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凤城市——中国板栗之乡

坚韧核桃
发布于 2023-11-27 22:06:40
平台原创
浏览 61

丹东市凤城市属温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年日照时间长,无霜期长,降水量多,土壤好,非常适宜板栗生长结实。2001年,凤城市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中国板栗之乡”。

凤城市位于辽宁省东南部山区,自然概貌为“八山半水一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境内山岭起伏,土壤肥沃,雨量充沛,气候适宜,光照充足,是发展板栗的理想地区。

凤城市委、市政府根据全市适合发展板栗的自然条件,把大力发展板栗产业做为振兴山区经济、帮助农民脱贫致富的重点产业来抓。十几年来,凤城市的板栗产业通过采取统一规划、连片种植、分户经营、样板引路的经营模式,规模逐年扩大,品种趋向合理,管理逐步集约,效益明显提高,已经成为全市农民致富的重点产业之一。凤城市先后被国家和辽宁省命名为“板栗生产基地县”、全国板栗“两高一优”示范基地、“全国经济林示范县”、“中国板栗之乡”。2006年,“凤城板栗”获准使用“丹东板栗”地理标志;2012年,凤城市被中国园艺学会命名为“中国丹东栗第一县(市)”。同年,“凤城板栗”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经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批准成功注册。

目前,凤城市的板栗生产面积已达87万亩,3970万株,板栗资源面积列全省第一位。其中,实生大树面积5万亩,125万株;良种嫁接改造面积61万亩,2645万株,推广应用品种全部是从国内外选育和引进的通过科技成果鉴定的优良品种,如金华、黄丰、有磨、大峰等品种。这些良种具有适应性强、丰产性好、品质优等特点;实生幼龄栗树面积21万亩,1200万株。全市21个乡镇(街道)均有板栗分布。其中,万亩以上乡镇(街道)达到15个。全市201个行政村中,板栗面积在千亩以上的基地村达到132个。其中,东汤镇陶李村、红旗镇永兴村、蓝旗镇互助村面积均达万亩以上。全市板栗产量已达到4.5万吨,系列产值10.5亿元,占全市林业总产值的53%,占全市农业总产值的24%。全市依靠经营板栗收入在5万元以上的农户有1000多户,收入在万元以上的农户有16000多户,收入在5千元以上的农户有6000多户。全市从事板栗产业农民年均收入6700元,占其年收入的62%。

凤城市板栗服务体系完善,并设立专门机构和专职人员,负责全市板栗生产。全市各板栗产区成立板栗协会13个,板栗专业合作社已达23家,栗农组织化程度较高,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服务体系。全市板栗深加工企业有6家,年加工板栗2.4万吨。产品主要有速冻板栗米、速冻板栗肉、甘露煮等。这些企业生产的产品已获准使用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凤城市板栗产业链条已经形成,板栗树成为凤城农民名符其实的“摇钱树”。

编辑于 2024-01-07 00:00:00

全部留言

0
啊欧,还没有留言哦~
坚韧核桃
暂无签名~
112 话题
0 留言
0 关注
0 粉丝

资讯头条

更多 +
  • 1

    全国特质农品名录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特”字文章,打造高品质、有口碑的农业“金字招牌”的要求和国家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和品牌强农战略部署,加快培育特色农业品牌,科学引导消费,及时指导生产,促进产销对接,更好地满足公众对特色优质农产品的个性化需求,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于2020年10月开始开展全国特质农品登录工作,并制定了《特质农品登录技术规范(试行)》。所谓“特质农品”,是指产自特定产地环境条件,具有稳定且可感知、可识别、可量化的独特品质特征,具有一定生产规模,有稳定的供应量和消费群体,并经国家农安中心登录的农产品,其中农产品包括种植业和养殖业产品及其初加工产品。特质农品登录坚持“自愿申请、技术评价、信息公开、动态管理”和公益服务原则。根据《特质农品登录技术规范(试行)》规定程序,经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优质农产品)工作机构推荐,地市级、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优质农产品)工作机构审核,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组织专家技术评审确认,并在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网公示,符合特质农品登录技术规范要求的相关农产品,则正式登录为特质农品,并纳入全国特质农品名录。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后续进...
  • 2

    中国农耕农品记忆索引名录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赓续农耕文明,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的重要指示精神,推进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充分展示独具农耕文化的乡村风貌、乡土特产和农耕资源,满足公众农耕农品传承与感悟体验需要,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开展农耕农品记忆索引名录征集工作。征集的农耕农品记忆索引名录,包括涵盖具有农耕文化记忆(印记)传承属性并源于种植养殖生产消费过程、彰显农业多种功能乡村多元价值、满足乡愁感知感悟感念,且具有独特生产、加工、贮藏、保鲜、消费、技艺与品质特性、风格特色的农产品及相关产品。农耕农品记忆索引名录征集,以覆盖区域范围内的农业生产经营主体、行业协会、技术机构等为主体(统称“申请单位”)。申请单位应当具有产地覆盖、全程质控、生产指导、消费引导、产销对接和农耕传承的能力。农耕农品记忆索引名录征集坚持“自愿申请、自行举证、自我承诺”原则。农耕农品记忆索引名录征集,按照主体申请、县级农业农村部门(或相关主管部门)审核,地市级和省级绿色食品(绿色优质农产品)工作机构审查,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组织专家审评后在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官网(国家绿色优质农产品公共信息平台)上公布,并以适当方式附送...
  • 3

    中国农产品品牌索引名录

    为深入贯彻关于“要把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放在突出位置,狠抓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品牌创建、质量安全监管”“走质量兴农之路,要突出农业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加快培育优势特色农业,打造高品质、有口碑的农业‘金字招牌’”的重要指示精神,落细落小农业农村部有关两个“三品一标”工作的决策部署,探索构建常态化的农产品品牌年度储存记忆与公众查询索引名录,以实际行动促进品牌农产品产销对接与公共服务,推动绿色优质农产品实现既产得出、产得优,又卖的出、卖得好,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拟探索开展中国农产品品牌索引名录征集工作。农产品品牌索引名录征集,突出公益性服务,征集过程中国家中心不收取任何费用。凡纳入《中国农产品品牌索引名录》的农产品品牌,实行动态管理,由县级以上地方绿色食品(绿色优质农产品)工作机构加强跟踪评价和技术服务,帮助品牌拥有者完善管理制度规范,提升技术管理水平,发挥好品牌强农带动效应。凡不再符合索引名录征集条件和要求的,依规退出名录。中国农产品品牌索引名录征集,是一项通过培育知名品牌,服务乡村振兴,促进绿色优质农产品产销对接的新工作。经符合申请条件的农产品品牌合法拥有者“自愿申报...
  • 4

    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

  • 5

    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2022-2025年)

  • 6

    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

  • 7

    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名单

  • 8

    概述:中欧地理标志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