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特产圈

湖北特产圈

特产馆:湖北馆
106
话题 119
湖北,简称“鄂”,省会武汉,因位于长江中游、洞庭湖以北,故名湖北。地处中国中部,东邻安徽,西连重庆,西北与陕西接壤,南接江西、湖南,北与河南毗邻。湖北省位居华中腹地,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先秦时期,从哲学到文学,产生了老子、庄子、屈原,历经800年,楚国创造了灿烂的楚文化。湖北水资源丰富,素有“千湖之省”之称。
  • 大畈枇杷:讲述农品牌自己的故事

    大畈枇杷:讲述农品牌自己的故事

    据史料记载,通山县大畈镇从江浙一带引进枇杷种植栽培已有近300年的历史,县境内尚存百年以上的古枇杷树70多棵。当地村民的房前屋后,田头地边都栽有枇杷树。20世纪90年代末,在返乡创业者的带领下,大畈枇农联合成立合作社,对枇杷实施嫁接改良,后来逐步推广疏花、套袋、施农家肥等技术,枇杷的品质与产量同步提升。21世纪以来,大畈镇坚持以打造“枇杷小镇”为目标,建立起“基地为示范,果农为主体,合作社为纽带,政府协助拓展市场”的良性产业化生产经营格局。2013年11月,通山县大畈枇杷专业合作社成为湖北省首批32个“省级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示范社”之一,是全省唯一以种植枇杷命名的林业专业合作社示范社。该年大畈枇杷专业合作社已拥有枇杷种植面积达4000多亩,年产量约10万公斤。2015年8月,湖北省通山县大畈镇大坑村(隐水洞枇杷)被认定为第五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2017年,通山县种植“隐水枇杷”1.3万亩,年产量超过4000吨,产值1000多万元。同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正式批准对“大畈枇杷”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近年来,大畈镇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鼓励群众...
    查看详情 >>
    多果发布
    发布于 2024-11-20
    浏览 9
  • 荆山杨桃:讲述农品牌自己的故事

    荆山杨桃:讲述农品牌自己的故事

    荆山杨桃,又称南漳猕猴桃,以其卓越的品质、丰富的营养价值以及深深植根于当地历史人文背景下的独特魅力,成为了南漳县的一张绿色名片,更是自然生态与人文精神相互融合的生动例证。南漳县位于鄂西北秦岭南麓,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赋予了猕猴桃生长的最佳环境。这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土壤肥沃,为猕猴桃的种植提供了无可比拟的先天优势。早在古代,南漳的先民们就已在茂密的山林中发现了野生猕猴桃,并逐渐将这种天然资源转化为经济效益,开始了猕猴桃的人工种植历史。其中,红心猕猴桃以其独特的口感、鲜艳的果肉颜色和丰富的营养成分,成为了荆山杨桃中的佼佼者。荆山杨桃不仅仅是餐桌上的美食,更承载着南漳人民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历史文化记忆。每当金秋来临,南漳县会举办盛大的猕猴桃节,通过采摘体验、文化展览、民俗表演等活动,将猕猴桃与当地的农耕文化、民俗风情紧密相连,展示南漳人民对大自然的敬畏、对丰收的喜悦以及对生态和谐的坚守。近年来,南漳县政府高度重视猕猴桃产业的发展,引进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模式,推行绿色生态种植理念,打造“荆山杨桃”这一响亮的品牌,使其在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内获得了高度的认可。荆山杨桃产业的发展,不仅带动了农...
    查看详情 >>
    多果发布
    发布于 2024-11-25
    浏览 7
  • 秭归脐橙:讲述农品牌自己的故事

    秭归脐橙:讲述农品牌自己的故事

    秭归是著名的“中国脐橙之乡”,栽培柑橘历史悠久。早在2000年前,“诗祖”屈原就在此吟出千古名篇《橘颂》。但长久以来,秭归与“柑橘之王”脐橙并无多大联系。20世纪70-80年代前,秭归橘农主要种植的都是普通的柑橘,在国内没什么名声。1962年11月8日,在充分调研秭归柑橘生产后,“柑橘之父”章文才教授提出,秭归气候、土壤适宜种植脐橙,发展脐橙大有可为。秭归柑橘生产应实现良种区域化、品质标准化、果实商品化的“三化”目标。自此以后,章老几乎每年都要来秭归,向农民传授种植技术、培育新品种。1968年,按照章文才教授的建议,秭归县建起贮藏窖52个,使秭归走出了柑橘保鲜销售的好路子。1978年,国家批准秭归建设2万亩脐橙出口基地后,章文才为秭归一次引进了12个美国优良品种,秭归建成2万亩脐橙出口基地。秭归现今的主要脐橙品种罗伯逊脐橙、纽荷尔脐橙都是章老引进、试种成功后大面积推广的。秭归人说,这是章老先生给带来的,尊章文才为“橘翁”,帮助秭归实现了柑橘产业的第一次跨越。1995年4月,秭归县被国家有关部门命名为“中国脐橙之乡”。2017年,秭归脐橙种植规模达30万亩,年产量超过40万吨,脐橙...
    查看详情 >>
    多果发布
    发布于 2024-11-18
    浏览 6
  • 赤壁猕猴桃:讲述农品牌自己的故事

    赤壁猕猴桃:讲述农品牌自己的故事

    赤壁猕猴桃以其独特的口感、丰富的营养以及深深植根于地方历史文化中的故事,成为了赤壁这片土地上的生态瑰宝和文化符号。赤壁市位于长江中游南岸,地理环境优越,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壤肥沃,这样的自然条件为猕猴桃的生长提供了理想的温床。据史书记载,赤壁地区的猕猴桃种植历史可追溯至古代,先民们在山林间发现野生猕猴桃,并逐渐尝试将其引入田园进行人工栽培,由此开启了一段关于赤壁猕猴桃的农耕传奇。赤壁猕猴桃中的红心猕猴桃品种尤为出色,其果肉红润,口感醇厚,营养丰富,富含人体必需的维生素C、矿物质和多种生物活性物质,被广大消费者誉为“水果中的精华”。近年来,赤壁市政府致力于推动猕猴桃产业的绿色健康发展,引进科学种植技术,推广有机农业,打造出“赤壁猕猴桃”这一特色品牌,使之在市场竞争中独树一帜。赤壁猕猴桃不仅是一种自然的馈赠,更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每到丰收季节,赤壁市会举办猕猴桃文化节,通过一系列富有地方特色的活动,如采摘体验、民俗表演、文化展览等,将猕猴桃与赤壁的历史、人文紧密相连,让人们在品味猕猴桃的同时,深入了解和体验赤壁的地方文化与历史故事。历史上,赤壁猕猴桃见证了这片土地上的沧桑巨变...
    查看详情 >>
    多果发布
    发布于 2024-11-23
    浏览 5
  • 沼山胡柚:讲述农品牌自己的故事

    沼山胡柚:讲述农品牌自己的故事

    柚为芸香科植物柚的成熟果实。柚之变种甚多,清道光十年(1830年)由葡萄牙人从浙江衢州府的常山引种到同纬度的美国佛罗里达州,称为葡萄柚,即西柚。胡,是杂交的意思。沼山胡柚有近20年的种植历史。1993年,沼山镇从浙江常山柑桔研究所引种于沼山林场,接穗采用优良单株上选取的接穗,成苗后种植在该镇26个行政村。1997年,鄂州林果专家考察评审后结论为:胡柚是一种优质水果。经济效益高,是当时梁子湖适应发展的品种。同年,就逐步向全区及全市推广并取得良好的效果,并得到社会公认。2001年,鄂州市委、市政府作出大力发展胡柚,优化水果品种结构的决定并开始制定区域规划,重点放在沼山镇为中心的5万亩核心园区为示范区,由三大区域组成,即以沼山畈雄至太和的沿路胡柚丰产带,以东沟镇、长岭为中心的岗地胡柚丰产带,以洪内及其相邻村为中心的丘陵胡柚丰产带。2007年止,梁子湖区5万亩胡柚基地核心园区建设目标已完成。2008年12月0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正式批准对“沼山胡柚”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目前,沼山胡柚种植面积已逾5万亩,其中挂果面积2万亩,盛年期果树总产量达2240万斤,沼山镇80%的农户种...
    查看详情 >>
    多果发布
    发布于 2024-11-27
    浏览 5
  • 英山桔梗:讲述农品牌自己的故事

    英山桔梗:讲述农品牌自己的故事

    英山桔梗,不仅仅是一种药材,更是一个承载着岁月痕迹与民族智慧的故事载体。追溯历史,英山桔梗的栽培史源远流长,早在古代,当地居民就发现了野生桔梗的药用价值,并开始尝试将其移栽到自家田地,逐渐发展成为人工种植。尤其是在大别山区特有的气候条件下,桔梗得以茁壮成长,形成了独有的品质特征。英山桔梗以其质地坚实、断面菊花纹显著、口感微甜而后苦的特性闻名遐迩,曾在1938年的巴拿马博览会上荣获金奖,从此“英桔”之名享誉国内外。英山桔梗的栽培过程融入了当地农民世世代代的生活经验与智慧。他们在大山之中,遵循自然法则,培育出的桔梗含糖量高,富含维生素B1、维生素C以及各种有益人体健康的皂苷成分,如桔梗皂苷、远志皂苷、前胡皂苷等。这些宝贵的天然产物,不仅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哲学理念,也在千百年的传承中积淀成深厚的地方文化。此外,英山桔梗还寄托着人们对生活的坚韧与执着。如同它的药效一般,能化解胸中积郁、舒缓喉间不适,象征着面对困境时的勇敢与毅力。尽管历史上没有特定关于英山桔梗的爱情传说或英雄事迹,但每一颗深埋在泥土里的种子,每一次辛勤的耕耘与收获,都是当地人默默坚守家园、追求幸福生活的真实写照,这些...
    查看详情 >>
    多果发布
    发布于 2024-11-18
    浏览 4
  • 圈子粉丝

    更多+
    还没有粉丝哦~

    资讯头条

    更多 +
  • 1

    全国特质农品名录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特”字文章,打造高品质、有口碑的农业“金字招牌”的要求和国家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和品牌强农战略部署,加快培育特色农业品牌,科学引导消费,及时指导生产,促进产销对接,更好地满足公众对特色优质农产品的个性化需求,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于2020年10月开始开展全国特质农品登录工作,并制定了《特质农品登录技术规范(试行)》。所谓“特质农品”,是指产自特定产地环境条件,具有稳定且可感知、可识别、可量化的独特品质特征,具有一定生产规模,有稳定的供应量和消费群体,并经国家农安中心登录的农产品,其中农产品包括种植业和养殖业产品及其初加工产品。特质农品登录坚持“自愿申请、技术评价、信息公开、动态管理”和公益服务原则。根据《特质农品登录技术规范(试行)》规定程序,经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优质农产品)工作机构推荐,地市级、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优质农产品)工作机构审核,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组织专家技术评审确认,并在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网公示,符合特质农品登录技术规范要求的相关农产品,则正式登录为特质农品,并纳入全国特质农品名录。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后续进...
  • 2

    中国农耕农品记忆索引名录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赓续农耕文明,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的重要指示精神,推进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充分展示独具农耕文化的乡村风貌、乡土特产和农耕资源,满足公众农耕农品传承与感悟体验需要,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开展农耕农品记忆索引名录征集工作。征集的农耕农品记忆索引名录,包括涵盖具有农耕文化记忆(印记)传承属性并源于种植养殖生产消费过程、彰显农业多种功能乡村多元价值、满足乡愁感知感悟感念,且具有独特生产、加工、贮藏、保鲜、消费、技艺与品质特性、风格特色的农产品及相关产品。农耕农品记忆索引名录征集,以覆盖区域范围内的农业生产经营主体、行业协会、技术机构等为主体(统称“申请单位”)。申请单位应当具有产地覆盖、全程质控、生产指导、消费引导、产销对接和农耕传承的能力。农耕农品记忆索引名录征集坚持“自愿申请、自行举证、自我承诺”原则。农耕农品记忆索引名录征集,按照主体申请、县级农业农村部门(或相关主管部门)审核,地市级和省级绿色食品(绿色优质农产品)工作机构审查,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组织专家审评后在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官网(国家绿色优质农产品公共信息平台)上公布,并以适当方式附送...
  • 3

    中国农产品品牌索引名录

    为深入贯彻关于“要把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放在突出位置,狠抓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品牌创建、质量安全监管”“走质量兴农之路,要突出农业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加快培育优势特色农业,打造高品质、有口碑的农业‘金字招牌’”的重要指示精神,落细落小农业农村部有关两个“三品一标”工作的决策部署,探索构建常态化的农产品品牌年度储存记忆与公众查询索引名录,以实际行动促进品牌农产品产销对接与公共服务,推动绿色优质农产品实现既产得出、产得优,又卖的出、卖得好,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拟探索开展中国农产品品牌索引名录征集工作。农产品品牌索引名录征集,突出公益性服务,征集过程中国家中心不收取任何费用。凡纳入《中国农产品品牌索引名录》的农产品品牌,实行动态管理,由县级以上地方绿色食品(绿色优质农产品)工作机构加强跟踪评价和技术服务,帮助品牌拥有者完善管理制度规范,提升技术管理水平,发挥好品牌强农带动效应。凡不再符合索引名录征集条件和要求的,依规退出名录。中国农产品品牌索引名录征集,是一项通过培育知名品牌,服务乡村振兴,促进绿色优质农产品产销对接的新工作。经符合申请条件的农产品品牌合法拥有者“自愿申报...
  • 4

    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

  • 5

    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2022-2025年)

  • 6

    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

  • 7

    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名单

  • 8

    概述:中欧地理标志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