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农产品【达县乌梅】

多果发布
发布于 2024-03-15 15:51:09
平台原创
浏览 25

在中国四川盆地东部,有一片神奇的土地,这里盛产一种享有千年美誉的果实——达县乌梅。达县乌梅,以其独特的药食同源价值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在浩瀚的中华医药宝库中独树一帜,成为了达州地区乃至全国的一张耀眼名片。

乌梅为蔷薇科植物梅,是《药典》收载品种“耳梅”,基原纯正,品种优良,是乌梅GAP标准制标品种,其有效成分枸橼酸含量29.4%,高出《药典》标准近一倍,居全国第一。乌梅主产在四川、贵州、福建等地,四川达县是乌梅的原生资源地和主产区,分布百节、景市、马家、平滩、渡市、碑庙、北山、金石、青宁等乡镇,达县种植面积达10000亩,年产乌梅干果3000吨。2010年12月31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达县乌梅”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达县乌梅果实椭圆形,青中透黄,果径2.3厘米左右,单果重20克以上,种核属椭圆籽类型,两侧无棱线,呈流线型边缘。果肉率85.5%,每公斤50粒,无病虫害,味极酸。达县乌梅初加工后成品呈不规则的耳扁球形,直径1.5~2.3厘米。表面棕黑色至乌黑色,皱缩不平,在放大镜下可见有细毛茸。一端有圆形的果柄痕。果肉柔软,乌黑色或黑棕色。核坚硬,椭圆形,棕黄色,表面有小凹点;内含淡黄色种子1枚,形状酷似樱桃仁。气微,味极酸,经药检部门检验,枸橼酸含量高达29.4%。

达县乌梅的栽培历史可以追溯到唐朝,据《本草纲目》记载,其性味酸平,归肝、脾、肺、大肠经,具有敛肺涩肠、生津止渴、安蛔驱虫等多种功效,是中医临床常用的一味药材。达县地区的独特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赋予了乌梅极高的品质,这里的乌梅个大肉厚,色泽乌黑油亮,口感酸甜适中,药效显著。

作为当地的传统特产,乌梅在当地不仅是重要的经济作物,更是深深烙印在百姓生活中的文化符号。每逢乌梅成熟季节,村民们便会举办热闹非凡的乌梅节,用以庆祝丰收,祈求来年五谷丰登,身体健康。而在日常生活中,无论是烹制可口的乌梅汤,还是制作酸甜可口的零食,乌梅都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默默地滋养着一代又一代的达县人。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政府的大力支持,达县乌梅产业实现了从传统种植向现代化、标准化、品牌化的转型升级。达县乌梅已经获批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进一步提升了其在全国甚至全球范围内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同时,乌梅的深加工,解决了大量劳动力就业问题,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乌梅发达的根系保持水土流失,利用它耐旱耐瘠薄的生长特性,绿化荒山荒坡,优化环境;利用它粮林间作的优势,改变耕作方式和美化田园,具有广阔的生态效益。2011年,达县乌梅种植面积已达6000多公顷,年产乌梅干果3000吨,产值达7亿元,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 2013年,四川省经济林协会正式发文,命名达县为“四川乌梅之乡”。该县种植面积已达3.5万亩,按照OAP标准,实施“品种统一、果质统一、包装统一”的标准化生产。

不仅如此,达县乌梅的保健功能也被现代医学所肯定。研究发现,乌梅含有丰富的有机酸和多种微量元素,有助于调节人体酸碱平衡,增强免疫力,对改善消化系统功能、抗氧化抗衰老等方面均有积极作用。达县乌梅不仅是大自然赐予这块土地的珍贵礼物,更是千百年来达县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是他们坚守传统、不断创新的见证。每颗乌梅背后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养生内涵,展现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卷,期待着更多的人去发掘、品味和传承这份来自达县的独特魅力。

编辑于 2025-01-16 22:16:11

全部留言

0
啊欧,还没有留言哦~
多果发布
发现 分享 生活
2847 话题
1 留言
0 关注
0 粉丝

资讯头条

更多 +
  • 1

    全国特质农品名录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特”字文章,打造高品质、有口碑的农业“金字招牌”的要求和国家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和品牌强农战略部署,加快培育特色农业品牌,科学引导消费,及时指导生产,促进产销对接,更好地满足公众对特色优质农产品的个性化需求,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于2020年10月开始开展全国特质农品登录工作,并制定了《特质农品登录技术规范(试行)》。所谓“特质农品”,是指产自特定产地环境条件,具有稳定且可感知、可识别、可量化的独特品质特征,具有一定生产规模,有稳定的供应量和消费群体,并经国家农安中心登录的农产品,其中农产品包括种植业和养殖业产品及其初加工产品。特质农品登录坚持“自愿申请、技术评价、信息公开、动态管理”和公益服务原则。根据《特质农品登录技术规范(试行)》规定程序,经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优质农产品)工作机构推荐,地市级、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优质农产品)工作机构审核,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组织专家技术评审确认,并在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网公示,符合特质农品登录技术规范要求的相关农产品,则正式登录为特质农品,并纳入全国特质农品名录。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后续进...
  • 2

    中国农耕农品记忆索引名录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赓续农耕文明,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的重要指示精神,推进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充分展示独具农耕文化的乡村风貌、乡土特产和农耕资源,满足公众农耕农品传承与感悟体验需要,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开展农耕农品记忆索引名录征集工作。征集的农耕农品记忆索引名录,包括涵盖具有农耕文化记忆(印记)传承属性并源于种植养殖生产消费过程、彰显农业多种功能乡村多元价值、满足乡愁感知感悟感念,且具有独特生产、加工、贮藏、保鲜、消费、技艺与品质特性、风格特色的农产品及相关产品。农耕农品记忆索引名录征集,以覆盖区域范围内的农业生产经营主体、行业协会、技术机构等为主体(统称“申请单位”)。申请单位应当具有产地覆盖、全程质控、生产指导、消费引导、产销对接和农耕传承的能力。农耕农品记忆索引名录征集坚持“自愿申请、自行举证、自我承诺”原则。农耕农品记忆索引名录征集,按照主体申请、县级农业农村部门(或相关主管部门)审核,地市级和省级绿色食品(绿色优质农产品)工作机构审查,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组织专家审评后在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官网(国家绿色优质农产品公共信息平台)上公布,并以适当方式附送...
  • 3

    中国农产品品牌索引名录

    为深入贯彻关于“要把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放在突出位置,狠抓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品牌创建、质量安全监管”“走质量兴农之路,要突出农业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加快培育优势特色农业,打造高品质、有口碑的农业‘金字招牌’”的重要指示精神,落细落小农业农村部有关两个“三品一标”工作的决策部署,探索构建常态化的农产品品牌年度储存记忆与公众查询索引名录,以实际行动促进品牌农产品产销对接与公共服务,推动绿色优质农产品实现既产得出、产得优,又卖的出、卖得好,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拟探索开展中国农产品品牌索引名录征集工作。农产品品牌索引名录征集,突出公益性服务,征集过程中国家中心不收取任何费用。凡纳入《中国农产品品牌索引名录》的农产品品牌,实行动态管理,由县级以上地方绿色食品(绿色优质农产品)工作机构加强跟踪评价和技术服务,帮助品牌拥有者完善管理制度规范,提升技术管理水平,发挥好品牌强农带动效应。凡不再符合索引名录征集条件和要求的,依规退出名录。中国农产品品牌索引名录征集,是一项通过培育知名品牌,服务乡村振兴,促进绿色优质农产品产销对接的新工作。经符合申请条件的农产品品牌合法拥有者“自愿申报...
  • 4

    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

  • 5

    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2022-2025年)

  • 6

    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

  • 7

    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名单

  • 8

    概述:中欧地理标志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