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彝族自治州有彝、汉、蒙、藏、回等14个世居民族,总人口448.4万人,其中彝族208.29万人,占总人口的46.45%,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凉山种植柑橘历史悠久,早在300多年前就有种植记载。清朝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阿卓十三世孙杨喇哇投诚,被朝廷授予世袭“雷波千万贯正长官司”,彝民众纷纷倾其所有敬献。金沙江边朱姓兄弟两户人家无牛羊等牲畜上贡,以所居岩洞前野生柑橘树上状如耳坠玛瑙的果实送呈,私下以为会受到责罚,不料新授之长官司认为“红橘贺喜”,吉祥高兆,非但没有怪罪,反以厚于他人三倍之美酒相待,归家之后,朱姓兄弟十分留意柑橘树的保护,到现在凉山彝族人民都保持着用“红橘贺喜”和脐橙拜年的传统。《雷波县志》记载:雷波县顺河乡生长着一株已有300多年的甜橙树,见证了凉山脐橙的发展历程。
1991年,在四川省农业厅经作处、省农科院柑研所、凉山州农业局、科技局等省州相关部门的支持下,雷波县开始引种脐橙。凉山雷波脐橙是在原有的柑橘树上进行高接换种而来,经过当地农户的选择和种植推广,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2006年,雷波县被授予“中国优质脐橙第一县”荣誉称号。
2010年,雷波县在凉山雷波脐橙在建设上相对集中,采取良繁优先,新建与改造同步,基地与采后商品化同步的策略,在雷波、宁南两县建设采后商品化处理线2条。
2015年,雷波县新建优质凉山雷波脐橙基地500亩,改建2400亩,凉山雷波脐橙种植面积已达4.5万亩,产量达到7500吨,产值1.2亿元。
2018年,雷波县坚持宣传促销,采取“互联网+”和电商销售模式,通过媒体宣传,扩大凉山雷波脐橙销量。雷波脐橙现已卖往北京、上海、广州、重庆、宜宾、成都等大城市,线上销售渠道已经打通。
2020年,雷波县种植脐橙2.7万亩,年产值3.57亿元,带动农户3500户1.5万人脱贫致富。雷波脐橙是当之无愧的奋斗果、脱贫果、甜蜜果、幸福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