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十五年(1926年),徐闻人从国外带回菠萝种苗,在曲界镇愚公楼推广种植。
1978年,改革开放后,徐闻菠萝以鲜果北调为主,销往全国各地。
1985年,徐闻改变菠萝的生产季节,促进反季节菠萝的生产,形成一年四季均有菠萝供应市场的生产格局。
2009年,徐闻县40多家菠萝加工企业,加工方面以罐头、果汁以及果脯等传统产品为主,菠萝罐头畅销60多个国家和地区。
2016年,徐闻县首届菠萝文化旅游节在曲界镇举办,徐闻菠萝首次出口伊朗、俄罗斯。
2018年,徐闻菠萝种植面积2万公顷,总产60.3万吨,产值10.49亿元。
2019年,徐闻菠萝率先在广东省试行“12221”农产品市场营销模式,即建立1个农产品大数据、组建销区采购商及培养产区经纪人2支队伍、拓展产区及销区2个市场、举办“引进来”和“走出去”2场活动,助力实现销量提升等一揽子目标。同9年9月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正式批准对“徐闻菠萝”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2020年,徐闻联合拼多多率先落地“抗疫助农直播”模式,通过线上“原产地直发”的方式,解决农产品滞销难题,实现单场带动菠萝销量近30万斤。这一抗疫助农试验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被总结为“徐闻模式”。当年,徐闻出口鲜菠萝477吨、货值约为250万元人民币,同比分别增逾400%和300%。
2021年3月,徐闻菠萝总产量约65万吨,较上年减少5万吨,早熟品种质量稳定,售价每公斤高至4元,比2020年同期上涨近三成。徐闻县委被评为“广东省乡村振兴先进集体”,曲界镇被评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全国乡村特色产业十亿元镇和广东省“特色产业示范镇”,愚公楼村被评为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亿元村。今年,徐闻还上榜“全国乡村振兴百强县”。
近年来,徐闻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推进乡村振兴战略部署,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以党建创新为引领,以产业振兴为核心,创新探索了“四抓四促”工作模式,扎实有序做好乡村发展、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重点工作,特别是首创探索了徐闻菠萝“12221”市场体系,发力生产和市场两端,打响“粤字号”农业品牌,让徐闻菠萝从田间地头的“甜蜜果”,变成千家万户的“致富果”、广袤乡村的“振兴果”,形成了特色产业发展推动品种改良、实现品牌打造、促进农民增收、引领乡村振兴的良性互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