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花果原产于阿拉伯南部,已有近5000年的栽培历史,是人类最早栽培的果树树种之一。
中国的无花果引进路线有两条,一条是从西北的丝绸之路,唐代开始传入中国,由商人和僧侣引入新疆南部地区种植,约有1300余年。另一条是从海路。山东荣成的无花果是英国租借威海卫后,由英国传教士从欧洲经海路传入的,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当时引种的品种是青皮,荣成苏山岛至今还保留有大片的古老无花果林。因为荣成与地中海地区有相同的纬度和相似的气候,无花果的繁殖、栽培又非常简单,所以几乎家家户户都有种植。
无花果别名底珍树、阿驿、阿驵、映果、优昙钵,始见于《救荒草本》,种植历史很久,过去只作为花卉观赏。
根据《荣成市志》第六章果树第一节面积中记载:“境内果树栽培历史悠久,清光绪七年(1881年)《登州府志》中有‘果属:桃、李、柰、杏、梨、林檎、沙果、山楂、银杏、海棠、无花果……等’的记载”。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前,荣成无花果只在老百姓庭院四周零散栽种。
20世纪80年代,荣成无花果逐步实现了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管理。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荣成无花果已经发展到荣成市港西、埠柳、成山、俚岛四镇的117个行政村,是全国三大无花果产地之一的山东半岛沿海栽培区的主要产区之一。
2008年,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立项批准建设威海无花果种植标准化示范区,计划通过三年的建设期,实现示范范围覆盖泊于镇的33个自然村,示范总面积2500亩,总户数1500余户的目标,到2010年完成建设进行考核验收。
2010年,荣成无花果生产面积1000公顷,年产量2万吨左右。2010年12月2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批准对“荣成无花果”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2018年,荣成市港西镇入选第八批全国一村一品(荣成无花果)示范村镇。
近年来,互联网+发展迅速,通过网络直播、自媒体、电商等方式,逐渐形成了“线下基地采摘+网络直播带货”相结合的销售模式,也让荣成的无花果走向全国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