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福建东部的莆田市,有一种水果以其卓绝的口感、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地理标识闻名遐迩,这就是莆田荔枝,中国国家农业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之一。自古以来,“荔城无处不荔枝”,莆田荔枝以其优良的品质、浓厚的历史底蕴,深深地烙印在中国乃至世界的水果史上。
莆田位于闽江下游,临海傍山,气候温润,雨量充沛,土壤肥沃,为荔枝的生长提供了理想的自然条件。尤其以“兴化桂味”、“陈紫”、“兰竹”等为代表的莆田荔枝品种,果形美观、色泽艳丽、肉质细嫩、果汁饱满、甜而不腻,让人回味无穷。
莆田荔枝以品种独特、果色艳红、果肉汁多、清沁爽口、香气浓郁,质量优而名扬海内外。清代乾隆年间莆田人廖必琦这样赞美家乡的荔枝:“谁把芳名挂齿牙,方红陈紫总堪垮,林间玉酝滋甘露,尘外仙罗散彩霞。厚味由来高两粤,异香此际压三巴,莆中尤是闽中最,乌石山前有几家。”此外,在荔乡莆田,据廖必琦记载,在他祖先庄园里曾发现奇特的品种,肉呈绿色而味甘。廖又咏诗赞曰:“有宋芳名何可当,吾家荔枝自成庄,君谟此日如增谱,记取新诗入锦囊。”诗中叹惜蔡襄(字君谟)当时作《荔枝谱》时没有记载这个品种。
莆田荔枝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代,唐玄宗时期的杨贵妃钟爱荔枝,所谓“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描绘的就是当时千里送荔枝的盛况,而这荔枝很可能就出自莆田。历史上,莆田荔枝曾多次作为皇家贡品,地位尊贵,声名远播。明代杰出医药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对莆田荔枝亦有详尽记述,足见其久负盛名。
莆田荔枝不仅以其卓越的口感赢得人们的喜爱,更是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深深植根于莆田的文化土壤中,成为了莆田文化的重要载体。每当荔枝丰收季节,莆田各地都会举行丰富多彩的荔枝文化节庆活动,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品尝、游玩,体验荔枝文化的独特魅力。同时,荔枝也融入了莆田人的日常生活,成为亲情友情交流的纽带,逢年过节、婚嫁喜事,一串串红艳艳的荔枝都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祝愿和期待。
然而,莆田荔枝的魅力远不止于味觉享受,它更是莆田地区生态文明建设、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依托。近年来,莆田市积极推动荔枝产业转型升级,加强科技支撑,优化品种结构,打造荔枝品牌,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让古老的荔枝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