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阳花生种植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清光绪年间。
20世纪90年代花生种植面积发展到100万亩以上,1998年以来稳定在120万亩左右,占全县秋作物种植面积的60%以上,最高年份可达150万亩以上。
进入21世纪,花生种植面积和产量连续多年位居全国第一,是全国珍珠豆型花生生产规模最大、最集中的产区,相继被国家统计局认定为“全国花生生产第一大县”、“全国油料生产冠军县”、“全国油料生产百强县”等称号。
2000年“全国花生交易会”在正阳县召开。
2003年,正阳县被批准为河南省首家“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县”。
2004年,正阳花生种植面积为120万亩;注册的“正花”牌花生被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为“河南省名牌农产品”。
2008年3月,“正阳花生”通过国家质检总局地理标志专家评审委员会评审,正式纳入原产地保护,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2009年左右开始,正阳花生生产由传统落后的平作粗放种植方式开始向垄作、地膜覆盖栽培模式发展,并逐步推广新筛选的早熟高产、优质专用型花生品种鲁花9号、鲁花13号、远杂9102号、中花5号、中花8号进行换代,珍珠豆型花生品种占花生种植面积的95%以上。同时开始推广花生地膜覆盖、化学除草及一穴双粒技术。
2010年,在北京举行的“首届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论坛”会上,河南省的“正阳花生”以16.82亿元的品牌价值,位居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百强榜第36位,正阳县被国家统计局认定为全国花生种植第一大县,全国油料百强县之一。
近年来,正阳县聚焦花生种植和深加工,不断扩大种植面积,引进龙头加工企业,与院校开展花生研究合作,走出了一条专业化、规模化、科技化、链条化的特色种植之路,不仅带动许多农民家门口就业,也让正阳“中国花生之都”的名声越叫越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