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广丰县志》记载,元大德四年(1300年),信州永丰(今广丰)县尹王祯腊月嫁女(其女嫁至广丰大南马家)在嫁妆中放了六个柚子,以示女儿婚后生活红红火火,多子多福。一家人将陪嫁的柚子吃后,其婿随手将柚种子扔在房前菜园空地上,年后开春房前菜园空地上竟长出二十多棵绿油油的柚树苗,春分时节,其婿选茁壮幼树移栽在房前、屋后,经五年培育耕耘,柚树挂果了,深秋采摘,柚肉紫红,幽香扑鼻,汁多味甜,人们奔走相告,相邻数村百姓逐讨种子或问种植培育技术,一时间,相邻数村百姓在房前屋后都种上了柚子,通过几十代人对马家柚的繁衍、培育、改良,加上特有的地理环境与自然生态条件,就形成了优良的地方柚种——广丰马家柚。
据新编《广丰县志》记载:马家柚原产于县北大南镇马家村,故名“马家柚”。最早于明朝成化年间开始种植,现有的位于广丰大南的第一代母树,是在原有古树枯萎老化后,树根部重新发芽生长的,树龄已达166年。1991年,从该母树上采摘了18棵果实,参加江西省柚类资源普查总结及柚子鉴评会,一举夺得“江西省酸柚类第一名”的美称。从此,马家柚闻名四方,群众争相种植,原枝条都来自该母本树。
20世纪80年代,广丰进行大规模的柚子良种普查选优活动,广丰马家柚由科技工作者通过大量的调查和广泛的收集(大南镇古村村马家自然村树龄近200年的马家柚母树),经过多年的筛选获得的优良柚子资源。
2009年开始,广丰每年制定下发产业发展文件,从推动大户开发到鼓励散户种植,形成强县与富民同步推进的发展态势。为此,县财政先后投入资金超过1亿元,用于扶持产业发展。与华中农业大学、江西农业大学等高校建立了科技合作关系。聘请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农大校长邓秀新教授为广丰马家柚产业发展总顾问,由国家柑橘重点实验室和国家柑橘育种中心教授团队常年提供技术服务。同时,还引进了果业硕士研究生2名,形成县级技术服务力量。通过开办农民夜校、阳光工程、一村一名大学生等培训平台,形成“内外”结合的科技培训、技术推广体系。
2009年,广丰马家柚送入华中农业大学国家柑橘育种中心检测,验证了广丰马家柚是起源于本地、基因有别于全国其他柚子的新品种。
2010年,马家柚作为江西省主要的农业产业项目写入了省委、省政府的三号文件,这是上饶历史上首次单个农业项目被写入省委、省政府文件。
2010年12月1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批准对“广丰马家柚”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2011年,广丰马家柚通过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
2016年,广丰马家柚种植面积达5万亩,产值超过6000万元,有马家柚种植企业30多家、马家柚专业合作社100余家。
2020年2月26日,江西省上饶市广丰区广丰马家柚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被认定为第三批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
近年来,广丰将马家柚作为优势产业发展、作为地方品牌推广,并出台马家柚推广种植奖励扶持政策,用于支持马家柚新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聘请技术专家顾问、产地认证补贴、产业发展奖励等。地方干部还带头做起马家柚的宣传员和推销员,马家柚开始走岀县门,频频在全省乃至全国各展销推介平台亮相,身价暴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