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是人类最古老、最重要的栽培作物之一,是世上分布最广的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为粮食作物之冠,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
小麦起源于亚洲西部,传入中国的时间较早,据考古发现,新疆孔雀河流域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炭化小麦,距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殷墟出土的甲骨有“告麦”的文字记载,说明小麦很早已是河南北部的栽培作物。《诗经 周颂 思文》中也有小麦、大麦的记载,说明西周时黄河中下游已遍栽小麦。新乡小麦栽培历史悠久。
20世纪70年代,新乡小麦就以产量高、品质优闻名全国,成为中央机关食用配麦。
1989年出版的《新乡市农村名优特产》在首页专题介绍了新乡小麦,指出“小麦是新乡市粮食作物中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多,具有全局性的一种优势作物”。
20世纪90年代,新乡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决定大力发展优质强筋小麦生产,新乡小麦的名声一路走强。
2001年,新乡注册了全国第一个小麦原粮商标——“金粒”牌。
2002年,首批2.5万吨食用型新乡小麦出口到新西兰、印度尼西亚,实现了我国食用小麦出口“零”的突破。
2003年,“新乡小麦”在郑州商品交易所挂牌交易,与美国、加拿大等主产国硬质小麦并列挂牌销售,影响着全国乃至世界的小麦价格。
2010年,新乡延津县建成的45万亩小麦基地成为河南省首个“全国绿色食品原料(小麦)标准化生产基地”, “金粒”牌小麦荣获“第八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金奖”。
2012年5月23日,新乡市人民政府和河南省农业科学院主办了“打造‘中国第一麦’高层论坛”,中国工程院、农业部、河南省农业厅、河南省农科院及小麦研究中心、河南科技学院等单位的专家与领导应邀出席,积极献言献策。
2013年7月,中国粮食行业协会授予新乡市“中国优质小麦产业化强市”称号,授予延津县“中国优质小麦产业化示范县”称号。
2014年,新乡小麦种植总面积25万公顷(375万亩),年总产187.5万吨。
2014年11月,“新乡小麦”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成为中国第一个以强筋小麦为登记内容的小麦产品,也是中国第一个以地市为登记范围的小麦产品,更是河南省第一个小麦登记产品,意义重大而深远,“中国第一麦”瓜熟蒂落,花落新乡,成为新乡走向世界的一张崭新名片。
近年来,新乡市围绕100万亩高标准农田已实现了农田路网、林网、水网、电网、互联网“五网融合”,自动化、数字化设施在田间地头大显身手,大数据分析、云计算等技术实时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决策依据,农业生产“一键式”管理模式正在慢慢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