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坪恰玛古,又称芜菁甘蓝或蔓菁,是维吾尔族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食品,尤其在柯坪县,这种作物更是成为了地域文化的象征和当地人的骄傲。
关于恰玛古,当地还有一段美丽的传说。相传在很久以前,有一个游牧的小伙子骑着骆驼赶着羊群来到这里,在苏巴士(维吾尔语:水的源头,柯坪县境内)住了下来,太阳落山后,千年修炼的精灵化为少女来到了小伙子身边,不久,他们结合了。生了很多孩子,他们的后代男子强悍,女子美丽、能歌善舞、勤劳聪明,过着快乐幸福的生活。不知从哪天起,肺痨、霍乱、虚痨、瘰疬、热毒风肿等病魔偷袭了这里的人们,很多人因患病而痛苦、重病无法医治而丧生,上苍不忍让善良的人们受太多的苦难,撒下强健身体的神奇物种,长寿圣果——恰玛古,助人饱肚腹,解疾患。
据历史记载,恰玛古自汉武帝时期由张骞出使西域时引入中国。柯坪县第一本《柯坪县志》记录了从公元前171年—1990年间柯坪县的历史,其中就有关于柯坪人种植、食用恰玛古也有相关记载,即证明了自有柯坪县历史就有柯坪人种植和食用恰玛古的历史,所以柯坪人民食用恰玛古已经有两千年的历史了。 新疆地区则因地理气候条件适宜,成为了恰玛古的优质产区。
在柯坪这片沙砾覆盖下的绿洲之上,恰玛古经年累月地吸取大地精华,沐浴阳光雨露,形成了独一无二的优良品质,被誉为“长寿圣果”。塔里盆地西北边缘的阿克苏柯坪县是全疆恰玛古品质最好的产地,虽然这里是国家重点扶贫开发县,但却是新疆有名的长寿之乡。
柯坪恰玛古在维吾尔族的传统医学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自古就被视为强身健体、抵御疾病的良药。古老的维吾尔族民间传说中,恰玛古常常与健康长寿紧密相连,每当深秋月圆之夜,人们会按照特定的仪式切开地里的恰玛古,祈求来年丰收和家人安康。这种习俗反映了人们对自然的敬畏与和谐共生的理念。
在柯坪县志记载的历史长河中,恰玛古种植历史悠久,与当地人民的生活紧密交织。每一块耕耘过的土地、每一株茁壮成长的恰玛古,都承载着代代传承的农耕技艺与民俗记忆。如今,恰玛古不仅延续着传统的种植方式,还通过科研力量的注入,实现了品种优化和标准化生产,使得“柯坪恰玛古”这一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的知名度不断提升,成为带动当地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产业。
柯坪恰玛古的丰收季节,伴随着漫山遍野的金黄杏子和优质的柯坪羊肉,共同构筑了柯坪丰富多彩的物产画卷。在餐桌之上,无论是清炖的恰玛古汤还是腌制的恰玛古干,都以其淳朴的味道和独特的营养价值,滋养着一代又一代的柯坪儿女,也将这份源自大地的生命馈赠传递给远方的客人。
柯坪恰玛古不仅是一种富有营养价值的农作物,更是维吾尔族历史文化与民族精神的载体。它浓缩了边疆人民坚韧不屈的生活态度和对生命的热爱与敬重,将生态、人文与经济融为一体,书写着一部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