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农产品【郑州黄河鲤鱼】

多果发布
发布于 2023-10-09 20:16:50
平台原创
浏览 62

郑州黄河鲤鱼,是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特产,具有“活力好、无脱鳞、无异味、肉质细嫩鲜美”的特点,是国家农业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黄河鲤鱼以其金鳞赤尾、梭长健硕的优美外形和“甘、鲜、肥、嫩”的独特风味,被列为中国“四大名鱼”之首。郑州黄河鲤鱼肌肉中含有较高的蛋白质和鲜味氨基酸,还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磷、锌、铁、钙、硒以及维生素A、维生素E等等。“开封溜鱼焙面”是开封的传统依然佳肴之一,久负盛名。“糖醋熘鱼”历史悠久,据《东京梦华录》记载,北宋时期,东京市场上已流行,色泽枣红,软嫩鲜香。

郑州市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春季温暖,干燥少雨;夏季炎热,潮湿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冬季寒冷多风。年平均气温15.6°C,适合于郑州黄河鲤鱼的繁殖生长。郑州黄河鲤鱼保护范围内土壤属于豫西北丘陵立黄土区,地层系统齐全,土层深厚,质地层次明显,地下水位较浅,保水性较好,有机质和氮素较缺,钾、钙、镁丰富。黄河由巩义市康店镇曹柏坡入郑州境内,经巩义市南河渡、河洛镇,荥阳市汜水镇、北邙乡、广武镇,邙山区古荥镇、花园口镇和中牟县万滩、东漳、狼城岗乡入开封市境。黄河素有“铜头铁尾豆腐腰”之说,郑州境内河长150公里,主要位于豆腐腰上,河床宽而浅,非汛期含沙量少,水中富含鱼类生长所需的各种营养盐类。

鲤鱼是淡水鱼中品种最多、分布最广、养殖历史最悠久、技术最成熟、产量最高的鱼类。《清稗类钞》中“宁夏人食鲤”条目记载:“宁夏之鲤,隆冬渔师凿冰,取以致远。然肉粗味劣,与南中产者无殊,非若豫省黄河中所产者,甘鲜肥嫩,可称珍品也”。“南中”泛指淮河以南的华中、华南地区,该地区水域面积大,水产品丰富,鲤鱼很多。但是由于水底淤泥厚,鲤鱼有喜欢在泥中寻找食物的习性,故泥腥味重,当地人多不喜食。宁夏处黄河上游,然受气候、水质条件所限,出产的黄河鲤鱼品质并不高,甚至“肉粗味劣,与南中产者无殊”。

黄河流经的宁夏、内蒙、山西、陕西、河南、山东,都出产黄河鲤鱼,但并非黄河里的鲤鱼都好,只有河南产的黄河鲤鱼“甘鲜肥嫩,可称珍品也”。黄河上下游各段的水质是不同的。黄河流经晋陕黄土高原的过程中,冲刷携带两岸黄土,形成了世界上著名的多泥沙河流。黄河自河南孟津以下冲出峡谷进入平原后进入郑州段,河床展宽,流速趋缓,河水沉淀掉粗泥沙后,泥沙成分主要为细颗粒物,形成了弱碱性、高钙、界面效应强、自净作用强的特有水质,只有在这一段黄河里生长的黄河鲤鱼才是正宗的。河南境内自孟津到范县的河段中,唯一的一处固定产量场位于郑州市巩县(现巩义市)伊洛河入黄河口处。从伊洛河口的七里铺到南河渡、龙尾和黑石关一带,水位较稳定,水深1米左右的浅滩较多,水清透明,流速缓慢,底质为软泥,有大量适于鱼卵附着的眼子菜、莎草、苔草、柳根等,每逢4-5月份的生殖季节,大量的成熟黄河鲤鱼上溯到此处产卵,在巩县河段捕获的鲤鱼成熟个体比例最高(雌占70.7%,雄占93.5%)。伊洛河产卵场孵化出来的鱼苗,顺流而下,到别处觅食长大。2007年国家在黄河郑州段划定了黄河鲤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2012年又颁发了黄河鲤鱼地理标志,故有“正宗黄河鲤鱼出郑州”的说法。

郑州黄河鲤鱼体呈梭型,侧扁而腹圆,头背间呈缓缓上升的弧形,背部稍隆起。体侧鳞片金黄色,背部稍暗,腹部色淡而白。臀鳍、尾柄下叶呈橙红色,胸鳍、腹鳍呈桔红色。整个鱼体健康,活力好,体态匀称,无畸形,无脱鳞,无出血、无异味。个体规格在1千克以上。

黄河鲤鱼之所以扬名天下,还得益于一道豫菜的推广,这就是豫菜十大名菜之首——糖醋软熘黄河鲤鱼焙面。河南得黄河中下游之利,金色鲤鱼,历代珍品。宋时曾有“不惜百金持与归”之语,可见其珍。黄河鲤鱼在中国人的生活中占据着特殊地位。首先是其美味征服了中国人的味蕾,因之对鲤鱼推崇备至。早在2500年前的《诗经》中就有“岂其食鱼,必河之鲤”的说法,黄河鲤鱼被列为河鲜第一。周宣王征战敌国庆功宴中,特以“烹鳖脍鲤”宴请诸侯。梁代陶宏景称:鲤“为诸鱼之长,为食品上味”。到北魏《洛阳伽蓝记》里,夸“洛鲤伊鲂,贵于牛羊。”民间向有“无鲤不成席”的说法,鲤鱼在宴席上一直充当着重要的乃至压轴的角色。

编辑于 2023-12-24 00:00:00

全部留言

0
啊欧,还没有留言哦~
多果发布
发现 分享 生活
2847 话题
1 留言
0 关注
0 粉丝

资讯头条

更多 +
  • 1

    全国特质农品名录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特”字文章,打造高品质、有口碑的农业“金字招牌”的要求和国家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和品牌强农战略部署,加快培育特色农业品牌,科学引导消费,及时指导生产,促进产销对接,更好地满足公众对特色优质农产品的个性化需求,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于2020年10月开始开展全国特质农品登录工作,并制定了《特质农品登录技术规范(试行)》。所谓“特质农品”,是指产自特定产地环境条件,具有稳定且可感知、可识别、可量化的独特品质特征,具有一定生产规模,有稳定的供应量和消费群体,并经国家农安中心登录的农产品,其中农产品包括种植业和养殖业产品及其初加工产品。特质农品登录坚持“自愿申请、技术评价、信息公开、动态管理”和公益服务原则。根据《特质农品登录技术规范(试行)》规定程序,经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优质农产品)工作机构推荐,地市级、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优质农产品)工作机构审核,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组织专家技术评审确认,并在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网公示,符合特质农品登录技术规范要求的相关农产品,则正式登录为特质农品,并纳入全国特质农品名录。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后续进...
  • 2

    中国农耕农品记忆索引名录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赓续农耕文明,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的重要指示精神,推进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充分展示独具农耕文化的乡村风貌、乡土特产和农耕资源,满足公众农耕农品传承与感悟体验需要,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开展农耕农品记忆索引名录征集工作。征集的农耕农品记忆索引名录,包括涵盖具有农耕文化记忆(印记)传承属性并源于种植养殖生产消费过程、彰显农业多种功能乡村多元价值、满足乡愁感知感悟感念,且具有独特生产、加工、贮藏、保鲜、消费、技艺与品质特性、风格特色的农产品及相关产品。农耕农品记忆索引名录征集,以覆盖区域范围内的农业生产经营主体、行业协会、技术机构等为主体(统称“申请单位”)。申请单位应当具有产地覆盖、全程质控、生产指导、消费引导、产销对接和农耕传承的能力。农耕农品记忆索引名录征集坚持“自愿申请、自行举证、自我承诺”原则。农耕农品记忆索引名录征集,按照主体申请、县级农业农村部门(或相关主管部门)审核,地市级和省级绿色食品(绿色优质农产品)工作机构审查,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组织专家审评后在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官网(国家绿色优质农产品公共信息平台)上公布,并以适当方式附送...
  • 3

    中国农产品品牌索引名录

    为深入贯彻关于“要把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放在突出位置,狠抓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品牌创建、质量安全监管”“走质量兴农之路,要突出农业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加快培育优势特色农业,打造高品质、有口碑的农业‘金字招牌’”的重要指示精神,落细落小农业农村部有关两个“三品一标”工作的决策部署,探索构建常态化的农产品品牌年度储存记忆与公众查询索引名录,以实际行动促进品牌农产品产销对接与公共服务,推动绿色优质农产品实现既产得出、产得优,又卖的出、卖得好,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拟探索开展中国农产品品牌索引名录征集工作。农产品品牌索引名录征集,突出公益性服务,征集过程中国家中心不收取任何费用。凡纳入《中国农产品品牌索引名录》的农产品品牌,实行动态管理,由县级以上地方绿色食品(绿色优质农产品)工作机构加强跟踪评价和技术服务,帮助品牌拥有者完善管理制度规范,提升技术管理水平,发挥好品牌强农带动效应。凡不再符合索引名录征集条件和要求的,依规退出名录。中国农产品品牌索引名录征集,是一项通过培育知名品牌,服务乡村振兴,促进绿色优质农产品产销对接的新工作。经符合申请条件的农产品品牌合法拥有者“自愿申报...
  • 4

    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

  • 5

    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2022-2025年)

  • 6

    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

  • 7

    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名单

  • 8

    概述:中欧地理标志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