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猕猴桃在西峡已有千年生长历史,人工栽培也有40多年历史。西峡是中国开展猕猴桃人工栽培最早的地区,中国第一个大面积人工育苗成功,建立中国第一个猕猴桃人工栽培基地。
早在20世纪70年代,西峡县在中国率先成立了县级猕猴桃研究机构——西峡猕猴桃研究所,培养了以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猕猴桃专家朱鸿云为代表的一批科技人员,先后筛选培育出适合西峡种植的“海沃德”、“华美系列”、“华光系列”、“豫皇系列”等一批优良品种。
2004年,2万亩西峡猕猴桃通过了河南省无公害基地认证和无公害产品认证,6万亩野生猕猴桃通过OFDC(国家环保总局有机食品认证中心)、美国OCIA(美国国际有机作物改良协会)、日本JAS(日本农产品有机认证)有机认证。
2005年,30万亩野生猕猴桃通过欧盟ECOECRT(欧盟有机食品认证组织)认证。
2008年,西峡猕猴桃通过了国家质量检验检疫总局“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认证,被评为“河南省最具影响力的十大地理标志产品”。被国家农业部命名为“国家猕猴桃标准化示范县”“中国优质猕猴桃生产基地县”。
2009年,西峡县已建成猕猴桃人工基地10万亩,挂果面积达到3.5万亩,产量3600万公斤,基地规模和产量在中国仅次于陕西周至县,居中国第二位。其中“海沃德”面积达5万多亩,占中国“海沃德”基地总面积的40%。西峡县已建成保鲜库75座,贮藏量8500吨。年加工能力2万吨,产品主要有果汁、果片、果酱、果酒、罐头五大系列20多个品种。鲜果销售是中国开展猕猴桃人工栽培最早的地区,覆盖北京、上海等国内40多个大中城市,并出口加拿大、日本、台湾和东南亚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猕猴桃果汁、果酱和罐头等加工产品畅销东南亚。
2011年,西峡县被国家质监总局评为“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被河南省质监局评为“河南省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县”;“西峡猕猴桃”地理标志商标成功通过国家工商总局审批。
2019年11月15日,西峡猕猴桃入选中国农业品牌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