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农产品【萍乡两头乌猪】

多果发布
发布于 2024-03-12 14:49:38
平台原创
浏览 50

在中国中部的江西省萍乡市,一种特殊的猪种——萍乡两头乌猪,以其独特的体型特征、优良的肉质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在我国畜禽养殖业中占有特殊的地位。萍乡两头乌猪,顾名思义,头部和臀部均呈黑色,身腰则为白色,形象独特,别具一格,被誉为“猪中熊猫”,也是中国国家农业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萍乡两头乌猪,头尾黑,眉心有白点或白带,四肢、中腰、下腹白,身躯黑白相交处“晕带”明显;头短宽,额部皱纹呈菱形且粗深,耳微下垂,背腰平直或下垂,四肢结实。 猪肉色泽鲜红,肉富有弹性,肌间脂肪丰富,脂肪洁白,汤汁鲜香味浓,肉质甜嫩。

萍乡两头乌猪主产区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量充沛。萍乡市属江南丘陵地区,以丘陵地貌为主,境内山地、丘陵、盆地错综分布,土壤多为红壤土,土地肥沃,有机质丰富,为青粗饲料提供了优良的自然生长环境;年平均气温 17.3℃;年平均降水量1596.7mm,降水量主要集中在4-6月,占全年降水量的42%;境内水系分属长江流域的洞庭湖水系和鄱阳湖水系,主要有萍水、栗水、草水、袁水、莲水五条河流,地表水径流量为26.46 亿m³/年,水能源可开发量4万Kw,地下水资源蕴藏丰富,存储量为4 亿m³,水质优良;全市森林覆盖率达55.4%,良好的自然水资源和独特的气候条件适合萍乡两头乌猪的繁衍生息,能够培养出优质的萍乡两头乌猪。 

萍乡两头乌猪的养殖历史可追溯至明朝时期,数百年来,它在萍乡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适应了当地气候和地理环境,形成了稳定的遗传基因和独特的品种特性。这种猪种以其耐粗饲、适应性强、繁殖性能好、肉质优良等特点深受当地农民的喜爱,同时也因其稀缺性和独特的品质在全国范围内享有极高的声誉。

萍乡两头乌猪的肉质尤为出色,肌肉纤维细腻,肉色鲜红,大理石纹分布均匀,烹调后的猪肉口感鲜嫩,香味浓郁,富含高质量蛋白质和必需氨基酸,营养丰富,符合现代人追求健康、绿色食品的需求。在当地,人们常常将这种猪肉用于制作腊肉、香肠、扣肉等各种美食,其醇厚的口感和独特的风味让人难以忘怀。

2006年,萍乡两头乌猪被收录于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其养殖技艺也被列入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充分展现了这一地方猪种的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在政策支持与科研力量的双重推动下,萍乡市积极开展两头乌猪的保种与开发工作,通过科学养殖与现代化管理,使这一古老猪种重新焕发生机,进一步提升了其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萍乡两头乌猪是萍乡人民智慧的结晶,是农耕文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完美结合,更是中国畜禽遗传资源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它不仅代表了萍乡本土特色农业的卓越成果,更是在现代社会中坚守传统、传承文化、创新发展的真实写照。每一头生活在萍乡青山绿水间的两头乌猪,都在诉说着一段关于生命力、乡土情和工匠精神的动人故事,为我国的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和农业农村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力量。

编辑于 2024-03-16 00:00:00

全部留言

0
啊欧,还没有留言哦~
多果发布
发现 分享 生活
2847 话题
1 留言
0 关注
0 粉丝

资讯头条

更多 +
  • 1

    全国特质农品名录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特”字文章,打造高品质、有口碑的农业“金字招牌”的要求和国家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和品牌强农战略部署,加快培育特色农业品牌,科学引导消费,及时指导生产,促进产销对接,更好地满足公众对特色优质农产品的个性化需求,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于2020年10月开始开展全国特质农品登录工作,并制定了《特质农品登录技术规范(试行)》。所谓“特质农品”,是指产自特定产地环境条件,具有稳定且可感知、可识别、可量化的独特品质特征,具有一定生产规模,有稳定的供应量和消费群体,并经国家农安中心登录的农产品,其中农产品包括种植业和养殖业产品及其初加工产品。特质农品登录坚持“自愿申请、技术评价、信息公开、动态管理”和公益服务原则。根据《特质农品登录技术规范(试行)》规定程序,经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优质农产品)工作机构推荐,地市级、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优质农产品)工作机构审核,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组织专家技术评审确认,并在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网公示,符合特质农品登录技术规范要求的相关农产品,则正式登录为特质农品,并纳入全国特质农品名录。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后续进...
  • 2

    中国农耕农品记忆索引名录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赓续农耕文明,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的重要指示精神,推进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充分展示独具农耕文化的乡村风貌、乡土特产和农耕资源,满足公众农耕农品传承与感悟体验需要,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开展农耕农品记忆索引名录征集工作。征集的农耕农品记忆索引名录,包括涵盖具有农耕文化记忆(印记)传承属性并源于种植养殖生产消费过程、彰显农业多种功能乡村多元价值、满足乡愁感知感悟感念,且具有独特生产、加工、贮藏、保鲜、消费、技艺与品质特性、风格特色的农产品及相关产品。农耕农品记忆索引名录征集,以覆盖区域范围内的农业生产经营主体、行业协会、技术机构等为主体(统称“申请单位”)。申请单位应当具有产地覆盖、全程质控、生产指导、消费引导、产销对接和农耕传承的能力。农耕农品记忆索引名录征集坚持“自愿申请、自行举证、自我承诺”原则。农耕农品记忆索引名录征集,按照主体申请、县级农业农村部门(或相关主管部门)审核,地市级和省级绿色食品(绿色优质农产品)工作机构审查,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组织专家审评后在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官网(国家绿色优质农产品公共信息平台)上公布,并以适当方式附送...
  • 3

    中国农产品品牌索引名录

    为深入贯彻关于“要把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放在突出位置,狠抓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品牌创建、质量安全监管”“走质量兴农之路,要突出农业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加快培育优势特色农业,打造高品质、有口碑的农业‘金字招牌’”的重要指示精神,落细落小农业农村部有关两个“三品一标”工作的决策部署,探索构建常态化的农产品品牌年度储存记忆与公众查询索引名录,以实际行动促进品牌农产品产销对接与公共服务,推动绿色优质农产品实现既产得出、产得优,又卖的出、卖得好,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拟探索开展中国农产品品牌索引名录征集工作。农产品品牌索引名录征集,突出公益性服务,征集过程中国家中心不收取任何费用。凡纳入《中国农产品品牌索引名录》的农产品品牌,实行动态管理,由县级以上地方绿色食品(绿色优质农产品)工作机构加强跟踪评价和技术服务,帮助品牌拥有者完善管理制度规范,提升技术管理水平,发挥好品牌强农带动效应。凡不再符合索引名录征集条件和要求的,依规退出名录。中国农产品品牌索引名录征集,是一项通过培育知名品牌,服务乡村振兴,促进绿色优质农产品产销对接的新工作。经符合申请条件的农产品品牌合法拥有者“自愿申报...
  • 4

    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

  • 5

    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2022-2025年)

  • 6

    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

  • 7

    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名单

  • 8

    概述:中欧地理标志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