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溪蜜梨种植历史悠久,据县志记载宋淳化年间均有种植,已有千年历史。
解放后,党和政府大力发展农业生产,金溪蜜梨得到一定的发展。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金溪县实施“山上再造”工程,金溪蜜梨这一传统特色产业快速发展。
1989年,金溪县利用世界银行红壤开发项目实施的契机,重点发展金溪蜜梨,利用自身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优势,摸索出“小群体、专业化、大规模”的发展路子,金溪蜜梨产业得到蓬勃发展。
2000年5月,江西省农业厅原厅长余欣荣到金溪专题调研金溪蜜梨生产,对金溪蜜梨给予高度评价,并总结出“翠冠加套袋,省见病虫害,不怕冻不怕旱,五年收入过万块”。
2001年7月25日,全国南方优质早熟梨技术信息交流会的参观现场在金溪县举行,提高了金溪蜜梨的知名度。
2007年,金溪县蜜梨协会与浙江果树研究所、江西农大等单位进行“科技联姻”,聘请专家实地考察,先后引进了西子绿、翠冠、喜水、玉水、雪青、脆绿、清香等36个品种进行试种,最后决定把成熟早、产量高、果大而美观、瓤脆而甘甜、适合红壤栽种的翠冠、清香等品种,作为金溪蜜梨更新换代的主要品种。在两年内,对原有的黄花、菊水等梨树进行高位嫁接换种,蜜梨良种覆盖率达到93.5%,且形成了早中晚品种合理搭配的格局。早熟品种以翠冠为主,中晚熟品种包括雪青、清香等,其中翠冠和清香两个品种的栽种面积占蜜梨总面积的90%以上。
2011年08月1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批准对“金溪蜜梨”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同年,金溪蜜梨保护面积1200公顷,年产量2.7万吨。
近年来,金溪蜜梨的超常规发展,已成为振兴县域经济和农村致富奔小康的一大支柱产业,成为全县农业产业化结构调整优化和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重头戏。在多次全国优质水果评比中,金溪县蜜梨协会选送的果品均名列前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