灞桥葡萄的发展始于汉代,2000年前,张骞将华夏第一株欧亚种葡萄带回丝绸之路的起点—汉长安,葡萄从此在三秦大地、秦岭北麓肥沃的土地上生根发芽,规模不断扩大。
唐朝盛期,社会稳定,人民富庶,葡萄的种植和葡萄酒文化得以空前发展。
明、清时期,葡萄在灞桥开始普遍种植。独特的地理条件,加之日照雨露的调和,造就了灞桥葡萄优良的品质,深受人们喜爱。
20世纪70年代,灞桥开始栽培酿酒葡萄。
20世纪80年代中期,灞桥区委、区政府调整发展战略,开始大力发展大粒鲜食葡萄。经过多年发展,全区鲜食葡萄栽植面积居陕西之首。
2010年,灞桥葡萄总生产面积2.7万亩,年产鲜果3万吨。
2014年,灞桥区启动国家樱桃与葡萄栽培综合标准化示范区创建工作。国家樱桃与葡萄栽培综合标准化示范区是经国标委审核批准的第八批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
2016年11月25日,灞桥区通过国家樱桃与葡萄栽培综合标准化示范区验收,建成中心示范点3个,带动发展百亩以上现代农业示范园20余个,省、市级现代园区15家,果树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38家,家庭农场8家;建成樱桃栽培标准化示范区1340公顷,葡萄栽培标准化示范区350公顷;建成完善标准综合体、标准推广机制、关键点控制等体系并有效运转。
2018年08月24日,由灞桥区人民政府联合市农林委、市旅发委、市妇联、市供销联社共同举办,灞桥区农林局、灞桥区文体旅游局、灞桥区妇联、灞桥区供销联社承办的“品甜美葡萄赏金秋灞桥”2018灞桥葡萄采摘旅游季启动仪式暨灞桥葡萄推介发布会在白鹿原葡萄主题公园举行。当年灞桥区葡萄种植面积约1.06万亩,全部挂果成熟,产量2万吨。
经过多年发展,目前灞桥鲜食葡萄栽植面积居陕西之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