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作为中国十大名山之一,以其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冬雪雾凇四绝闻名遐迩。在这片灵秀的土地上,除了壮丽的自然景观,还孕育了一种珍贵的特产——黄山猕猴桃。这种生长在海拔千米之上的高山佳果,不仅以其独特的风味和丰富的营养深受人们喜爱,而且承载着黄山地区独特的历史文化和生态文明内涵。
黄山猕猴桃,又称“黄山毛桃”、“杨桃”,安徽境内山区均产,资源十分丰富,尤其是黄山风景区,到处皆有,随手可得。其植株适应性强,能在黄山复杂的地理环境和多变的气候条件下繁衍生息,果实小巧玲珑,皮薄肉厚,色泽鲜亮,口感酸甜适宜,且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氨基酸及多种微量元素,被誉为“水果之王”和“维C之冠”。
黄山猕猴桃品种多达20多个,多数长在阴湿的山林中,悬挂在岩石与树上,吸取空气 中的水分。黄山气候阴凉,多云雾,所以这里的猕猴桃多汁而甜,果香味重。“黄山猕猴桃” 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有糖类、脂肪、蛋白质和磷、钾、钙、铁、镁等矿物质;维生素的含量 特别高。据医学研究,其营养价值比柑桔高5-10倍,比苹果高19-83倍,比梨子高32-139倍,被 誉为“水果之王”。
黄山猕猴桃的历史可以追溯至远古时代,据相关史料记载,黄山山区自古以来就有野生猕猴桃分布,而在民间,关于黄山猕猴桃的传说故事更是口口相传,增添了浓厚的文化韵味。当地的居民常借助山野间的猕猴桃补给营养,久而久之,便开始尝试人工驯化种植,使之成为黄山脚下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近年来,黄山地区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将黄山猕猴桃作为重点扶持产业,推广规范化、标准化的栽培技术,使其从昔日深山里的珍稀野果转变成助力乡村振兴、带动农户增收的绿色产业。每年金秋时节,满山遍野的猕猴桃园挂满了累累硕果,吸引着八方游客前来体验采摘乐趣,感受这份来自大山深处的自然恩赐。
与此同时,黄山猕猴桃也成为了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被纳入各种节庆活动和旅游项目之中,进一步提升了黄山文化的魅力与影响力。每逢丰收季节,当地会举行猕猴桃节,邀请四方宾客共襄盛举,通过品尝猕猴桃、了解猕猴桃文化,让人们对黄山的风土人情有更深入的认知。
黄山猕猴桃不只是一种味美健康的水果,它承载着黄山人民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智慧,体现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并重的理念。它是黄山地区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完美融合,也是黄山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黄山猕猴桃将在保护和发展中继续演绎其在绿水青山间的传奇故事,为世人呈现一幅秀美而生机盎然的生态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