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回族自治区盐池县养羊历史悠久,公元1755年(清乾隆20年)出的《银川小志》记载:"宁夏各地,俱产羊皮,盐州(今盐池)特佳","有禾采之貌",毛色洁白,光泽悦目,花穗美观,毛皮轻便,毛股长而坚实,根部柔软,不毡结,能够纵横倒置,是裘皮中的上品、宁夏的"五宝"之一,也是盐池"三宝"之首,已享誉世界近百年的历史。除此之外,羊血、羊奶、羊肝、羊髓、羊心、羊肺等,其医疗保健作用除了在《本草纲目》等古代医学书籍中有明确记载以外,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对其进行开发利用的前景越来越广阔。
盐池县是宁夏唯一的牧区县,全县有天然草场面积835.4万亩,滩羊产业为盐池县农民脱贫富民的主导产业。
1978年,盐池县被国家畜牧总局列为畜牧业现代化综合试验基地县,羊只饲养量达54万只。
21世纪初,盐池县委、政府坚持“以羊为主、草畜并举,科学养殖、加工增值、品牌带动,规模发展”,把盐池建设成宁夏畜牧强县的奋斗目标。
2002年,盐池在宁夏率先封山禁牧,千百年来都自由放牧的羊群全部进舍入圈饲养,草原和林地等实行围封,培育林草,借助自然的力量恢复植被,保护生态。
2010年1月,盐池滩羊被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使滩羊产品具有了适应市场经济竞争的“金牌名片”。
2017年,盐池滩羊饲养量达311.2万只,出栏184.7万只,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一半以上来自滩羊产业。“盐池滩羊”畅销全国。
2016年、2017年和2018年盐池滩羊肉以其优良品质入选G20杭州峰会国宴、厦门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和青岛上合组织峰会的国宴食材,引起餐饮业和高端消费群体的关注和青睐。
2020年,盐池县全县羊只饲养量320.55万只,出栏达192.41万只,羊肉产量2.8万吨,发展300只以上规模养殖户1000多户。目前全县共培育发展滩羊规模养殖场(小区)326个,建设标准化养殖棚圈3.1万座,永久性青贮池30万立方米,年制作青黄贮饲草10万吨以上,全产业链产值达到64亿元。
近年来,盐池县成立了滩羊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盐池县滩羊产业发展协会,实施并监督各企业订单收购盐池滩羊肉,与养殖户签订滩羊养殖协议,并以高于市场同期价格10%收购盐池滩羊肉。滩羊产业实现了贫困村全覆盖,对贫困群众增收贡献率达60%以上,成为贫困群众脱贫富民的“一号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