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峨农民自古以来就有栽培李树的习惯。解放初期的《凌云县志》在“果类植物”中就记载有“李”分为“栽秧李”、“红心李”、“麦李”三种。
1994年,《天峨县志》第八章第七节林副产品的“水果、干果”中记载有1952—1993年间天峨县“李”果的生产情况。由于当地野生李品种的遗传变异和不断发展,在天峨境内形成了20多个李品种,品种资源十分丰富。龙滩珍珠李就是从当地野生李中选育出的一个新品种。
1998年,农民技术员崔德军在天峨县八腊乡五福村常里屯偏岩脚山林中发现了1株特晚熟(8月上中旬成熟)李实生树,树龄约40年左右,树高3.8米,其果形美观,品质优良。该单株四周500米范围内没有其它李品种及群体。经过1999年至2001年连续三年时间观察,该株系表现出丰产、抗病、品质优等特性。2001年9月,崔德军用该单株接穗在自家门口五株两年生毛桃树上进行高接换种试验,2002年开始结果,株产达1.5千克,并表现出与母株一致的品质优异等特性。其后,天峨县水果局和广西壮族自治区水果生产技术指导总站联合对该单株开展观察和研究,并指导崔德军从第一代株系上采穗繁育了300多株第二代苗木。2003年3月,在崔得军兄弟两户果园作果树栽培试验,定植5亩共300株。2004年开始结果,产果500千克。经2004—2008年连续观察,第二代株系表现出与第一代株系一致的优异特性。
2005年,开始在广西天峨县的三匹林场、坡结乡的尧山村、八腊乡的五福村、纳碍村、下老乡的罗宜村、向阳镇的林潭村、纳直乡纳直村等地进行该品种第三代株系区域性栽培试验,该株系仍表现出与第一代株系一致的优异特性。
2006-2008年,由广西壮族自治区水果生产技术指导总站连续三年组织专家对该单株进行了综合鉴评,并通过了初选、复选和决选,被评为广西果树优良单株。
2008年,龙滩珍珠李通过无公害水果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
2009年5月通过广西品种委员会专家评审,确认龙滩珍珠李为广西优良果树品种。
2010年09月1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批准对“龙滩珍珠李”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2012年,龙滩珍珠李被评选为“2012最具影响力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
2015年11月,天峨县被中国特产协会授予“中国龙滩珍珠李之乡”称号。
近年来,龙滩珍珠李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已发展成为广西新兴特色优势水果,天峨龙滩珍珠李系列种植面积达12.6万亩,投产面积4万亩。天峨县政府坚持走“绿色兴农、质量兴农、品牌强农”战略,每年定期举办龙滩珍珠李节、特色产业推介招商等活动,通过展示推介、扩大宣传、精准招商,培育龙滩珍珠李区域公用品牌,不断延伸产业链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