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瓜(英文名:Common Floweringquince Fruit)别名:楙、木瓜实、铁脚梨、秋木瓜、酸木瓜。木瓜为蔷薇科落叶灌木植物贴梗海棠或木瓜的成熟果实。性味归经为酸温,入脾肝经。作为水果食用的木瓜实际是番木瓜,果皮光滑美观,果肉厚实细致、香气浓郁、汁水丰多、甜美可口、营养丰富,有“百益之果”、“水果之皇”、“万寿瓜”之雅称,是岭南四大名果之一。木瓜性温味酸,平肝和胃,舒筋活筋,可治疗风湿痹痛、筋脉拘挛、脚气肿痛、吐泻转筋等。中药材的木瓜和现在市场上买的木瓜不是同一种植物果实,市场上常见的木瓜是番木瓜科的番木瓜。
功效
木瓜有健脾消食的作用。木瓜中的木瓜蛋白酶,可将脂肪分解为脂肪酸。木瓜中含有一种酵素,能消化蛋白质,有利于人体对食物进行消化和吸收,因此有健脾消食之功。吃了太多的肉,脂肪容易堆积在下半身,木瓜里的酵素,可帮助分解肉食,减低胃肠的工作量,让肉感的双腿慢慢变得更有骨感。它独有的番木瓜碱具有抗肿瘤功效,并能阻止人体致癌物质亚硝酸胺的合成,对淋巴性白血病细胞具有强烈抗癌活性。木瓜所含的齐墩果成分是一种具有护肝降酶、抗炎抑茵、降低血脂、软化血管等功效的化合物。木瓜酶对乳腺发育很有助益,有催奶的效果,乳汁缺乏的妇女食用能增加乳汁。丰胸青木瓜效果最好。因为木瓜性温,不寒不燥,其中的营养容易被皮肤直接吸收,特别是可发挥润肺的功能。当肺部得到适当的滋润后,可行气活血,使身体更晚吸收充足的营养,从而使皮肤变得光洁、柔嫩、细腻、皱纹减少、面色红润。
适合人群
适宜一般人食用。尤其是营养缺乏、消化不良、肥胖和产后缺乳的人更宜常食。
适用量
每次1/4个左右。
温馨提示
治病多采用宣木瓜,也就是北方木瓜,不宜鲜食;食用木瓜多是产于南方的番木瓜,可以生吃,也可作为蔬菜和肉类一起炖煮。木瓜中的番木瓜碱,对人体有小毒,每次食量不宜过多,过敏体质者应慎食。怀孕时不能吃木瓜只是怕引起子宫收缩腹痛,但不会影响胎儿。
---------- 栽培种植 ----------
原产中国,山东、河南、陕西、安徽、江苏、湖北、四川、浙江、江西、广东、广西等省(区)都有栽培。
---------- 营养食用 ----------
木瓜有“百益之果”、“水果之皇”、的美称,其实,作为水果食用的木瓜实际是番木瓜,其果皮光滑美观,果肉厚实细致、香气浓郁、汁水丰多、甜美可口、营养丰富。其所含的主要营养素有蛋白质、B族维生素、维C、铁、钙、磷、钾、镁、膳食纤维、1:0余种氨基酸,如亮氨酸、苯丙氨酸、天冬氨酸、谷氨酸、缬氨酸等,以及多种有机酸(如齐墩果酸、苹果酸、酒石酸、柠檬酸等)。其中胡萝卜素及维生素C的含量较高,是西瓜及香蕉的5倍。可见,木瓜 “百益之果”的美称真是名副其实的。木瓜为四季皆宜的水果,还具有极高的药用保健作用。中医认为,木瓜性寒、味甘、无毒,具有平肝和胃、舒筋活络、通便利尿、消肿催乳、祛暑解渴、润肺止咳、降血压、解酒毒以及养颜等作用。
药用木瓜鲜果中含有较多的单宁和有机酸,糖含量相对较低,使其口感酸涩,不宜生食。但其果实营养丰富,富含维生素。木瓜中酸类成分包括苹果酸、枸橼酸、酒石酸等,这些有机酸都具有纯正的酸味,经过适当稀释并辅以一定的甜味剂如蔗糖或蜂蜜后,可制成风味独特的产品。
木瓜鲜美兼具食疗作用,尤其对女性更有美容功效。木瓜所含的蛋白分解酵素,可以补偿胰和肠道的分泌,补充胃液的不足,有助于分解蛋白质和淀粉。木瓜含有胡萝卜素和丰富的维生素C,它们有很强的抗氧化能力,帮助机体修复组织,消除有毒物质,增强人体免疫力,帮助机体抵抗包括甲流在内的病毒侵袭。木瓜果实中的有效成分能提高吞噬细胞的功效。
---------- 果品文化 ----------
《诗经》云:“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非报也。”说的是春秋五霸,弱肉强食,群雄混战。当时卫狄相战,卫国大败,沿通粮道而逃,被齐桓公相救,且封地赠车马器物。卫国十分感激,欲报不能,于是歌之。从此齐卫友好,齐桓公之名也流芳于世。
历史上有意无意用木瓜养生保健者甚多。宋代许叔徽《普济本事方》记载:安徽广德顾安中患脚气水肿,乘船回家,无意中将两脚放在木瓜袋上,下船时脚气水肿愈。问袋装何物,曰木瓜。顾回家买木瓜入袋治脚,痊愈,不复发。
《清异录》记载:一人叫段文昌,用木瓜树制成脚盆,盛水洗脚,以健脚膝有效。故段便用他的全部财产用于养生保健,以求长寿。
元代罗天益(谦甫)《卫生宝鉴》记载:太保刘仲海每天食数片木瓜,结果同伴有小便淋漓之病,就医罗天益,罗知原委后要他们停食木瓜自愈。
清代汪昂《本草备要》中记载的故事与上则有异曲同工之妙:一辽国船途7经金陵,船员们喜爱木瓜的芳香,购数百颗置于舟中,不久全船人因解不出小便而痛苦不堪,治以通利药亦不能奏效,遂请郑奠一(清代名医,安徽歙县人)上船诊治。郑闻到船上四面皆木瓜香,笑谓诸人曰:“搬去此物,溺即出矣。”船员们遵从医生的话,将木瓜尽投江中,“溺皆如旧”,癃闭(中医病证名,以排尿困难、严重时小便不通为特征)不药而愈。
木瓜和番木瓜的区别
说到木瓜,人们常常想到的恐怕是超市或市场上卖的所谓“木瓜”,一种个头硕大的亚热 带水果,稍类似甜瓜,其厚厚的内果皮切开后可食。事实上,这里的“木瓜”是番木瓜,学名Carica papaya,属于番木瓜科,在中国这是一种外来引进的植物,其原产地在墨西哥南部以及邻近的美洲中部地区。
除了果实,番木瓜的植株也较奇特,主茎粗壮高大,常不分枝,尽管粗壮,其实并未木质化,因此高大成树状的番木瓜严格上来说应该算是草本植物。番木瓜的叶大成掌状,多数撑开如同一把巨大的伞。相对于大而显著的果实,番木瓜的花容易被忽视,其实其白色的花朵个头也不算小了(尤其相对于北方的许多开小花的植物来说),白中略黄的色泽也十分可爱。依据花类型,番木瓜属于雌雄异株,雄株上的雄花序长可达1米以上,雌株上的雌花单生,近无梗,很好区分。尽管常见的番木瓜只有一种,但其在中国栽培历史悠久,已经超过200年,海南、广东、广西、福建、云南和台湾等地均有栽培,形成了不同的地方品种,加上一些培育的新品种,种质类型还是很丰富的。
当番木瓜成为流行的果实并被称为木瓜后,知道真正的木瓜的人越发少了。实际上,中国原产的木瓜其学名为Chaenomeles sinensis,为蔷薇科植物。古人很早就认识木瓜这种植物了,有文字的最早记载可见于《诗经 国风 卫风 木瓜》:“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匪报也,永以为好也!”这里的木瓜、木桃、木李均指的是Chaenomeles sinensis这种植物,其相互之间的区别可在《植物名实图考》中找到:“味不木者为木瓜,圆小味涩者为木桃,大于木桃者为木李”。
此外,魏晋时期的名医陶弘景将木瓜列为中品药物,其在《名医别录》中记载:“木瓜实,味酸,温,无毒。主治湿痹邪气,霍乱,大吐下,转筋不止。其枝亦可煮用。”此外,木瓜还有以下别名:柴木瓜、光皮木瓜、海棠、楙、榠楂、榠楂、木瓜海棠、木瓜树、木梨、木梨瓜、酸木瓜、铁角梨、铁脚梨、土木瓜、香瓜、香木瓜、药木瓜、小李、楂。由此可见,木瓜在中国古代以及民间名气还是很大的。相比番木瓜,木瓜的果实个小质硬,但有香气,可以药用,依然是一种极有价值的果树。而且,木瓜久经栽培,现能够见到的更多的是栽培植株,而野生植株由于遭受破坏,反而不容易见到了。
在花上,木瓜属植物还容易和海棠花混淆。尤其是现如今各大公园中常有栽培的皱皮木瓜Chaenomeles speciosa,由于其花鲜艳,稍类似海棠,而花无梗,故得别名“贴梗海棠”。正由于贴梗海棠这个名字,很多人误以为这是海棠花的一种,实际上这是错误的。二者在果实上最好区分,贴梗海棠作为木瓜属的一个成员,其果实类似木瓜,但个头稍小;海棠花为苹果属Malus 的植物,其果实类似苹果而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