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把茶叶作为饮料,最早的文字记载应推三国时的《广雅》,据三国.魏.张辑《广雅》曰:“荆、巴间采叶作饼,叶老者,饼成以米膏出之。欲煮茗饮,先炙令赤色,捣末置瓷器中,以汤浇覆之,用葱、姜、橘子芼之,其饮醒酒,令人不眠。”
诸葛亮(公元181-234年),三国时期蜀汉政治家、军事家,山东琅玡(今山东沂州地区)人,十岁时随其叔父到湖北襄阳,在古隆中隐居十年,躬耕苦读,种茶明志。东汉末年,荆州辖湖北,湖南两省,其首府就在襄阳,传说诸葛亮在隆中隐居时,就常与豪杰持杯饮茶,纵古论今,并对种茶技术和茶叶功效颇有心得。
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特别是诸葛亮(孔明)对茶文化的贡献功不可美,在我国云南省,诸葛亮是古时先进文化的象征和圣贤,他通过“七擒七纵”孟获的智慧,采取怀柔政策治理南方,促进了内地与边疆文化交流。三国时期,诸葛亮为巩固汉室,防止后院失火,决定先安抚南方再北伐中原,即所谓"思惟北征,宜先入南","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建兴三年(225)春,蜀军进入云南境内,南征大军路过西双版纳时,将士们遇到大山中的瘴气,很多人水土不服或中毒染病,诸葛亮便命人采摘茶树叶煎服,茶到病除,士气大振。为保证部队战斗力,和发展边疆经济,诸葛亮即命采购茶子数十驮,随军南进,深入后方,所到之处观山水,察民情,扶民心,传农耕技术,赠茶子诸礼,深受欢迎,并昌导各族团结,发展生产,广植茶园,并把烹茶技艺传授给当地人,共谋生计,从而促进了滇西南茶叶种植面积的扩大。因此现在的许多地名就源于孔明的这段典故,譬如攸乐(丢落的士兵)、莽芝(置铜镘的地方)、蛮砖(埋铁砖的地方)、倚邦(插木梆成茶树的地方)、革登(埋马蹬的地方)、易武等。此后,支南各部落为感武侯恩德,每年都以“象齿矩狗、丹漆茶蜜纳贡”古往今来,历史变迁,但武侯鼓励云南少数民族开山种茶的故事依然广为颂扬,并被尊为普洱茶祖和茶神。
位于景洪攸乐茶山上的基诺族自称是孔明的后裔,又称是尊敬舅舅的民族。在距今1787年前的三国时代,孔明南征到云南景洪一带,有少部分士兵因途中行军不力,贪酒好睡而被"丢落",这些被"丢落"的人在醒来后日夜兼程地追上大军,诸葛亮却不愿再收留他们,但为了他们的生计,同时出于开发西南疆土的需要,便命令他们种茶为生,在此定居下来的士兵,以后自己取了个民族称号叫“丢落”(意为孔明把他们丢了),后叫“攸乐”,基诺族住的竹楼,形如“孔明帽”,十分别致,基诺山上有大量的古茶树称之为孔明树。
清朝道光年间编撰的《普洱府志·古迹》中有记载:“六茶山遗器俱在城南境,旧传武侯遍历六山,留铜锣于攸乐,置铜鉧于莽枝,埋铁砖于蛮砖,遗木梆于倚邦,埋马蹬于革登,置撒袋于慢撒,因以名其山。莽枝、革登有茶王树较五山茶树独大,本武侯遗种,今夷民犹祀之”。该志还提到,大茶山中有孔明山,大概意思是说:三国诸葛亮路过勐海南糯山,士兵因水土不服而生眼病,孔明以手杖插于石头寨的山上,遂变为茶树,长出叶子,士兵摘叶煮水,饮之病愈,以后南糯山就叫孔明山,是诸葛亮的寄箭处(孔明山在勐腊县明乡西50公里处),上有祭风台旧址。
乾隆元年(1736)《云南通志·古迹》也记载有:“莽芝有茶王树较(其他)五山茶树独大,相传为武侯遗种,今夷民犹祀之”。清人阮福在《普洱茶记》中描绘道:“其冶革登山有茶王树,较众茶树高大,相传为武侯遗种,土人当采茶时,先具酒醴礼祭于此”。
查到的部分史料和收集到的民间传说,都印证了诸葛亮在平定西南叛乱时,除“七擒孟获”名载史册外,还带去了种茶、制茶技术。至今云南的少数民族仍称大茶树为茶树王、“孔明树”,古老的茶山叫孔明山,在云南茶农心中,茶是圣物,在云南普洱(思茅)市和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等地区,每年都有祀祭“孔明树”的隆重仪式,烧香磕头,顶礼膜拜,把茶树王视为孔明先生的化身,敬仰之。在云南勐海县的贺开山寨每年在春季采茶时节到来之时,和其他古茶山的居民一样,都会进行保留了上千年的祭祀仪式,全部山寨居民集中到一起,感恩天地的赐予,同时要祭拜"茶祖"诸葛亮。祭拜诸葛亮的传统流传于整个普洱茶产区,澜沧江流域的哈尼族、基诺族、壮族、佤族等民族群众都有不同的祭拜仪式,甚至在诸葛亮诞辰之时,昆明、西双版纳等地的普洱茶生产和销售行业都会举行纪念活动,每年农历六月十九日,各茶庄茶号和各地商旅相聚思茅(现改为普洱市,“思茅”相传是当年孔明思念故乡茅芦而起名),以隆重的仪式祭祀孔明兴茶的功绩。在云南六大茶山之一的攸乐叫孔明山,当地居民每年农历七月二十三日为纪念孔明诞辰,都举行放孔明灯的活动,称为“茶祖会”,纪念孔明带来茶种,带来健康,带来先进文化的贤德。
2005年3月底,由云南省政协文史委员会、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人民政府主办,昆明民族茶文化促进会、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云南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勐腊县人民政府承办的“纪念孔明兴茶1780周年暨中国云南普洱茶古茶山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云南勐腊县勐仑镇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成功举办,会议的主题是:纪念茶祖孔明、振奋云南茶界精神、全面振兴古茶山。此次大会提出的全面振兴普洱茶古茶山(茶产业、茶文化、茶旅游)等具有现实意义的命题,在国际、国内茶叶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