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田大杏:讲述农品牌自己的故事

多果发布
发布于 2025-01-14 02:40:54
平台原创
浏览 10

蓝田大杏已有2500多年的栽培历史。相传在上古时期,伏羲、女娲因吃了其母华胥氏亲手所植大杏树的百年之果,灵气顿生,从而识《河图》、译《洛书》、画八卦、创文字、炼石补天,建立了远古华胥文明,奠定了远古华夏文明之基。该杏因主产于蓝田县华胥镇,个大色亮,故称之为“华胥大银杏”。

目前有文字记载的大银杏栽植历史可以追溯到唐代钱起(722—780年,字仲文,天宝十年进士,曾任蓝田县尉)所作的《酬长孙绎蓝溪寄杏》“爱君蓝水上,种杏近成田。拂径清阴合,临流彩实悬。清香和宿雨,佳色出晴烟。懿此倾筐赠,想知怀橘年。芳馨来满袖,琼玖愿酬篇。把玩情何极,云林若眼前。”一诗,这些表明蓝田在唐代已有杏树成园的栽培规模。

历来朝庭的内务总管,每年都会在花开时派人选光照向阳,通风条件好,花儿大而鲜艳的古杏树为贡品之树,统一挂牌,让专人看护。待杏熟至九成时,由宫女提篮釆摘,篮底铺上一层新鲜杏叶,杏子只摆一层。当天摘的杏子,食不过夜,吃不完的,做成果脯。杏仁晒干,做杏仁酥用。也有将杏仁压榨成杏仁油,专供宫庭食用。

蓝田大杏(华胥大银杏)被誉为“圣果”,相传在明嘉靖七年(1528年),蓝田五月大旱,人相食,饿死者无数,而华胥因银杏丰产,帮助当地群众渡过饥荒,因此“圣果”的美誉在民间广为传颂。在粮食欠缺的年代,当地群众经常用大银杏换粮食、换日用品。

民国《续修蓝田县志》记载“果类则桃、杏山外较多,李则偶一有之。……黎(梨)则皮厚多渣,近有人自豳地取叶眼之树枝芽初萌者归而接之,则辄变甘美,亦异事也。枣亦不多。(Wen po)、木瓜、葡萄、山茶、石榴、晚春之樱桃,皆所时有,而均不如柿子在岭上,与栗子、核桃之在东南山居大多数也。银杏惟辋川摩诘河一株甚大”。不仅详述了本县果树种类和分布情况,还记述了劳动人民早就知道用科学方法嫁接改良品种。足见当时对果树生产已有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1992年5月,由全国李杏协作组主办、蓝田县人民政府承办的“第四次全国李杏资源研究与利用学术交流会”召开,来自全国18个省市115名与会专家对华胥镇大银杏种植基地进行考察指导,对华胥大银杏的外形口感、营养药疗价值、基地规模等给予了高度评价。

目前,蓝田大杏栽植面积约1万亩,预计产量1.5万吨,5月底至6月20日大杏陆续成熟上市。

近年来,蓝田县大力推进大杏产业高质量发展,推行“公司+合作社+农户+电商”模式,以大杏生产合作社和物流为纽带,积极开展大杏销售工作,促进了产品与市场的衔接,实现小产业助推乡村大振兴全力助推蓝田乡村振兴。

全部留言

0
啊欧,还没有留言哦~
多果发布
发现 分享 生活
2847 话题
1 留言
0 关注
0 粉丝

资讯头条

更多 +
  • 1

    全国特质农品名录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特”字文章,打造高品质、有口碑的农业“金字招牌”的要求和国家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和品牌强农战略部署,加快培育特色农业品牌,科学引导消费,及时指导生产,促进产销对接,更好地满足公众对特色优质农产品的个性化需求,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于2020年10月开始开展全国特质农品登录工作,并制定了《特质农品登录技术规范(试行)》。所谓“特质农品”,是指产自特定产地环境条件,具有稳定且可感知、可识别、可量化的独特品质特征,具有一定生产规模,有稳定的供应量和消费群体,并经国家农安中心登录的农产品,其中农产品包括种植业和养殖业产品及其初加工产品。特质农品登录坚持“自愿申请、技术评价、信息公开、动态管理”和公益服务原则。根据《特质农品登录技术规范(试行)》规定程序,经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优质农产品)工作机构推荐,地市级、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优质农产品)工作机构审核,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组织专家技术评审确认,并在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网公示,符合特质农品登录技术规范要求的相关农产品,则正式登录为特质农品,并纳入全国特质农品名录。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后续进...
  • 2

    中国农耕农品记忆索引名录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赓续农耕文明,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的重要指示精神,推进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充分展示独具农耕文化的乡村风貌、乡土特产和农耕资源,满足公众农耕农品传承与感悟体验需要,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开展农耕农品记忆索引名录征集工作。征集的农耕农品记忆索引名录,包括涵盖具有农耕文化记忆(印记)传承属性并源于种植养殖生产消费过程、彰显农业多种功能乡村多元价值、满足乡愁感知感悟感念,且具有独特生产、加工、贮藏、保鲜、消费、技艺与品质特性、风格特色的农产品及相关产品。农耕农品记忆索引名录征集,以覆盖区域范围内的农业生产经营主体、行业协会、技术机构等为主体(统称“申请单位”)。申请单位应当具有产地覆盖、全程质控、生产指导、消费引导、产销对接和农耕传承的能力。农耕农品记忆索引名录征集坚持“自愿申请、自行举证、自我承诺”原则。农耕农品记忆索引名录征集,按照主体申请、县级农业农村部门(或相关主管部门)审核,地市级和省级绿色食品(绿色优质农产品)工作机构审查,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组织专家审评后在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官网(国家绿色优质农产品公共信息平台)上公布,并以适当方式附送...
  • 3

    中国农产品品牌索引名录

    为深入贯彻关于“要把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放在突出位置,狠抓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品牌创建、质量安全监管”“走质量兴农之路,要突出农业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加快培育优势特色农业,打造高品质、有口碑的农业‘金字招牌’”的重要指示精神,落细落小农业农村部有关两个“三品一标”工作的决策部署,探索构建常态化的农产品品牌年度储存记忆与公众查询索引名录,以实际行动促进品牌农产品产销对接与公共服务,推动绿色优质农产品实现既产得出、产得优,又卖的出、卖得好,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拟探索开展中国农产品品牌索引名录征集工作。农产品品牌索引名录征集,突出公益性服务,征集过程中国家中心不收取任何费用。凡纳入《中国农产品品牌索引名录》的农产品品牌,实行动态管理,由县级以上地方绿色食品(绿色优质农产品)工作机构加强跟踪评价和技术服务,帮助品牌拥有者完善管理制度规范,提升技术管理水平,发挥好品牌强农带动效应。凡不再符合索引名录征集条件和要求的,依规退出名录。中国农产品品牌索引名录征集,是一项通过培育知名品牌,服务乡村振兴,促进绿色优质农产品产销对接的新工作。经符合申请条件的农产品品牌合法拥有者“自愿申报...
  • 4

    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

  • 5

    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2022-2025年)

  • 6

    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

  • 7

    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名单

  • 8

    概述:中欧地理标志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