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也称“荔城”,素以品种多、产量高、质量优而闻名。自唐代始,莆田荔枝便以其独特的风味、优异的品质以及与诸多历史人物和典故交织的传奇色彩,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莆田荔枝的种植历史可追溯至唐代,那时的文献已有记载,而到了宋代,蔡襄所著的《荔枝谱》进一步确认了莆田荔枝的独特地位,书中描述莆田荔枝在闽中的四大产区中尤为出众,尤以“兴化荔”最为奇特,其口感醇厚,香甜适口,且果核小而离核率高,是历代文人墨客赞美的对象。
流传最广的故事当属杨贵妃与荔枝的不解之缘。唐玄宗的宠妃杨贵妃对荔枝的热爱,催生了一段脍炙人口的历史佳话。相传,为博杨贵妃一笑,高力士特选莆田等地出产的荔枝,利用快马加鞭的方式从岭南直送长安,成就了“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的千古诗篇。尽管史学家对于这个故事的具体细节尚存争议,但无论如何,这一典故无疑赋予了莆田荔枝更为浓烈的文化色彩。
郭沫若先生六十年代初在莆田考察时,曾题下“荔城无处不荔枝”的诗句,盛赞莆田荔枝。
莆田荔枝中“陈紫”、“宋家香”、“状元红”都是本地的优良品种。其中“陈紫”更是荔中绝品,成熟时散发出阵阵幽香,沁人心脾。本世纪初,它还远涉重洋,传入美国南部各州及古巴等国。
此外,莆田当地的民俗风情也与荔枝紧密相连。每到夏季荔枝成熟之际,莆田人会举行一系列的庆祝活动,包括荔枝采摘节、荔枝文化节等,既展示了莆田人民对这份自然馈赠的感激之情,又弘扬了地方文化传统。著名文学家郭沫若先生曾在六十年代亲临莆田考察,并题词赞美,使莆田荔枝的文化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在现代,莆田荔枝不仅是一种美食,更是一种文化的象征和地方名片。2014年,莆田荔枝获得了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的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这意味着莆田荔枝不仅是莆田地区的特色农产品,更是国家级别的质量认证标志,体现了其在地理环境、种质资源、栽培技术等方面的独特性和优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