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岗苹果不仅以其卓越品质蜚声中外,更承载着当地农民的智慧与汗水,以及在乡村振兴战略下,农业转型升级与绿色发展的历史印记。
内丘县有多年的果树栽培历史,据河北农业大学《果树栽培学》记叙,内丘是“柰”的原产地,柰是苹果的一种,称绵苹果。据此,内丘县苹果栽培历史可上推至两千多年前。然而,我国古代栽培的柰,虽“光洁可玩,香闻数步”,但“味甘松,未熟者食如棉絮,过熟又沙烂不堪食”(见《群芳谱》)。因此,自19世纪中叶欧洲苹果入籍我国后,就被逐渐代替了。
相传,河南省陕县上阳城一带。有个不大的国家,人称西虢,虢国的国君年已六十开外,只有一个儿子,视若掌上明珠。有一天早晨,太子患急病,请了很多名医都治不好。为了给太子治病,国王派国医相随,为太子寻找名医。一日走到托麼沟,只见这里云雾缭绕,香气四溢,漫山遍野红果飘香,采食之,疲惫之感顿消,太子决定暂时在此休整。每天置身仙境,加上红果食之,太子的病不知不觉中慢慢好了起来。后来国王把太子休整的地方封为“皇庄”。经考证,太子所食红果即为今天的苹果。
内丘县富岗苹果的现代经济栽培可以追溯至上世纪八十年代,那时,内丘县岗底村在党支部书记杨双牛的带领下,积极响应国家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号召,充分利用太行山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充足的光照、较大的昼夜温差以及富含矿物质的土壤,开始了苹果种植的艰难探索之旅。他们从引进优质苹果品种入手,通过艰苦卓绝的科技创新和不懈努力,成功培育出了品质优良、口感醇厚的富岗苹果,彻底改变了原本贫瘠的土地,使其成为了闻名遐迩的“苹果王国”。
富岗苹果因其色泽鲜艳、果形美观、口感爽脆、糖酸比例适中、营养丰富而备受消费者喜爱,先后荣获“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农产品”等多项殊荣。随着产业的发展,富岗苹果逐步实现了种植的标准化、产业化和品牌化,不仅带动了当地农民增收致富,更成为了推动内丘县乃至整个太行山区农业现代化和生态建设的重要引擎。
在富岗苹果的历史文化故事中,包含了对土地的尊重、对绿色农业的坚守、对科技兴农的实践以及对乡村振兴战略的生动诠释。每年的苹果丰收季,内丘县都会举办富岗苹果文化节,将苹果产业与文化旅游、生态保护相结合,传承和弘扬内丘县独特的农耕文化,同时也为外界打开了一扇了解和认识富岗苹果以及当地乡村振兴成就的窗口。
富岗苹果的故事,是太行山脉中绿色传奇的生动再现,也是中国农村在新时代背景下,通过创新驱动、绿色发展,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真实写照。每一颗从太行山石缝中生长出来的富岗苹果,都凝聚着农民的智慧与汗水,承载着中国农业的历史记忆与未来展望,正所谓“一果一世界,一树一故事”,富岗苹果无疑是中国农业转型升级与乡村振兴道路上的一颗璀璨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