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站

特色农产品【福鼎白茶】

多果发布
发布于 2024-10-08 11:18:34
平台原创
浏览 59

福鼎白茶,是福建省宁德市福鼎市的代表性特产,也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之一,拥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和卓越的品质口碑。福鼎白茶色泽灰绿,毫显、清纯素雅,毫香显露,汤色杏黄明亮,滋味鲜醇爽口。

福鼎市位于福建省东北沿海,地处东南亚低纬度地带,三面环山,一面临海,沙埕天然深水良港似“S”形,从东南深入腹地,境内还有太姥山脉,形成了西高东低形似马蹄的独特地势和特殊的气候环境。地貌多属火山岩和花岗岩组成的中低山地丘陵,形成张开手掌的地形特征。属于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其特点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山间常年云雾缭绕,散射光多,大量散射光利于茶叶芳香物质的合成;气候温和、冬暖夏凉,年平均气温15.3~18.5℃,无霜期224~266天,平均相对湿度为80%,年降水量1800~2200mm,温暖湿润的气候为福鼎白茶优异品质的形成,提供有利的条件。福鼎茶区是多为黄、红壤,土壤中植被残体日益堆积,土层生物积累丰富,有机质含量高,pH值4.4-6.0,适合福鼎白茶生产所需的茶树品种种植。

福鼎白茶具有地域唯一、工艺天然和功效独特等特性。中医药理证明,白茶性清凉,消热降火,消暑解毒,具有治病之功效。清代名人周亮工的《闽小记》中载:“白毫银针,产太姥山鸿雪洞,其性寒凉,功同犀角,是治麻疹之圣药。”特别是随着近年来欧美国家对白茶进行的深入研究发现,相比其他茶类,白茶的自由基含量最低,黄酮含量最高,氨基酸含量平均值高于其他茶类,具有降血压、降血脂、降血糖、抗氧化、抗辐射、抗肿瘤,人体免疫力细胞的干扰素分泌量增加5倍等作用。

福鼎白茶所独具的特点,也得到了许多专家的认可。2008年6月,通过对福鼎白茶认真细致的考察和研究,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学术部主任姚国坤教授等七位国内著名茶叶专家一致达成“福鼎白茶共识”:

1、源于福鼎,文化丰厚。福鼎白茶栽培历史悠久,是白茶之王—白毫银针的发祥地。

2、质优异,康体养颜。白茶具有增强免疫力、抗氧化、延缓衰老、抑菌消炎的显著功效,是人类康体养颜之珍品。

3、创新发展,前景广阔,能够满足人们对健康生活的日益追求。全国政协委员、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院院长、国家茶叶质量监督检测中心主任骆少君研究员也一再呼吁重视发展白茶,她说:“不仅美国,瑞典斯德哥尔摩医学研究中心的研究也表明,白茶杀菌和消除自由基作用很强。30年前我就极力推介白茶,今天更要大声呼吁。”

福鼎白茶茶叶生产的全过程,包括山地选择、园地开垦、品种选择、苗木繁育、栽培技术、田间管理、鲜叶采摘等都已形成一套完善的生产控制体系。其中选择品种纯正、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优良母树和合理的品种配置是确保福鼎白茶优良品质的前提。福鼎白茶选用的品种为福鼎大白茶(华茶1号)、福鼎大毫茶(华茶2号)、歌乐茶等(福鼎菜茶群体种)。田间管理的农业投入品,采取源头控制,全程跟踪,严禁施用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高毒、高残留和淘汰的农业投入品。施肥方面提倡以施有机肥为主,复合肥为辅;病虫害防治方面以农业和物理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防治办法,严格控制化学农药的使用剂量、施用次数,严格执行安全间隔期,提倡施用生物源、矿质源农药;同时,督促企业和茶农做好生产过程记录档案,即在茶叶生产过程中,各项农事活动,农业投入品的购买、使用情况,产品的收获、加工与销售情况,如实记录造册,逐步建立福鼎白茶质量可追溯制度。

作为白茶故乡,福鼎白茶一直以来都以其具有独特的品种优势和独特的地理、气候、土壤优势等著称于世界。福鼎市从1997年开始,因势利导,把白茶作为茶类结构调整的重点来抓,以点带面,推动茶园朝着绿色、无害、有机的方向发展,从源头上把好茶叶质量关。

近年来,作为中国最大的白茶产区和出口基地,福鼎白茶也一直保持着较好的外销发展势头,并先后有100多件福鼎大白茶产品在国内外茶叶品质大奖赛中获得金奖、银奖。福鼎白茶中也作为中国六大类茶中白茶类的代表入选“奥运五环茶”、 被评为“申奥第一茶”;其精品茶“太姥银针”成功入选“中国2010上海世博十大名茶” ,与西湖龙井等国内传统名茶共同成为上海世博会联合馆专用茶,获得中外来宾的广泛赞誉。

目前,全市共推广无公害茶园20万亩、建立有机茶基地和绿色食品基地3.8万亩,是福建省最早实施、推广有机茶园、绿色茶叶基地建设的县(市),也是全省推广面积最大的县(市)。如今,福鼎白茶已经走出福鼎,走出福建,走出中国,在全球范围内展示她的非凡魅力。

全部留言

0
啊欧,还没有留言哦~
多果发布
发现 分享 生活
2847 话题
1 留言
0 关注
0 粉丝

资讯头条

更多 +
  • 1

    全国特质农品名录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特”字文章,打造高品质、有口碑的农业“金字招牌”的要求和国家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和品牌强农战略部署,加快培育特色农业品牌,科学引导消费,及时指导生产,促进产销对接,更好地满足公众对特色优质农产品的个性化需求,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于2020年10月开始开展全国特质农品登录工作,并制定了《特质农品登录技术规范(试行)》。所谓“特质农品”,是指产自特定产地环境条件,具有稳定且可感知、可识别、可量化的独特品质特征,具有一定生产规模,有稳定的供应量和消费群体,并经国家农安中心登录的农产品,其中农产品包括种植业和养殖业产品及其初加工产品。特质农品登录坚持“自愿申请、技术评价、信息公开、动态管理”和公益服务原则。根据《特质农品登录技术规范(试行)》规定程序,经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优质农产品)工作机构推荐,地市级、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优质农产品)工作机构审核,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组织专家技术评审确认,并在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网公示,符合特质农品登录技术规范要求的相关农产品,则正式登录为特质农品,并纳入全国特质农品名录。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后续进...
  • 2

    中国农耕农品记忆索引名录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赓续农耕文明,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的重要指示精神,推进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充分展示独具农耕文化的乡村风貌、乡土特产和农耕资源,满足公众农耕农品传承与感悟体验需要,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开展农耕农品记忆索引名录征集工作。征集的农耕农品记忆索引名录,包括涵盖具有农耕文化记忆(印记)传承属性并源于种植养殖生产消费过程、彰显农业多种功能乡村多元价值、满足乡愁感知感悟感念,且具有独特生产、加工、贮藏、保鲜、消费、技艺与品质特性、风格特色的农产品及相关产品。农耕农品记忆索引名录征集,以覆盖区域范围内的农业生产经营主体、行业协会、技术机构等为主体(统称“申请单位”)。申请单位应当具有产地覆盖、全程质控、生产指导、消费引导、产销对接和农耕传承的能力。农耕农品记忆索引名录征集坚持“自愿申请、自行举证、自我承诺”原则。农耕农品记忆索引名录征集,按照主体申请、县级农业农村部门(或相关主管部门)审核,地市级和省级绿色食品(绿色优质农产品)工作机构审查,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组织专家审评后在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官网(国家绿色优质农产品公共信息平台)上公布,并以适当方式附送...
  • 3

    中国农产品品牌索引名录

    为深入贯彻关于“要把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放在突出位置,狠抓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品牌创建、质量安全监管”“走质量兴农之路,要突出农业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加快培育优势特色农业,打造高品质、有口碑的农业‘金字招牌’”的重要指示精神,落细落小农业农村部有关两个“三品一标”工作的决策部署,探索构建常态化的农产品品牌年度储存记忆与公众查询索引名录,以实际行动促进品牌农产品产销对接与公共服务,推动绿色优质农产品实现既产得出、产得优,又卖的出、卖得好,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拟探索开展中国农产品品牌索引名录征集工作。农产品品牌索引名录征集,突出公益性服务,征集过程中国家中心不收取任何费用。凡纳入《中国农产品品牌索引名录》的农产品品牌,实行动态管理,由县级以上地方绿色食品(绿色优质农产品)工作机构加强跟踪评价和技术服务,帮助品牌拥有者完善管理制度规范,提升技术管理水平,发挥好品牌强农带动效应。凡不再符合索引名录征集条件和要求的,依规退出名录。中国农产品品牌索引名录征集,是一项通过培育知名品牌,服务乡村振兴,促进绿色优质农产品产销对接的新工作。经符合申请条件的农产品品牌合法拥有者“自愿申报...
  • 4

    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

  • 5

    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2022-2025年)

  • 6

    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

  • 7

    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名单

  • 8

    概述:中欧地理标志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