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杨梅就是石屏县各族人民世世代代食用的果实之一,有数百年的历史;清乾隆十二年(1747年)《石屏州志》,民国元年(1912年)袁嘉谷主纂《石屏县志》都有记述。
20世纪80年代前,石屏县就对野生杨梅进行人工种植和嫁接,但由于规模小,产量低,经济效益不显著。
20世纪80年代后,石屏县先后从浙江、福建等引入水晶梅、东魁、水梅、荸荠梅、丁岙梅、炭梅、晚稻杨梅等7个品种与本地野生杨梅杂交,经过多年的试验和提纯,选育出了东魁、荸荠梅两个适宜本地种植的当家品种,杨梅产品成熟期比浙江、福建等地提前40—60天。
1985年,石屏县开始种植大杨梅(是云南省最早从浙江引入大杨梅种植的县)。
1993年,石屏县杨梅产业经过多年的试种和探索,通过云南省、州有关专家鉴定,得到了“品质佳、口感好、果肉多、核小、色泽艳丽、酸甜适中”的评价,于同年在全县范围内进行多点推广引种。石屏县杨梅产业已发展成为休闲娱乐一体化的“杨梅生态旅游业”,于每年5月举行“杨梅节”,吸引省内外众多游客前来观赏、品尝。
2002年,石屏县被农业部认定“农业部南亚热带作物杨梅名优基地”。
2010年12月2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批准对“石屏杨梅”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2017年,石屏县经国家农业部认证为绿色食品生产企业2家,认证为无公害农产品生产企业7家。全县累计种植杨梅面积达12.83万亩,全县有杨梅生产营销企业约100余家,联系果农6000多户。
2021年5月,石屏县被认定为中国优质早熟杨梅基地县。
2021年9月,石屏“鑫湖东”牌杨梅,入选2021年十大名品(水果)。
近年来,为促进杨梅产业绿色、生态、安全、可持续发展,石屏县高度重视种植补贴、集中培训、聘请专家指导等形式,不断提高农户的种植、管理技术,引导广大杨梅种植户从传统的种植模式向绿色、生态、有机的产业发展之路转变。
目前石屏杨梅种植面积13.25万亩,其中早熟杨梅种植面积3万余亩,通过绿色认证1.7万亩、有机认证1260亩。今年预计可实现总产量12.56万吨,总产值达7.7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