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特产圈

四川特产圈

特产馆:四川馆
155
话题 201
四川,简称川或蜀,省会成都,位于中国内陆西南部,北连陕西、甘肃、青海,南接云南、贵州,东邻重庆,西衔西藏,地貌以山地为主。 四川因土地肥沃、物产富饶、资源富集、风景优美自古被誉为“天府之国”,是国宝大熊猫的故乡。北宋真宗咸平年间将地处今四川盆地一带的川峡路分为益州路、梓州路、利州路和夔州路,合称为“川峡四路”或“四川路”,后来简称“四川”,四川由此得名。
  • 巴塘苹果:讲述农品牌自己的故事

    巴塘苹果:讲述农品牌自己的故事

    巴塘苹果不仅以其独特的口感和优秀的品质扬名于世,更承载着巴塘人民与自然和谐共生、矢志不渝追求绿色发展的深厚历史文化底蕴。巴塘苹果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清朝末年,那时的巴塘尚处于封闭与贫困之中。然而,这片高原土地上的人民凭借其与生俱来的坚韧与智慧,开始了苹果种植的探索。尤其是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巴塘县积极响应国家农业结构调整的号召,引进和改良了红富士、金冠等优质苹果品种,并结合当地特殊的高原气候和土壤条件,逐步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苹果产业。巴塘苹果因其生长在平均海拔2000米以上的高原地带,接受了充足的阳光照射和较大的昼夜温差,使得果实色泽鲜艳、口感脆甜、汁多肉嫩,富含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深受市场和消费者的喜爱。巴塘苹果产业的发展,不仅改善了当地的经济状况,带动了农民增收,还对保护和合理利用高原生态环境起到了积极作用。巴塘苹果的历史文化故事,是巴塘人民在艰苦条件下开拓创新、努力改变命运的真实写照,也是对高原地区绿色农业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生动诠释。在政府的引导和支持下,巴塘县通过举办苹果文化节、苹果采摘体验等活动,将苹果产业与文化旅游、生态体验紧密结合,不仅提升了巴塘苹果的品牌影响力,...
    查看详情 >>
    多果发布
    发布于 2024-12-12
    浏览 31
  • 苍溪猕猴桃:讲述农品牌自己的故事

    苍溪猕猴桃:讲述农品牌自己的故事

    苍溪县猕猴桃种植历史悠久,是全国最早实行人工种植的区域之一,是目前全国培育新品种最多的县。早在1978年,全国猕猴桃资源普查期间,科研人员在苍溪县北部的深山老林中发现了大量野生猕猴桃资源,其中尤以红心猕猴桃最为珍贵。这里的生态环境犹如一幅天然画卷,独特的土壤结构、适宜的水分条件以及温和湿润的气候,构成了一个理想的猕猴桃生长乐园。这一发现,如同揭开了尘封千年的自然宝藏,让世人认识到苍溪不仅是猕猴桃的起源地,更是孕育优质猕猴桃的“黄金地带”。1986年,历史性的时刻降临,世界第一株红心猕猴桃在苍溪县龙岗山被发现,标志着红肉猕猴桃新纪元的开启。随后的1995年,“红阳”红肉猕猴桃品种经过精心选育成功,改写了世界猕猴桃产业的历史篇章,奠定了苍溪在全球红心猕猴桃领域无可替代的地位。在四十余载的光阴里,苍溪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围绕猕猴桃产业绘制了一幅幅辉煌的发展蓝图。勤劳朴实的梨乡儿女在党的领导下,将猕猴桃产业从零星种植发展至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创建了“红心猕猴桃第一县”的美誉。他们不仅在技术上精益求精,培育出了“红阳”之外的“红华”、“红美”、“红昇”等多个优质红心猕猴桃品种,...
    查看详情 >>
    多果发布
    发布于 2024-12-16
    浏览 17
  • 西凤脐橙:讲述农品牌自己的故事

    西凤脐橙:讲述农品牌自己的故事

    西凤脐橙的历史可以追溯至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是勤劳智慧的西充人民在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过程中精心培育出的地方特色农产品。据记载,早在上世纪60年代,西充县凭借其优越的地理气候条件,土壤肥沃且雨量充沛,开始了对柑橘品种的大胆探索和改良工作。在这片被大自然眷顾的土地上,科研人员和果农们经过不懈的努力,成功选育出了皮薄肉厚、无核化渣、汁多味浓的优质脐橙品种——西凤脐橙。其名“西凤”,寓含了源自西充之地,并希望如同凤凰涅槃般带来丰收与繁荣的美好愿景。随着时间的推移,西凤脐橙逐渐在国内外市场上崭露头角,于2003年在中国(上海)第七届名特优果品展销会上荣获“中华名果”称号,从此声名远播。这一荣誉的背后,不仅凝聚着西充人民世代传承的农业种植智慧,也体现了中国现代农业科技的发展成果。西凤脐橙的历史文化故事还体现在它对地方经济和社区文化的深远影响上。每年的收获季节,当地都会举办盛大的采摘节庆活动,吸引各地游客前来体验采摘乐趣,感受农家风情,促进了乡村旅游和地方经济的发展。同时,西凤脐橙作为西充县的一张亮丽名片,不断丰富和发展了当地的农耕文化和地域品牌。历经半个多世纪的风雨洗礼,西凤脐橙从一个地方特产发...
    查看详情 >>
    多果发布
    发布于 2024-12-15
    浏览 15
  • 茂汶苹果:讲述农品牌自己的故事

    茂汶苹果:讲述农品牌自己的故事

    茂汶苹果种植历史悠久。清朝末期,苹果由英国传教士引进并少量栽培。据《阿坝州志》、《茂汶羌族自治县志》记载,民国二十五(1936年)、二十八(1939年)、三十五年(1946年),茂县陈氏父子先后从四川农业改进所引进苹果苗百余株在茂县栽培获得成功,引进品种主要是金冠,红星,红冠等。建国初期,川西农业厅及四川大学园艺系师生来到茂县进行综合考察,得出茂县自然地理条件适宜苹果生长的结论。20世纪50年代,茂县引进苹果砧木苗木和品种50余个,逐渐发展成为西南地区苹果品种资源最丰富的地区,先后建成国营凤仪、凤毛坪、大河坝园艺场。1974年,国家农牧渔业部、外贸部、供销合作总社在京召开全国鉴定会,“红冠”“金冠”品种被评为全国之冠。茂汶苹果“金冠,红星,红冠”品种在1963、1964、1975、1985年四次被评为全国第一名,三次被评为全国优秀水果称号。20世纪80年代初,茂县县委、县政府提出把发展苹果作为搞活农村经济的带头产业。1985年,茂县被确定为国家优秀苹果商品基地建设县,同年国家农牧渔业部、省农业厅、州农牧局投资120万元,在县城建500吨储藏冷库。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茂汶苹...
    查看详情 >>
    多果发布
    发布于 2024-12-24
    浏览 14
  • 新桥枇杷:讲述农品牌自己的故事

    新桥枇杷:讲述农品牌自己的故事

    新桥枇杷不仅因其果肉细腻、汁多味甜而闻名遐迩,更承载着新桥镇悠久的历史故事与世代传承的农耕智慧。据史书记载,新桥枇杷的种植历史可以追溯至清朝,得益于当地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新桥镇成为了枇杷的优质产区。这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土壤肥沃,光照充足,为枇杷的生长提供了理想的自然条件。新桥枇杷品种丰富,尤以肉厚核小、色泽金黄、口感鲜美的特点而备受赞誉。历史上,新桥枇杷的种植与收获,成为了新桥人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每逢枇杷成熟的季节,整个新桥镇都被金黄的果实装点得格外绚烂,这不仅象征着丰收的喜悦,更是人们团结协作、和谐共生的生动写照。新桥枇杷的丰收,不仅丰富了当地居民的餐桌,也成为了维系亲情、友情和邻里关系的重要纽带。在新桥镇,枇杷不仅仅是大自然的馈赠,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每到枇杷节,人们会举办盛大的庆祝活动,其中包括枇杷采摘、枇杷文化展示、民间艺术表演等,旨在传承和发扬新桥枇杷的种植技艺和地方文化。新桥枇杷的丰收,不仅凝聚着一代代新桥人民的辛勤汗水和聪明才智,也承载着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乡土文化的热爱。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新桥镇采取了现代化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模式,使得新...
    查看详情 >>
    多果发布
    发布于 2024-12-23
    浏览 11
  • 眉山晚橘:讲述农品牌自己的故事

    眉山晚橘:讲述农品牌自己的故事

    眉山柑橘种植历史长达1200余年,晚熟柑橘品种更是成为了这座城市的名片和骄傲。追溯至汉代,据《华阳国志》记载,巴东都及键为都(包括今眉山地区)就设有专门管理柑橘生产的橘官,足见当地柑橘产业之悠久。苏轼,这位宋代文豪,曾在此地生活并留下了对柑橘深深的喜爱和诸多咏橘佳句,如“当买一小园,种柑橘三百本”,以及描绘柑橘香韵与口感的诗篇,这些诗词赋予了眉山柑橘独特的文化内涵。时至今日,眉山市尤其是东坡区充分利用其地理优势和生态条件,大力发展晚熟柑橘产业,打造出了“眉山春橘”这一响亮的品牌。这里位于四川盆地西部,川西平原边缘,温润的气候、丰富的水源和肥沃的土壤为柑橘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全市柑橘种植面积超过百万亩,其中以晚熟品种为主导,形成了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的柑橘产业集群。在眉山的柑橘产业链中,不仅有科学的种植技术和完善的管理体系,还有丰富多彩的节庆活动和文化推广。每年举办的眉山晚熟柑橘节吸引了众多游客和采购商的目光,通过这样的平台,“眉山春橘”得以走向全国乃至世界市场,成为带动地方经济、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柱产业。眉山晚橘不仅仅是大自然的馈赠,更是历代农人智慧的结晶和现代科技...
    查看详情 >>
    多果发布
    发布于 2024-12-10
    浏览 10
  • 恩阳猕猴桃:讲述农品牌自己的故事

    恩阳猕猴桃:讲述农品牌自己的故事

    恩阳猕猴桃原生于华夏大地、如今成为恩阳地区标志性特产的水果,其历史渊源可追溯至古老的先秦时期。早在《诗经》这部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中,就有“隰有苌楚,猗傩其枝”的诗句,这里的苌楚即为现今所称的猕猴桃,暗示着猕猴桃至少在两千多年前就已经被人们所认识和描述。到了唐代,诗人岑参在其诗词中提及“中庭井栏上,一架猕猴桃”,这不仅证明了猕猴桃在唐代已被广泛栽植于庭院之中,而且进入了文人士大夫的生活视野,赋予了它浓厚的文化气息。在医药典籍方面,《本草拾遗》等古代文献均有猕猴桃的相关记载,指出其味甘酸、性平无毒,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反映了古人对其营养价值和保健功能的认识。东晋时期,著名的博物学家郭璞在《尔雅·释草》中将苌楚明确注解为羊桃,进一步丰富了猕猴桃的历史名称和民间认知。恩阳地区的猕猴桃种植历史虽无详尽的文字记载可考,但其作为巴中市恩阳区的传统特产,无疑融入了世代恩阳人的生活与记忆。这里的猕猴桃以其小巧精致的外观和特殊的放射状心形果芯著称,兼具观赏性和食用价值,充分体现了恩阳人民对于自然资源的巧夺天工般的利用与改良。恩阳猕猴桃不仅是大自然馈赠的绿色美食,也是恩阳文化的一部分。每逢丰收季,当地...
    查看详情 >>
    多果发布
    发布于 2024-12-26
    浏览 10
  • 文宫枇杷:讲述农品牌自己的故事

    文宫枇杷:讲述农品牌自己的故事

    文宫枇杷产地位于四川仁寿二峨山南麓 ,此区域土壤和气候条件特别适宜种植枇杷,据民国版《仁寿县志》记栽,果树有25种,其中就有枇杷、梨、樱桃、桃、李、杏、柑、橘、柚等,种植历史已有100余年。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在四川省科研院所专家指导下,对文宫枇杷进行规模商品开发,加大品种改良力度,大力推广国内最优良的大五星、美张77—1,大元种、解放种、美二五等优良品种,其生长快、投产早、单株产量高、果实硕大、风味独特,具有很高的营养和药用价值。现种植已辐射20个乡镇,195 个村,面积达13333公顷,主要是大五星为主的优良品种。1989年,因“川中果树项目”,以吴汉珠为首的四川省农科院专家来到文宫的荒山野岭上。专家们在经过认真的水土勘测后下了“诊断书”:文宫属于侏罗纪页岩,亚热带季风气候,极适合枇杷生长。专家们在飞跃村种下第一株大五星枇杷苗。次年,当文宫良种枇杷一面世,从未想到过的高价立即引起了轰动,当年共有160户农民种植,面积达到800亩,枇杷种植年收入达到400万元。2002年,仁寿县仁寿开展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工作,在文宫镇规划了10个种植枇杷的专业村,农民的所有农田土地...
    查看详情 >>
    多果发布
    发布于 2024-12-28
    浏览 5
  • 圈子粉丝

    更多+
    还没有粉丝哦~

    资讯头条

    更多 +
  • 1

    全国特质农品名录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特”字文章,打造高品质、有口碑的农业“金字招牌”的要求和国家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和品牌强农战略部署,加快培育特色农业品牌,科学引导消费,及时指导生产,促进产销对接,更好地满足公众对特色优质农产品的个性化需求,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于2020年10月开始开展全国特质农品登录工作,并制定了《特质农品登录技术规范(试行)》。所谓“特质农品”,是指产自特定产地环境条件,具有稳定且可感知、可识别、可量化的独特品质特征,具有一定生产规模,有稳定的供应量和消费群体,并经国家农安中心登录的农产品,其中农产品包括种植业和养殖业产品及其初加工产品。特质农品登录坚持“自愿申请、技术评价、信息公开、动态管理”和公益服务原则。根据《特质农品登录技术规范(试行)》规定程序,经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优质农产品)工作机构推荐,地市级、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优质农产品)工作机构审核,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组织专家技术评审确认,并在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网公示,符合特质农品登录技术规范要求的相关农产品,则正式登录为特质农品,并纳入全国特质农品名录。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后续进...
  • 2

    中国农耕农品记忆索引名录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赓续农耕文明,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的重要指示精神,推进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充分展示独具农耕文化的乡村风貌、乡土特产和农耕资源,满足公众农耕农品传承与感悟体验需要,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开展农耕农品记忆索引名录征集工作。征集的农耕农品记忆索引名录,包括涵盖具有农耕文化记忆(印记)传承属性并源于种植养殖生产消费过程、彰显农业多种功能乡村多元价值、满足乡愁感知感悟感念,且具有独特生产、加工、贮藏、保鲜、消费、技艺与品质特性、风格特色的农产品及相关产品。农耕农品记忆索引名录征集,以覆盖区域范围内的农业生产经营主体、行业协会、技术机构等为主体(统称“申请单位”)。申请单位应当具有产地覆盖、全程质控、生产指导、消费引导、产销对接和农耕传承的能力。农耕农品记忆索引名录征集坚持“自愿申请、自行举证、自我承诺”原则。农耕农品记忆索引名录征集,按照主体申请、县级农业农村部门(或相关主管部门)审核,地市级和省级绿色食品(绿色优质农产品)工作机构审查,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组织专家审评后在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官网(国家绿色优质农产品公共信息平台)上公布,并以适当方式附送...
  • 3

    中国农产品品牌索引名录

    为深入贯彻关于“要把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放在突出位置,狠抓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品牌创建、质量安全监管”“走质量兴农之路,要突出农业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加快培育优势特色农业,打造高品质、有口碑的农业‘金字招牌’”的重要指示精神,落细落小农业农村部有关两个“三品一标”工作的决策部署,探索构建常态化的农产品品牌年度储存记忆与公众查询索引名录,以实际行动促进品牌农产品产销对接与公共服务,推动绿色优质农产品实现既产得出、产得优,又卖的出、卖得好,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拟探索开展中国农产品品牌索引名录征集工作。农产品品牌索引名录征集,突出公益性服务,征集过程中国家中心不收取任何费用。凡纳入《中国农产品品牌索引名录》的农产品品牌,实行动态管理,由县级以上地方绿色食品(绿色优质农产品)工作机构加强跟踪评价和技术服务,帮助品牌拥有者完善管理制度规范,提升技术管理水平,发挥好品牌强农带动效应。凡不再符合索引名录征集条件和要求的,依规退出名录。中国农产品品牌索引名录征集,是一项通过培育知名品牌,服务乡村振兴,促进绿色优质农产品产销对接的新工作。经符合申请条件的农产品品牌合法拥有者“自愿申报...
  • 4

    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

  • 5

    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2022-2025年)

  • 6

    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

  • 7

    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名单

  • 8

    概述:中欧地理标志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