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农产品【静宁富硒苹果】

多果发布
发布于 2024-03-26 09:09:28
平台原创
浏览 64

在中国西北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有一种苹果犹如璀璨的绿色明珠镶嵌在黄土高原之上,这就是闻名遐迩的静宁富硒苹果。这种富含微量元素硒的苹果,凭借其优良的品质、独特的口感和显著的营养价值,在国内外市场上赢得了高度赞誉,书写了一段现代农业与科技创新相结合的成功篇章。

静宁富硒苹果,又名静宁苹果、平凉金果、甘肃苹果、养生苹果,以色泽鲜艳、个大形正,果面光洁、质细汁多,酸甜适度,口感脆甜、硬度强、货架期长、极耐储藏和长途运输而著名。

静宁地区,位于黄土高原沟壑纵横的特殊地貌之中,属于高海拔地区,虽然环境条件相对严酷,但这里充足的阳光照射、较大的昼夜温差以及富含矿物质的黄绵土层,为苹果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特别是土壤中的硒元素含量丰富,使得静宁苹果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富硒”水果。硒是人体必需的一种微量元素,对人体具有抗氧化、增强免疫力、防癌抗癌等多种生物功效,静宁富硒苹果因此成为了人们追求健康饮食的重要选择。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静宁县积极响应国家农业结构调整政策,大力发展苹果产业,通过引进优良品种、推广科学种植技术、强化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措施,不断提升苹果的产量和品质。在此过程中,科研人员针对静宁地区的土壤特性,积极研究开发富硒苹果种植技术,成功培育出既保持原有苹果美味口感又富含硒元素的新一代产品。

2007年中国苹果年会上,静宁县被中国果品流通协会授予“中国苹果20强县”称号,红富士系列及秦冠苹果多次在省地参评参展中荣获金奖和银奖。生产的烟富3号,秋富1号,成纪富士,秦冠和早酥梨等经农业部果品苗木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郑州)测试,各项指标达到和超过国家GB-98标准。2011年平凉市苹果面积已发展到160多万亩,认证标准化生产基地60.4万亩,建办各类涉果企业200多家,果品总产量92万吨,果品产值23亿元,出口创汇1250万美元,全市农民果品人均纯收入达到838元,成功注册“平凉金果”为全国第一个苹果类证明商标,其系列产品先后获得 “中华名果”、“奥运推荐果品一等奖”、“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百强”等称号。苹果产业已成为平凉市发展农村经济、加快新农村建设和增加农民收入的一大主导产业。

静宁富硒苹果的生产过程严格遵循有机、环保的理念,实行标准化管理,确保每一颗苹果都是大自然恩赐和人类智慧结晶的完美结合。每年金秋时节,满园硕果累累,红艳欲滴的苹果挂满枝头,映衬着黄土高原的独特风情,形成一幅美丽的丰收画卷。

静宁富硒苹果不仅是当地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更是带动农户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政府与企业合作,通过搭建电商平台、拓展销售市场,帮助农户提升经济效益,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同时,围绕静宁富硒苹果打造的文化旅游节、采摘体验等活动,进一步提高了静宁苹果的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

静宁富硒苹果不仅仅是一种绿色健康的水果,它是科技与自然巧妙结合的产物,是静宁人民智慧与勤劳的象征,也是推动地方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力量。它的故事,是一部浓缩了现代农业发展、生态保护与人文关怀的壮丽诗篇,也寄托着人们对健康生活和美好未来的向往与追求。

编辑于 2024-03-29 00:00:00

全部留言

0
啊欧,还没有留言哦~
多果发布
发现 分享 生活
2847 话题
1 留言
0 关注
0 粉丝

资讯头条

更多 +
  • 1

    全国特质农品名录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特”字文章,打造高品质、有口碑的农业“金字招牌”的要求和国家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和品牌强农战略部署,加快培育特色农业品牌,科学引导消费,及时指导生产,促进产销对接,更好地满足公众对特色优质农产品的个性化需求,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于2020年10月开始开展全国特质农品登录工作,并制定了《特质农品登录技术规范(试行)》。所谓“特质农品”,是指产自特定产地环境条件,具有稳定且可感知、可识别、可量化的独特品质特征,具有一定生产规模,有稳定的供应量和消费群体,并经国家农安中心登录的农产品,其中农产品包括种植业和养殖业产品及其初加工产品。特质农品登录坚持“自愿申请、技术评价、信息公开、动态管理”和公益服务原则。根据《特质农品登录技术规范(试行)》规定程序,经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优质农产品)工作机构推荐,地市级、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优质农产品)工作机构审核,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组织专家技术评审确认,并在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网公示,符合特质农品登录技术规范要求的相关农产品,则正式登录为特质农品,并纳入全国特质农品名录。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后续进...
  • 2

    中国农耕农品记忆索引名录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赓续农耕文明,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的重要指示精神,推进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充分展示独具农耕文化的乡村风貌、乡土特产和农耕资源,满足公众农耕农品传承与感悟体验需要,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开展农耕农品记忆索引名录征集工作。征集的农耕农品记忆索引名录,包括涵盖具有农耕文化记忆(印记)传承属性并源于种植养殖生产消费过程、彰显农业多种功能乡村多元价值、满足乡愁感知感悟感念,且具有独特生产、加工、贮藏、保鲜、消费、技艺与品质特性、风格特色的农产品及相关产品。农耕农品记忆索引名录征集,以覆盖区域范围内的农业生产经营主体、行业协会、技术机构等为主体(统称“申请单位”)。申请单位应当具有产地覆盖、全程质控、生产指导、消费引导、产销对接和农耕传承的能力。农耕农品记忆索引名录征集坚持“自愿申请、自行举证、自我承诺”原则。农耕农品记忆索引名录征集,按照主体申请、县级农业农村部门(或相关主管部门)审核,地市级和省级绿色食品(绿色优质农产品)工作机构审查,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组织专家审评后在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官网(国家绿色优质农产品公共信息平台)上公布,并以适当方式附送...
  • 3

    中国农产品品牌索引名录

    为深入贯彻关于“要把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放在突出位置,狠抓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品牌创建、质量安全监管”“走质量兴农之路,要突出农业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加快培育优势特色农业,打造高品质、有口碑的农业‘金字招牌’”的重要指示精神,落细落小农业农村部有关两个“三品一标”工作的决策部署,探索构建常态化的农产品品牌年度储存记忆与公众查询索引名录,以实际行动促进品牌农产品产销对接与公共服务,推动绿色优质农产品实现既产得出、产得优,又卖的出、卖得好,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拟探索开展中国农产品品牌索引名录征集工作。农产品品牌索引名录征集,突出公益性服务,征集过程中国家中心不收取任何费用。凡纳入《中国农产品品牌索引名录》的农产品品牌,实行动态管理,由县级以上地方绿色食品(绿色优质农产品)工作机构加强跟踪评价和技术服务,帮助品牌拥有者完善管理制度规范,提升技术管理水平,发挥好品牌强农带动效应。凡不再符合索引名录征集条件和要求的,依规退出名录。中国农产品品牌索引名录征集,是一项通过培育知名品牌,服务乡村振兴,促进绿色优质农产品产销对接的新工作。经符合申请条件的农产品品牌合法拥有者“自愿申报...
  • 4

    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

  • 5

    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2022-2025年)

  • 6

    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

  • 7

    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名单

  • 8

    概述:中欧地理标志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