
浏览 3

孙吴大果沙棘兼具生态价值与经济价值,不仅塑造了孙吴县的绿色面貌,更在历史的长河中编织了一段段精彩的传奇故事。

沙棘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野生植物,其在中国的栽种历史可追溯至几千年前。相传在古代,沙棘因强大的生存能力和显著的生态效益,常被用来绿化荒漠、防风固沙,甚至是军队行军途中补充维生素的重要来源。在成吉思汗远征时期,沙棘被当作挽救将士生命的“救命草”。而在昭君出塞的故事中,沙棘的果实也曾成为她保持身体健康、抵御恶劣环境的良伴。

20世纪九十年代,孙吴县林业面临资源匮乏和资金短缺困境,为发展林业经济、探索林业可持续发展道路,依托国家退耕还林政策和生态林工程建设,孙吴县组织林业及相关部门,先后对俄罗斯新西伯利亚、布拉格维申斯克市等较大的沙棘园艺研究所进行了实地考察,又对内蒙古、山西等国内中华沙棘种植地进行考察和对比,发现俄罗斯大果沙棘具有品种多、口感好、果实大、产量高、生长迅速、利于采摘、开发潜力大、效益高等显著特点。同时,孙吴县光照时间长、早晚温差大、生态环境好等自然和气候条件非常适宜大果沙棘生长和营养物质形成。在进行广泛深入考察调研和反复论证基础上,1998年孙吴县开始引进、扩繁、种植俄罗斯大果沙棘。

孙吴大果沙棘产业始于21世纪初。2003年,孙吴县确定了“沙棘立县”发展战略,历届县委、县政府坚定不移地走“建沙棘基地,兴沙棘产业,保一方生态,带一方经济”的产业化发展之路。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到2010年,沙棘种植在城乡全面铺开,沙棘生态保护、产业研发步伐加快,产业发育进入了良性发展轨道。在实施“沙棘立县”发展战略中,针对沙棘产业周期长的特点,确立孙吴县“总体规划、阶梯开发,边研究、边建设、边发展,逐步做大基地、做精加工、做深科研,延长产业链,实现种、产、研、销一体化”发展思路。县委、县政府出台《孙吴县营造大果沙棘暂行管理办法》、《关于进一步加快大果沙棘产业发展的意见》等20多项管理机制,成立大果沙棘专题推进小组、大果沙棘技术服务中心,从俄罗斯聘请了资深大果沙棘专家进行技术指导和专业培训,加大资金、技术扶持力度,确保沙棘产业向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方向发展,发展形成和壮大苗木繁育、栽植、加工、科研四大基地发展体系。

孙吴县充分利用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通过规范化种植和科学管理,使得孙吴大果沙棘在品质和产量上都达到了新的高度。这种果实硕大、口感醇厚、营养丰富的沙棘品种,不仅在国内市场获得广泛认可,更成为了孙吴县的一张地域名片。

孙吴大果沙棘的历史文化故事还体现在其对地方经济和生态保护的巨大贡献上。在孙吴县,大果沙棘产业不仅带动了当地农民增收致富,推进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还有效保护了生态环境,防治了水土流失,践行了绿色发展理念。因此,孙吴县被授予了“中国大果沙棘之乡”的美誉,这也反映出孙吴人民与沙棘之间深厚的历史渊源和人文情感。

从历史深处走来的孙吴大果沙棘,以其独特的历史文化内涵和现代科技应用成果,书写了一部动人的生态农业发展史。它在历史与现实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让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展现出中国农村在新时代下,坚持绿色发展、谋求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每一颗孙吴大果沙棘,都凝聚着过去与现在的智慧,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生态环境的尊重,继续在黑土地上谱写新的绿色传奇。

全部留言

0
啊欧,还没有留言哦~
多果发布
发现 分享 生活
2847 话题
1 留言
0 关注
0 粉丝

资讯头条

更多 +
  • 1

    全国特质农品名录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特”字文章,打造高品质、有口碑的农业“金字招牌”的要求和国家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和品牌强农战略部署,加快培育特色农业品牌,科学引导消费,及时指导生产,促进产销对接,更好地满足公众对特色优质农产品的个性化需求,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于2020年10月开始开展全国特质农品登录工作,并制定了《特质农品登录技术规范(试行)》。所谓“特质农品”,是指产自特定产地环境条件,具有稳定且可感知、可识别、可量化的独特品质特征,具有一定生产规模,有稳定的供应量和消费群体,并经国家农安中心登录的农产品,其中农产品包括种植业和养殖业产品及其初加工产品。特质农品登录坚持“自愿申请、技术评价、信息公开、动态管理”和公益服务原则。根据《特质农品登录技术规范(试行)》规定程序,经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优质农产品)工作机构推荐,地市级、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优质农产品)工作机构审核,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组织专家技术评审确认,并在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网公示,符合特质农品登录技术规范要求的相关农产品,则正式登录为特质农品,并纳入全国特质农品名录。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后续进...
  • 2

    中国农耕农品记忆索引名录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赓续农耕文明,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的重要指示精神,推进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充分展示独具农耕文化的乡村风貌、乡土特产和农耕资源,满足公众农耕农品传承与感悟体验需要,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开展农耕农品记忆索引名录征集工作。征集的农耕农品记忆索引名录,包括涵盖具有农耕文化记忆(印记)传承属性并源于种植养殖生产消费过程、彰显农业多种功能乡村多元价值、满足乡愁感知感悟感念,且具有独特生产、加工、贮藏、保鲜、消费、技艺与品质特性、风格特色的农产品及相关产品。农耕农品记忆索引名录征集,以覆盖区域范围内的农业生产经营主体、行业协会、技术机构等为主体(统称“申请单位”)。申请单位应当具有产地覆盖、全程质控、生产指导、消费引导、产销对接和农耕传承的能力。农耕农品记忆索引名录征集坚持“自愿申请、自行举证、自我承诺”原则。农耕农品记忆索引名录征集,按照主体申请、县级农业农村部门(或相关主管部门)审核,地市级和省级绿色食品(绿色优质农产品)工作机构审查,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组织专家审评后在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官网(国家绿色优质农产品公共信息平台)上公布,并以适当方式附送...
  • 3

    中国农产品品牌索引名录

    为深入贯彻关于“要把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放在突出位置,狠抓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品牌创建、质量安全监管”“走质量兴农之路,要突出农业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加快培育优势特色农业,打造高品质、有口碑的农业‘金字招牌’”的重要指示精神,落细落小农业农村部有关两个“三品一标”工作的决策部署,探索构建常态化的农产品品牌年度储存记忆与公众查询索引名录,以实际行动促进品牌农产品产销对接与公共服务,推动绿色优质农产品实现既产得出、产得优,又卖的出、卖得好,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拟探索开展中国农产品品牌索引名录征集工作。农产品品牌索引名录征集,突出公益性服务,征集过程中国家中心不收取任何费用。凡纳入《中国农产品品牌索引名录》的农产品品牌,实行动态管理,由县级以上地方绿色食品(绿色优质农产品)工作机构加强跟踪评价和技术服务,帮助品牌拥有者完善管理制度规范,提升技术管理水平,发挥好品牌强农带动效应。凡不再符合索引名录征集条件和要求的,依规退出名录。中国农产品品牌索引名录征集,是一项通过培育知名品牌,服务乡村振兴,促进绿色优质农产品产销对接的新工作。经符合申请条件的农产品品牌合法拥有者“自愿申报...
  • 4

    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

  • 5

    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2022-2025年)

  • 6

    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

  • 7

    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名单

  • 8

    概述:中欧地理标志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