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溪县猕猴桃种植历史悠久,是全国最早实行人工种植的区域之一,是目前全国培育新品种最多的县。
早在1978年,全国猕猴桃资源普查期间,科研人员在苍溪县北部的深山老林中发现了大量野生猕猴桃资源,其中尤以红心猕猴桃最为珍贵。这里的生态环境犹如一幅天然画卷,独特的土壤结构、适宜的水分条件以及温和湿润的气候,构成了一个理想的猕猴桃生长乐园。这一发现,如同揭开了尘封千年的自然宝藏,让世人认识到苍溪不仅是猕猴桃的起源地,更是孕育优质猕猴桃的“黄金地带”。
1986年,历史性的时刻降临,世界第一株红心猕猴桃在苍溪县龙岗山被发现,标志着红肉猕猴桃新纪元的开启。随后的1995年,“红阳”红肉猕猴桃品种经过精心选育成功,改写了世界猕猴桃产业的历史篇章,奠定了苍溪在全球红心猕猴桃领域无可替代的地位。
在四十余载的光阴里,苍溪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围绕猕猴桃产业绘制了一幅幅辉煌的发展蓝图。勤劳朴实的梨乡儿女在党的领导下,将猕猴桃产业从零星种植发展至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创建了“红心猕猴桃第一县”的美誉。他们不仅在技术上精益求精,培育出了“红阳”之外的“红华”、“红美”、“红昇”等多个优质红心猕猴桃品种,还在产业链条上下足功夫,实现了从单一的种植业向“基地+加工+营销+旅游”的全产业链转型,有力推动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与此同时,苍溪猕猴桃的文化内涵也在不断丰富和发展。广场舞《猕香九月》便是其中的代表作,它通过艺术的形式,生动展现了当地百姓在丰收季节采摘猕猴桃的欢庆场景,传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党领导下产业发展的自豪之情。而以红心猕猴桃为主题的特色街区,则进一步将这一特产与当地文化、旅游紧密结合,打造成了展现苍溪风情的新地标。
苍溪猕猴桃不仅仅是一种优质的农产品,更承载着一方水土的记忆,传承着一代代果农的辛勤努力,体现了中华民族在新时代背景下与自然和谐共生、追求可持续发展的智慧和决心。每一颗猕猴桃,都是苍溪这片神奇土地的文化印记,讲述着古老而又鲜活的历史故事,续写着现代农业文明的崭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