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农产品【泰和乌鸡】

多果发布
发布于 2024-10-08 15:57:58
平台原创
浏览 54

泰和乌鸡是江西省吉安市泰和县特产,中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泰和乌鸡”具有肉食、观赏、制药作用,即是农产品,也是动禽药材。它的独特性在于它即是生物学上的珍贵家禽,又是具有相当知识产权的知名品牌牌。

泰和县位于赣中南吉泰盆地中部,井冈山脚下,河流众多,群山环抱,丘陵起伏,具有“六山一水二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的江南低丘陵特色,全县森林覆盖率51.6%,森林蓄积量450万立方米。境内地貌多样,山地、丘陵、河谷平原面积各占16%、54%和30%。泰和乌鸡长期生长在依山傍水,风景秀丽的泰和县域。涓涓细流从山岩上顺势而下,这种矿泉水,含有泰和乌鸡生长需要的多种特殊的矿物质,俗有“不饮泰和水,不是泰和鸡”之说。

泰和境内土壤主要有红壤土、紫色土、冲积土和水稻土四种类型,产区特有的水体与土壤含有丰富的磷、钾、钙等有效营养成份。泰和乌鸡只有生长在上述特殊的气候、地貌、水土等自然环境中,才能保持其独有的特征和价值,若离开了泰和这种独特的生长环境,其外貌特征和内在品质均会发生变异,如:个子增大,十大特征部分丧失,有些肉、骨头变白,有的长出杂毛或脚上无毛,复冠变单冠等。泰和乌鸡生产水平的高低决定于遗传潜力。发挥得如何,一方面,离不开独特的自然条件,另一方面,又与特殊的、科学的饲养管理密切相关。泰和乌鸡饲养管理的独特性在于种质资源、饲养方法、所用饲料、鸡饮用水四个方面的特殊要求。即:泰和乌鸡使用地产原种乌鸡,实行放养与圈养相结合,天然食料与配方饲料相结合,饮用的是泰和武山流下的天然矿泉水和泰和境内地下水。为保泰和乌鸡原汁原味,提倡放养,让乌鸡回归大自然,去觅食谷物、虫子,啄食野草、水土、瓜果等。即使圈养,其标准鸡舍也与其它鸡舍不同,由露天活动区和室内休息室两部分组成。除天然食料外,乌鸡的饲料也有特殊的营养配方。

泰和乌鸡是江西省泰和县特产,原产于泰和县武山北麓,根据产地又称武山鸡,因具有“丛冠、缨头、绿耳、胡须、丝毛、毛脚、五爪、乌皮、乌肉、乌骨”,十大特征以及高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而闻名。泰和乌鸡是著名的饮食药用鸡,全身均可入药,骨、肉及内脏均有药用价值,可以配成多种成药和方剂。泰和乌鸡具有胆小喜静、生性活泼、群居性强、食性广杂、抱性强等特点,与其它地方乌鸡相比较,具有显著而独特的外貌特征与生产性能,极易与其它品种区别。 泰和乌鸡是中国特有的禽类种质资源,除西藏自治区外,各地都有一定规模的泰和乌鸡饲养。而泰和乌鸡质弱体轻,胆小怕惊,离开原产地饲养,便易产生变异、退化。

为了合理保护开发利用泰和乌鸡资源,泰和县人民政府以泰和乌鸡地理标志和中国驰名商标保护管理为突破口,一手抓原种,一手抓市场,发展原种泰和乌鸡,促进泰和乌鸡产业发展,推动泰和乌鸡产业化进程。泰和乌鸡从饲养杂交乌鸡向饲养原种乌鸡转产,加工企业从使用杂交乌鸡转向使用泰和乌鸡,即体现了特种种质资源的生物学价值,又体现了泰和乌鸡蕴含的知识产权价值,使泰和乌鸡产业发展成为泰和富民强县的朝阳产业。

经过几十年的不懈努力,目前泰和乌鸡产业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一系列可喜的成绩。1984年,国家科委将“泰和乌鸡及综合技术开发”正式列入国家“星火计划”。1989年后,泰和县抓住该县被列为赣中南农业综合开发基地县这一契机,从泰和乌鸡繁育、饲养、加工、销售等关键环节上,实行综合立体开发,走出了一条乌鸡产业化的路子。1992年,泰和县质监部门与泰和乌鸡原种场科技人员共同制定了《泰和乌鸡》省级地方标准,有效地推进了泰和乌鸡产业的发展。1992年后,泰和乌鸡系列产品开发和加工风起云涌,县制药厂、乌鸡酒厂等二十家企业先后开发出各具特色的乌鸡产品达6个系列30多个品种,这些产品受到国内外消费者赞誉。随着营养需求的增长补,继乌鸡酒、乌鸡白凤丸、乌鸡桂花片、乌鸡酱油之后,又开发生产出乌鸡豆乳晶、中华乌鸡精、乌鸡血粉、十全乌鸡口服液、乌鸡烧鸡、乌鸡板鸡、乌鸡贡鸡等系列产品,使泰和乌鸡营养价值得到进一步综合利用。乌鸡酒、乌鸡白凤丸、十二乌鸡口服液、乌鸡粉、乌鸡卵黄油、武山凤液、凤睾液等产品跨出国门销往日本、朝鲜及东南亚国家和港澳台地区。

2001年7月,中国自主研发的“神舟”三号飞船即将飞上太空,泰和乌鸡经过全国考察后入选成为登上飞船的物种。工作人员持“特别通行证”,将两百只纯种泰和乌鸡送到指定地点,由一位教授亲自做饲养兼试验员,最终精选出同父同母同年同月所产的三枚乌鸡蛋上飞船。三枚处于太空状态下休眠的乌鸡蛋的父系是经过提纯复壮的乌鸡品种“武山凤”,出生仅两天就被封得严严实实装入返回舱内,优质环保,未受工业污染,太空工作人员原本计划在太空中孵化出“小鸡”,为此还研制了空间孵化装置,但限于舱内狭窄,最终选择让它们在太空中处于休眠状态,返回到地面后再孵化。 2002年3月25日,3枚泰和乌鸡蛋在围着地球转了108圈后回到人间,成功孵化出了两雌一雄3只“太空乌鸡”,一直在中科院的特种养殖基地饲养。太空归来的泰和乌鸡在保有营养价值的同时,性能获得了突飞猛进的提升,500天产蛋183枚,远超普通乌鸡的120枚产蛋量,而且生长期短,80天即可长到1公斤,而普通乌鸡需要110天。 2005年,中科院向泰和提供了几千枚太空乌鸡种蛋,让它们回到泰和原种乌鸡的发祥地发扬光大。

全部留言

0
啊欧,还没有留言哦~
多果发布
发现 分享 生活
2847 话题
1 留言
0 关注
0 粉丝

资讯头条

更多 +
  • 1

    全国特质农品名录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特”字文章,打造高品质、有口碑的农业“金字招牌”的要求和国家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和品牌强农战略部署,加快培育特色农业品牌,科学引导消费,及时指导生产,促进产销对接,更好地满足公众对特色优质农产品的个性化需求,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于2020年10月开始开展全国特质农品登录工作,并制定了《特质农品登录技术规范(试行)》。所谓“特质农品”,是指产自特定产地环境条件,具有稳定且可感知、可识别、可量化的独特品质特征,具有一定生产规模,有稳定的供应量和消费群体,并经国家农安中心登录的农产品,其中农产品包括种植业和养殖业产品及其初加工产品。特质农品登录坚持“自愿申请、技术评价、信息公开、动态管理”和公益服务原则。根据《特质农品登录技术规范(试行)》规定程序,经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优质农产品)工作机构推荐,地市级、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优质农产品)工作机构审核,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组织专家技术评审确认,并在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网公示,符合特质农品登录技术规范要求的相关农产品,则正式登录为特质农品,并纳入全国特质农品名录。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后续进...
  • 2

    中国农耕农品记忆索引名录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赓续农耕文明,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的重要指示精神,推进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充分展示独具农耕文化的乡村风貌、乡土特产和农耕资源,满足公众农耕农品传承与感悟体验需要,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开展农耕农品记忆索引名录征集工作。征集的农耕农品记忆索引名录,包括涵盖具有农耕文化记忆(印记)传承属性并源于种植养殖生产消费过程、彰显农业多种功能乡村多元价值、满足乡愁感知感悟感念,且具有独特生产、加工、贮藏、保鲜、消费、技艺与品质特性、风格特色的农产品及相关产品。农耕农品记忆索引名录征集,以覆盖区域范围内的农业生产经营主体、行业协会、技术机构等为主体(统称“申请单位”)。申请单位应当具有产地覆盖、全程质控、生产指导、消费引导、产销对接和农耕传承的能力。农耕农品记忆索引名录征集坚持“自愿申请、自行举证、自我承诺”原则。农耕农品记忆索引名录征集,按照主体申请、县级农业农村部门(或相关主管部门)审核,地市级和省级绿色食品(绿色优质农产品)工作机构审查,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组织专家审评后在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官网(国家绿色优质农产品公共信息平台)上公布,并以适当方式附送...
  • 3

    中国农产品品牌索引名录

    为深入贯彻关于“要把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放在突出位置,狠抓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品牌创建、质量安全监管”“走质量兴农之路,要突出农业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加快培育优势特色农业,打造高品质、有口碑的农业‘金字招牌’”的重要指示精神,落细落小农业农村部有关两个“三品一标”工作的决策部署,探索构建常态化的农产品品牌年度储存记忆与公众查询索引名录,以实际行动促进品牌农产品产销对接与公共服务,推动绿色优质农产品实现既产得出、产得优,又卖的出、卖得好,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拟探索开展中国农产品品牌索引名录征集工作。农产品品牌索引名录征集,突出公益性服务,征集过程中国家中心不收取任何费用。凡纳入《中国农产品品牌索引名录》的农产品品牌,实行动态管理,由县级以上地方绿色食品(绿色优质农产品)工作机构加强跟踪评价和技术服务,帮助品牌拥有者完善管理制度规范,提升技术管理水平,发挥好品牌强农带动效应。凡不再符合索引名录征集条件和要求的,依规退出名录。中国农产品品牌索引名录征集,是一项通过培育知名品牌,服务乡村振兴,促进绿色优质农产品产销对接的新工作。经符合申请条件的农产品品牌合法拥有者“自愿申报...
  • 4

    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

  • 5

    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2022-2025年)

  • 6

    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

  • 7

    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名单

  • 8

    概述:中欧地理标志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