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沽是渤海湾淤积平原的一部分,根据推理,东汉时期汉沽地区就有葡萄种植的踪迹。
玫瑰香葡萄是从欧洲引进的一个品种,最早在北京清河农场试种,经过几代引进到汉沽区种植。
玫瑰香葡萄在汉沽地区大面积栽培20世纪中期,在多年的生产实践中形成了独特的栽培、管理技术模式,葡萄夏季修剪憋冬芽法,在全国得到大面积推广。
20世纪80年代,中国实行承包责任之后,茶淀葡萄发展开始加速,农民们开始大面积的种植葡萄。随之而来的是销售难的问题,因为葡萄成熟后是集中上市,只有一、两个月的时间,价格低、运输也不方便。当地政府开始帮农民找市场,联系销路和贷款,并创办了七个酿酒企业,年加工葡萄能力在2万吨左右,解决了葡萄销售难的问题。
20世纪90年代初,葡萄产业发展得很快,葡萄保鲜库开始兴起并得以推广。
2008年,玫瑰香葡萄荣膺奥运专用水果,“中华民果”的称号。汉沽区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中国玫瑰香葡萄之乡,成为天津“王朝”金奖葡萄酒的原料种植基地。随着玫瑰香葡萄知名度的提高,来汉沽区旅游购买葡萄的人越来越多,葡萄市场的需求量日益增长。
2007年,汉沽区开始规划并实施了占地面积7600亩的“滨海茶淀玫瑰香葡萄科技示范园区”项目。园区总投资2.6亿元,建设期三年也是中国最大的绿色玫瑰园产地,是滨海新区重点开发六个农业科技园区的项目之一,园区的规划面积12600亩,其中示范区10130亩,带动周边农民4万亩以上。科技园区还将建立葡萄加工的科研部门和试验场,葡萄汁、葡萄药、葡萄皮、葡萄枝蔓藤条等废弃物在科技园区都可以被利用起来。
2007年,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批准对茶淀玫瑰香葡萄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后,汉沽质监局联合农委、葡萄种植业协会,推行《玫瑰香葡萄育苗技术规范》、《玫瑰香葡萄栽培技术规范》、《玫瑰香葡萄病害防治规范》等几项种植技术规范,全区内96%的葡萄园达到了标准化水平,95%以上的农民均掌握了标准化生产技术,使汉沽的玫瑰香葡萄种植始终处于国内先进水平。
2010年,汉沽区有耕地6.8万亩,其中葡萄种植面积4万亩,年产量达7.8万吨,玫瑰香葡萄种植面积占葡萄总面积的95%,形成了中国绝无仅有的果品风味独特和联片单一品种种植区。共建葡萄酒加工企业8家,葡萄酒加工能力达2万吨,兴建葡萄保鲜库700座,贮藏能力达1.7万吨。
2017年,滨海新区(汉沽区)茶淀玫瑰香葡萄总种植面积2667公顷,年产量8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