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流种植葡萄历史悠久,早在明王象晋《群芳谱》有“绿葡萄出蜀”之说。《成都通览》也有葡萄的记载。另据《嘉庆华阳县志》卷四十二载《果谱》:“葡萄,一名蒲桃,一名赐紫樱桃。苗作藤蔓,极长,春月萌苞生叶,似括蒌菜,而有五尖,生须蔓延,三月开小花成穗,黄白色,旋着实,七八月熟。气味甘平濇。《史记》云:张骞使西域,得其种还,中国始有。按:绿葡萄出蜀中,熟时色绿。又有一种长者名牛奶葡萄。”
民国二十二年(1912年),《华阳县志》载:“县产葡萄有绿紫二色,圆者名钮子葡,长者为牛奶葡,近又有美国葡萄,色青紫,形同牛奶葡,味纯甘,芳气似玫瑰,乃旧种不及。”
20世纪80年代中期,双流区扶持农民种植水果。双流永安葡萄种植迎来了一次小规模的发展,通过市场调查、新品种引进改良,建立良种葡萄商品生产基地。
1986年4月,双流区从北京引回良种葡萄6000株试种,生长良好,当年试果。粒大味甜美,次年单株挂穗多达30穗,表现良好。
20世纪90年代,双流永安葡萄作为双流区发展的优质小宗水果。
2001年,美国红提在双流县试种成功。
2009年,双流县永安红提协会选育出蜀葡1号葡萄新品种。
2012年,永安镇葡萄种植面积达3200亩,总产量400多万公斤。
2013年7月10日,由成都市科学技术局主办,成都农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承办的“2013成都伏季水果产业(葡萄)成果及集成技术推介会在成都市双流县永安镇举行。
2017年,双流区永安葡萄地理标志保护面积2万公顷,年产量30万吨。
近年来,双流区永安镇依托优良的葡萄品种、良好的葡萄历史文化和区位优势,在乡村振兴中大力发展生态特色农业,成为成都市葡萄种植面积、产量一大基地。永安镇坚持持续推进一三产业互动发展,发展农事体验、葡萄果蔬下田采摘、葡萄认养种植、有机果蔬配送等农旅互动项目,创新提出“五变”理念:既园区变景区、产品变礼品、农场变超市、果园变公园、品种变品牌的农商文旅融合发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