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特产圈

西藏特产圈

特产馆:西藏馆
303
话题 37
西藏自治区(藏文:བོད་རང་སྐྱོང་ལྗོངས།,藏语拼音:Poi Ranggyong Jong,威利转写:Bod rang skyong ljongs),简称“藏”,通称西藏,位于我国西南边陲,首府拉萨,是中国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西藏自治区位于青藏高原西南部,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素有“世界屋脊”之称。西藏以其雄伟壮观、神奇瑰丽的自然风光闻名。它地域辽阔,地貌壮观、资源丰富。自古以来,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创造了丰富灿烂的民族文化。
  • 昌都:三江交汇,康巴文化,茶马古道,历史文化遗产

    昌都:三江交汇,康巴文化,茶马古道,历史文化遗产

    昌都,位于中国西南地区西藏自治区东部,地处横断山脉和三江(金沙江、澜沧江、怒江)流域的交汇地带,是连接中国西部(青海、四川)和南部(云南)的重要节点。它北接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南临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西连林芝市,东靠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总面积约10.82万平方公里。作为西藏自治区的重要城市之一,昌都自古以来就是中原文化与藏族文化交流的重要枢纽,境内交通便利,川藏公路、滇藏公路等多条重要公路干线穿城而过。昌都属于典型的高原大陆性气候区,四季分明,昼夜温差极大,降水量相对较少且分布不均。这里的气候干燥寒冷,年平均气温在3°C至15°C之间,因海拔高度不同而有所差异。春季风大干燥,夏季短暂凉爽,秋季晴朗少雨,冬季寒冷漫长但阳光充足。丰富的日照时间和高海拔的地理条件为这片土地提供了独特的生态环境,也促进了当地农业的发展。卡若遗址公园展现了广袤的史前人类活动遗迹和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是昌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成果之一,同时也是著名的旅游景点。昌都的农业生产主要集中在河谷地带和平原地区,得益于澜沧江及其支流的灌溉,使得当地能够在较为干旱的环境中发展高效的农业。主要农作物包括青稞、小麦、油菜...
    查看详情 >>
    多果发布
    发布于 01-22 15:56
    浏览 56
  • 林芝:藏东南部,桃花盛开,森林覆盖率高,生态旅游

    林芝:藏东南部,桃花盛开,森林覆盖率高,生态旅游

    林芝,位于中国西南地区西藏自治区东南部,地处雅鲁藏布江中下游的河谷地带,是连接中国西部(四川、云南)和南部(印度、缅甸等南亚国家)的重要节点。它北接那曲市,南临山南市,西连拉萨市,东靠昌都市,总面积约11.7万平方公里。作为西藏自治区的重要城市之一,林芝自古以来就是中原文化与藏族文化交流的重要枢纽,境内交通便利,川藏公路、滇藏公路等多条重要公路干线穿城而过。林芝属于典型的高原季风性湿润气候区,四季分明,昼夜温差适中,降水量相对丰富且分布较为均匀。这里的气候温和湿润,年平均气温在8°C至15°C之间,是西藏自治区内气候最为温和的区域之一。春季温暖多雨,夏季炎热潮湿,秋季凉爽干燥,冬季寒冷但雪量较少。丰富的日照时间和适宜的气候条件为这片土地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也促进了当地农业的发展。巴松措国家森林公园展现了广袤的高山森林景观和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是林芝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成果之一,同时也是著名的旅游景点。林芝的农业生产主要集中在河谷地带和平原地区,得益于雅鲁藏布江及其支流的灌溉,使得当地能够在湿润环境中发展高效的农业。主要农作物包括青稞、小麦、玉米等,其中最为著名的是波密县的天麻。波密...
    查看详情 >>
    多果发布
    发布于 01-22 15:57
    浏览 55
  • 阿里:世界屋脊,神山圣湖,边境地区,古老文明遗址

    阿里:世界屋脊,神山圣湖,边境地区,古老文明遗址

    阿里地区,位于中国西南地区西藏自治区西部,地处喜马拉雅山脉北麓、冈底斯山脉和昆仑山脉之间,是连接中国西部(新疆、青海)和南部(印度、尼泊尔等南亚国家)的重要节点。它北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南临中印边境地区,西连拉达克地区(现由印度控制),东靠日喀则市和那曲市,总面积约34.5万平方公里。作为西藏自治区最偏远的地区之一,阿里的交通相对不便,但青藏铁路延伸段以及新藏公路等重要交通干线为人员往来提供了通道。阿里属于典型的高原大陆性气候区,四季分明,昼夜温差极大,降水量相对较少且分布不均。这里的气候寒冷干燥,年平均气温在-5°C至8°C之间,是中国最冷的地区之一。春季风大干燥,夏季短暂凉爽,秋季晴朗少雨,冬季寒冷漫长但阳光充足。丰富的日照时间和高海拔的地理条件为这片土地提供了独特的生态环境,也促进了当地畜牧业的发展。神山冈仁波齐和圣湖玛旁雍错展现了广袤的高山湖泊景观和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是阿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成果之一,同时也是著名的旅游景点。由于阿里地处高寒地带,农业生产条件较为艰苦,主要以畜牧业为主。这里拥有广阔的天然草场,是西藏重要的牦牛、藏绵羊养殖基地之一。阿里的牧民们世世代...
    查看详情 >>
    多果发布
    发布于 01-22 16:01
    浏览 52
  • 日喀则:珠峰脚下,后藏重镇,农牧业发达,宗教文化

    日喀则:珠峰脚下,后藏重镇,农牧业发达,宗教文化

    日喀则,位于中国西南地区西藏自治区西南部,地处雅鲁藏布江中游河谷地带,是连接中国西部(青海、新疆)和南部(印度、尼泊尔等南亚国家)的重要节点。它北接拉萨市,南临聂拉木县,西连阿里地区,东靠山南市,总面积约18.2万平方公里。作为西藏自治区的第二大城市和重要的经济、文化中心之一,日喀则自古以来就是中原文化与藏族文化交流的重要枢纽。境内交通便利,青藏铁路延伸段拉日铁路穿城而过;此外,318国道、219国道等多条重要公路干线纵横交错,为人员往来提供了便捷通道。日喀则属于典型的高原大陆性气候区,四季分明,昼夜温差极大,降水量相对较少且分布不均。这里的气候干燥寒冷,年平均气温在0°C至10°C之间。春季风大干燥,夏季短暂凉爽,秋季晴朗少雨,冬季寒冷漫长但阳光充足。丰富的日照时间和高海拔的地理条件为这片土地提供了独特的生态环境,也促进了当地农业的发展。珠穆朗玛峰国家公园展现了广袤的高山景观和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是日喀则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成果之一,同时也是著名的旅游景点。日喀则的农业生产主要集中在河谷地带和平原地区,得益于雅鲁藏布江及其支流的灌溉,使得当地能够在较为干旱的环境中发展高效的农业。主...
    查看详情 >>
    多果发布
    发布于 01-22 15:54
    浏览 51
  • 拉萨:高原圣城,布达拉宫,藏传佛教中心,文化厚重

    拉萨:高原圣城,布达拉宫,藏传佛教中心,文化厚重

    拉萨,位于中国西南地区西藏自治区中部,地处雅鲁藏布江支流拉萨河中游河谷平原,是连接中国西部(四川、青海)和南部(云南)的重要节点。它北接那曲市,南临山南市,西连日喀则市,东靠林芝市,总面积约31662平方公里。作为西藏自治区的首府城市和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之一,拉萨自古以来就是中原文化与藏族文化交流的重要枢纽。境内交通便利,青藏铁路、川藏公路等多条重要交通干线穿城而过;此外,拉萨河及其支流构成了拉萨独特的水系网络,为城市的生态平衡提供了重要保障,并且拉萨贡嘎国际机场是中国重要的航空港之一。拉萨属于典型的高原大陆性气候区,四季分明,昼夜温差极大,降水量相对较少且分布不均。这里的气候干燥寒冷,年平均气温在0°C至10°C之间。春季风大干燥,夏季短暂凉爽,秋季晴朗少雨,冬季寒冷漫长但阳光充足。丰富的日照时间和高海拔的地理条件为这片土地提供了独特的生态环境,也促进了当地农业的发展。布达拉宫广场展现了广袤的城市园林景观和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是拉萨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成果之一,同时也是著名的旅游景点。拉萨的农业生产主要集中在河谷地带和平原地区,得益于拉萨河及其支流的灌溉,使得当地能够在较为...
    查看详情 >>
    多果发布
    发布于 01-22 15:52
    浏览 47
  • 藏东南的明珠,锦绣波密——自然风光与文化底蕴的完美融合

    藏东南的明珠,锦绣波密——自然风光与文化底蕴的完美融合

    波密县位于中国西藏自治区东南部,隶属于林芝市。它东邻察隅县,南接墨脱县,西靠朗县和米林县,北连八宿县和左贡县。波密县地处喜马拉雅山脉和横断山脉交汇地带,地理位置独特,交通便利,是连接西藏东南部与云南的重要节点之一。波密县政府所在地扎木镇距离林芝市区约230公里,拥有便捷的公路网络,并且靠近川藏公路(G318国道),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交通条件。波密县属于高原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昼夜温差较大。夏季(6月至8月)温暖湿润,平均气温在15-20℃之间;冬季(12月至2月)寒冷干燥,平均气温约为-5至0℃。年降水量大约在700毫米至900毫米之间,主要集中在春夏季节(4月至9月),有利于农作物生长。此外,波密县还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帕隆藏布江及其支流贯穿全境,为农业灌溉和生态修复提供了宝贵的水源。波密县的农业以青稞、小麦、玉米为主,同时也发展了多种特色农业项目。例如,该地区种植了大量的蔬菜、水果、中药材等经济作物,这些作物不仅品质优良,而且在市场上享有很高的声誉。近年来,随着农业科技的进步,高效农业、生态农业成为发展的新趋势。政府鼓励农民采用现代化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模式,提高农产...
    查看详情 >>
    多果发布
    发布于 02-07 12:12
    浏览 43
  • 山南:雅鲁藏布江畔,藏文明发源,历史遗迹众多

    山南:雅鲁藏布江畔,藏文明发源,历史遗迹众多

    山南,位于中国西南地区西藏自治区南部,地处雅鲁藏布江中游的河谷地带,是连接中国西部(拉萨、日喀则)和南部(印度、不丹等南亚国家)的重要节点。它北接拉萨市,南临中印边境地区,西连日喀则市,东靠林芝市,总面积约7.9万平方公里。作为西藏自治区的重要城市之一,山南自古以来就是中原文化与藏族文化交流的重要枢纽。境内交通便利,拉林铁路穿城而过,318国道、219国道等多条重要公路干线纵横交错,为人员往来提供了便捷通道。山南属于典型的高原大陆性气候区,四季分明,昼夜温差极大,降水量相对较少且分布不均。这里的气候干燥寒冷,年平均气温在0°C至10°C之间。春季风大干燥,夏季短暂凉爽,秋季晴朗少雨,冬季寒冷漫长但阳光充足。丰富的日照时间和高海拔的地理条件为这片土地提供了独特的生态环境,也促进了当地农业的发展。羊卓雍措湖畔展现了广袤的高山湖泊景观和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是山南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成果之一,同时也是著名的旅游景点。山南的农业生产主要集中在河谷地带和平原地区,得益于雅鲁藏布江及其支流的灌溉,使得当地能够在较为干旱的环境中发展高效的农业。主要农作物包括青稞、小麦、油菜等,其中最为著名的是乃东县...
    查看详情 >>
    多果发布
    发布于 01-22 15:58
    浏览 39
  • 西藏:雪域高原的璀璨明珠

    西藏:雪域高原的璀璨明珠

    西藏,位于中国西南部的青藏高原之上,是世界屋脊的一部分。它北邻新疆,东接四川、云南,南连缅甸、印度等国,西靠克什米尔地区,总面积约为120多万平方公里。这里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拥有众多巍峨耸立的山脉,如喜马拉雅山脉、冈底斯山脉等,以及星罗棋布的湖泊和广袤无垠的草原。西藏地处高寒地带,其气候特点是寒冷、干燥、日照时间长。年平均气温较低,昼夜温差大,降雨量稀少且集中在夏季。这种独特的气候造就了西藏壮丽的自然风光,从雪山冰川到热泉湿地,从荒漠戈壁到森林草甸,无不展现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由于地理环境的限制,西藏的传统农业主要集中在河谷地带,特别是雅鲁藏布江及其支流沿岸。这里种植着青稞(大麦的一种)、小麦、豌豆等耐寒作物。畜牧业在西藏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牦牛、绵羊、山羊等家畜适应了这里的严酷条件,为牧民提供了肉食、奶制品、毛皮和运输工具。西藏有着丰富的特产资源,其中最为人所熟知的是藏药,如红景天、雪莲等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还有各种手工艺品,比如唐卡、藏毯、银饰等,它们不仅是实用品,也是精美的艺术品,承载着浓厚的文化底蕴。此外,西藏的酥油茶、糌粑、风干牛肉等传统食品也深受游客喜爱。西藏的...
    查看详情 >>
    多果发布
    发布于 01-21 16:16
    浏览 39
  • 那曲:羌塘草原,高寒地带,牧业为主,自然风光壮丽

    那曲:羌塘草原,高寒地带,牧业为主,自然风光壮丽

    那曲,位于中国西南地区西藏自治区北部,地处青藏高原腹地,是连接中国西部(青海、新疆)和南部(拉萨、昌都)的重要节点。它北接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和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南临林芝市,西连阿里地区,东靠昌都市,总面积约43万平方公里,是中国面积最大的地级行政区之一。作为西藏自治区的重要城市之一,那曲自古以来就是中原文化与藏族文化交流的重要枢纽。境内交通便利,青藏铁路穿城而过,109国道(青藏公路)、214国道等多条重要公路干线纵横交错,为人员往来提供了便捷通道。那曲属于典型的高原大陆性气候区,四季分明,昼夜温差极大,降水量相对较少且分布不均。这里的气候寒冷干燥,年平均气温在-3°C至5°C之间,是中国最冷的城市之一。春季风大干燥,夏季短暂凉爽,秋季晴朗少雨,冬季寒冷漫长但阳光充足。丰富的日照时间和高海拔的地理条件为这片土地提供了独特的生态环境,也促进了当地畜牧业的发展。纳木错湖畔展现了广袤的高山湖泊景观和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是那曲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成果之一,同时也是著名的旅游景点。由于那曲地处高寒地带,农业生产条件较为艰苦,主要以畜牧业为主。这里拥有广阔的天然草场,是西藏重要的牦牛、藏绵...
    查看详情 >>
    多果发布
    发布于 01-22 16:00
    浏览 36
  • 圈子粉丝

    更多+

    资讯头条

    更多 +
  • 1

    全国特质农品名录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特”字文章,打造高品质、有口碑的农业“金字招牌”的要求和国家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和品牌强农战略部署,加快培育特色农业品牌,科学引导消费,及时指导生产,促进产销对接,更好地满足公众对特色优质农产品的个性化需求,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于2020年10月开始开展全国特质农品登录工作,并制定了《特质农品登录技术规范(试行)》。所谓“特质农品”,是指产自特定产地环境条件,具有稳定且可感知、可识别、可量化的独特品质特征,具有一定生产规模,有稳定的供应量和消费群体,并经国家农安中心登录的农产品,其中农产品包括种植业和养殖业产品及其初加工产品。特质农品登录坚持“自愿申请、技术评价、信息公开、动态管理”和公益服务原则。根据《特质农品登录技术规范(试行)》规定程序,经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优质农产品)工作机构推荐,地市级、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优质农产品)工作机构审核,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组织专家技术评审确认,并在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网公示,符合特质农品登录技术规范要求的相关农产品,则正式登录为特质农品,并纳入全国特质农品名录。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后续进...
  • 2

    中国农耕农品记忆索引名录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赓续农耕文明,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的重要指示精神,推进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充分展示独具农耕文化的乡村风貌、乡土特产和农耕资源,满足公众农耕农品传承与感悟体验需要,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开展农耕农品记忆索引名录征集工作。征集的农耕农品记忆索引名录,包括涵盖具有农耕文化记忆(印记)传承属性并源于种植养殖生产消费过程、彰显农业多种功能乡村多元价值、满足乡愁感知感悟感念,且具有独特生产、加工、贮藏、保鲜、消费、技艺与品质特性、风格特色的农产品及相关产品。农耕农品记忆索引名录征集,以覆盖区域范围内的农业生产经营主体、行业协会、技术机构等为主体(统称“申请单位”)。申请单位应当具有产地覆盖、全程质控、生产指导、消费引导、产销对接和农耕传承的能力。农耕农品记忆索引名录征集坚持“自愿申请、自行举证、自我承诺”原则。农耕农品记忆索引名录征集,按照主体申请、县级农业农村部门(或相关主管部门)审核,地市级和省级绿色食品(绿色优质农产品)工作机构审查,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组织专家审评后在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官网(国家绿色优质农产品公共信息平台)上公布,并以适当方式附送...
  • 3

    中国农产品品牌索引名录

    为深入贯彻关于“要把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放在突出位置,狠抓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品牌创建、质量安全监管”“走质量兴农之路,要突出农业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加快培育优势特色农业,打造高品质、有口碑的农业‘金字招牌’”的重要指示精神,落细落小农业农村部有关两个“三品一标”工作的决策部署,探索构建常态化的农产品品牌年度储存记忆与公众查询索引名录,以实际行动促进品牌农产品产销对接与公共服务,推动绿色优质农产品实现既产得出、产得优,又卖的出、卖得好,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拟探索开展中国农产品品牌索引名录征集工作。农产品品牌索引名录征集,突出公益性服务,征集过程中国家中心不收取任何费用。凡纳入《中国农产品品牌索引名录》的农产品品牌,实行动态管理,由县级以上地方绿色食品(绿色优质农产品)工作机构加强跟踪评价和技术服务,帮助品牌拥有者完善管理制度规范,提升技术管理水平,发挥好品牌强农带动效应。凡不再符合索引名录征集条件和要求的,依规退出名录。中国农产品品牌索引名录征集,是一项通过培育知名品牌,服务乡村振兴,促进绿色优质农产品产销对接的新工作。经符合申请条件的农产品品牌合法拥有者“自愿申报...
  • 4

    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

  • 5

    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2022-2025年)

  • 6

    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

  • 7

    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名单

  • 8

    概述:中欧地理标志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