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璧龙眼:讲述农品牌自己的故事

多果发布
发布于 2024-11-13 14:40:54
平台原创
浏览 32

鲤城区是龙眼的发祥地,龙眼栽培源远流长,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在1700年以上。

鲤城区最早栽培龙眼可追溯至汉朝、三国和晋代。

初唐诗人丁儒,随闽王南下到泉州鲤城时,对南国佳果龙眼赞不绝口,写下了“龙眼玉生津,蜜取花间液,呼童多种植,长是此方人”的名句。

宋代,是鲤城区龙眼生产兴旺时期。宋泉州太守王十朋诗云:“绝品轻红扫地无,纷纷万木似龙呼。”描绘出当时龙眼的栽培盛况。1974年,泉州湾出土的宋代远洋航船,船舱内出土文物中有龙眼核和荔枝核,说明龙眼、荔枝等农产品在当时已作为与南洋诸国通商的货物之一。

明代,《八闽通志》云:“荔枝才过,龙眼即熟,泉州府诸县皆有”。可见鲤城区龙眼的发展,到了宋明时,已经具有相当的规模。明泉州著名学者何乔远《闽书》也写着:“龙眼焙而干之行天下”。明代“泉州第一富”李五是明皇赐匾“乐善好施”予以表彰的慈善家,他把泉州特产桂圆干从水路运往浙江、江苏、天津和京城等地贩卖,再购回丝绸、棉纱等回泉州销售,并通过中转侨商、外商把桂圆干销往海外。泉州桂圆因而声誉大振,被视为滋补珍品。

东璧龙眼原产自开元寺内东塔旁的原东璧寺一隅,因而得名。其母本已有几百年的历史,第一代母树已经枯死。泉州现存的东璧龙眼树分布在开元寺内及承天寺、泉州旧农校、党校,属于东璧龙眼的第二、三代,约有20多棵。

20世纪50、60年代,东璧龙眼从开元寺内大量嫁接出去。从开元寺嫁接出去的龙眼分布在南安、洛江、惠安、莆田、漳州等地。

1994年福建省认定全国品审会意见:该品种为古老地方品种,生长适应性强,果肉甜、香、脆,含糖量高,鲜果较耐贮藏,是鲜食之佳品,生产发展前景好。

2010年04月1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批准对“东璧龙眼”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同年,东璧龙眼生产面积1.2万亩,年产量6000吨。

全部留言

0
啊欧,还没有留言哦~
多果发布
发现 分享 生活
2847 话题
1 留言
0 关注
0 粉丝

资讯头条

更多 +
  • 1

    全国特质农品名录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特”字文章,打造高品质、有口碑的农业“金字招牌”的要求和国家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和品牌强农战略部署,加快培育特色农业品牌,科学引导消费,及时指导生产,促进产销对接,更好地满足公众对特色优质农产品的个性化需求,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于2020年10月开始开展全国特质农品登录工作,并制定了《特质农品登录技术规范(试行)》。所谓“特质农品”,是指产自特定产地环境条件,具有稳定且可感知、可识别、可量化的独特品质特征,具有一定生产规模,有稳定的供应量和消费群体,并经国家农安中心登录的农产品,其中农产品包括种植业和养殖业产品及其初加工产品。特质农品登录坚持“自愿申请、技术评价、信息公开、动态管理”和公益服务原则。根据《特质农品登录技术规范(试行)》规定程序,经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优质农产品)工作机构推荐,地市级、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优质农产品)工作机构审核,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组织专家技术评审确认,并在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网公示,符合特质农品登录技术规范要求的相关农产品,则正式登录为特质农品,并纳入全国特质农品名录。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后续进...
  • 2

    中国农耕农品记忆索引名录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赓续农耕文明,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的重要指示精神,推进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充分展示独具农耕文化的乡村风貌、乡土特产和农耕资源,满足公众农耕农品传承与感悟体验需要,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开展农耕农品记忆索引名录征集工作。征集的农耕农品记忆索引名录,包括涵盖具有农耕文化记忆(印记)传承属性并源于种植养殖生产消费过程、彰显农业多种功能乡村多元价值、满足乡愁感知感悟感念,且具有独特生产、加工、贮藏、保鲜、消费、技艺与品质特性、风格特色的农产品及相关产品。农耕农品记忆索引名录征集,以覆盖区域范围内的农业生产经营主体、行业协会、技术机构等为主体(统称“申请单位”)。申请单位应当具有产地覆盖、全程质控、生产指导、消费引导、产销对接和农耕传承的能力。农耕农品记忆索引名录征集坚持“自愿申请、自行举证、自我承诺”原则。农耕农品记忆索引名录征集,按照主体申请、县级农业农村部门(或相关主管部门)审核,地市级和省级绿色食品(绿色优质农产品)工作机构审查,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组织专家审评后在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官网(国家绿色优质农产品公共信息平台)上公布,并以适当方式附送...
  • 3

    中国农产品品牌索引名录

    为深入贯彻关于“要把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放在突出位置,狠抓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品牌创建、质量安全监管”“走质量兴农之路,要突出农业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加快培育优势特色农业,打造高品质、有口碑的农业‘金字招牌’”的重要指示精神,落细落小农业农村部有关两个“三品一标”工作的决策部署,探索构建常态化的农产品品牌年度储存记忆与公众查询索引名录,以实际行动促进品牌农产品产销对接与公共服务,推动绿色优质农产品实现既产得出、产得优,又卖的出、卖得好,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拟探索开展中国农产品品牌索引名录征集工作。农产品品牌索引名录征集,突出公益性服务,征集过程中国家中心不收取任何费用。凡纳入《中国农产品品牌索引名录》的农产品品牌,实行动态管理,由县级以上地方绿色食品(绿色优质农产品)工作机构加强跟踪评价和技术服务,帮助品牌拥有者完善管理制度规范,提升技术管理水平,发挥好品牌强农带动效应。凡不再符合索引名录征集条件和要求的,依规退出名录。中国农产品品牌索引名录征集,是一项通过培育知名品牌,服务乡村振兴,促进绿色优质农产品产销对接的新工作。经符合申请条件的农产品品牌合法拥有者“自愿申报...
  • 4

    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

  • 5

    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2022-2025年)

  • 6

    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

  • 7

    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名单

  • 8

    概述:中欧地理标志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