枇杷特产圈

枇杷特产圈

特产馆:枇杷馆
331
话题 43
枇杷,别名卢桔、金丸等,属于蔷薇科枇杷属的常绿乔木,原产于中国东南部地区,现已被广泛种植于世界各地的温暖湿润地带。枇杷树四季常青,初夏时节开花结果,其果实椭圆形或近圆形,外皮呈淡黄至橙黄色,表面光滑且具有一层细密的绒毛,果肉细腻,口感酸甜适度,汁水丰富。枇杷果实不仅美味可口,营养价值也非常高,富含糖类、蛋白质、脂肪、粗纤维、多种维生素(如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B族)以及钙、磷、铁等多种矿物质。中医认为枇杷性凉,具有润肺止咳、止渴生津、和胃降逆等功效,对于咳嗽、喉咙痛、肺燥热等病症有良好的辅助治疗作用。枇杷叶也是传统中药中常用的材料,其煎煮后可用于缓解咳嗽、化痰等呼吸道不适症状。
  • 塘栖枇杷:讲述农品牌自己的故事

    塘栖枇杷:讲述农品牌自己的故事

    余杭栽培枇杷历史悠久,据史书记载,早在隋代就开始种植枇杷,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塘栖枇杷始种于隋,繁盛于唐,极盛于明末清初,自唐代起被列为贡品,并且有一定的栽培、贮运技术,视枇杷为“珍果之物”。《唐书·地理志》中有“余杭郡岁贡枇杷”的记载。塘栖枇杷在塘栖镇形成了独特的枇杷经济、枇杷文化和枇杷生态。宋代,苏东坡在杭州任刺史,有“客来茶罢空无有,卢橘微黄尚带酸”,张嘉甫问曰:“卢橘是何物也”,答曰:“枇杷是矣”。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塘栖枇杷胜于他乡,白为上,黄次之。”《杭县志稿》中更有详尽记述:“塘栖为杭州之首镇,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凡镇周围三十里内皆为枇杷产地。有塘栖专产而他处不及者记之,以见生植之美”。塘栖田少,遍地桑果,春夏之间,一片绿云,几无隙地。剪声梯形,无村不然。出丝盖多,甲于一邑。为生植大宗果品以枇杷为著也。清康熙十一年(1672年),孙治所纂《灵隐寺志》内有“枇杷出塘栖”的记载。清光绪《塘栖志》中记载:“四五月时,金弹累累,各村皆是,筠筐千百,远返苏沪,岭南荔枝无以过之。”2004年05月18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塘栖枇杷”实施原产地域产品保护。...
    查看详情 >>
    多果发布
    发布于 2024-11-06
    浏览 21
  • 珠络枇杷:讲述农品牌自己的故事

    珠络枇杷:讲述农品牌自己的故事

    珠络枇杷被誉为“黄金珍品”,它不单以其卓越的品质闻名遐迩,更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故事,成为安义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和宝贵遗产。珠络枇杷的名字来源于其果实表皮上如同珠络一般的白色斑点,晶莹剔透,犹如镶嵌在金黄色肌肤上的珍珠链,给人以独特的视觉享受。安义县栽种枇杷的历史悠久,早在宋代,诗人戴敏笔下的诗句“摘尽枇杷一树金”,便形象地描绘出当时人们对于枇杷丰收景象的喜悦之情。到了清代同治年间,珠络枇杷就已经声名远播,成为了省内外公认的优质枇杷品种。历史上,珠络枇杷在安义县的普及与传播过程中,积累了诸多有趣的故事和民间传说。其中,有的讲述了古代学子进京赶考途经安义时,因食此果润喉清肺、提神醒脑而高中状元;也有传说是当地百姓每逢佳节,以亲手栽种的珠络枇杷供奉祖先,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进而形成了浓厚的地方民俗传统。随着时间的推移,珠络枇杷在当地不仅仅是农作物,更是成为了文化符号和乡土情怀的寄托。每年的枇杷成熟季节,安义县都会举办各类活动,吸引着四面八方的游客前来品尝这一饱含历史韵味的水果,并参与枇杷采摘、制作枇杷膏等互动环节,让古老的珠络枇杷文化得以活态传承。此外,安义县在现代农业科技的支持...
    查看详情 >>
    多果发布
    发布于 2024-11-13
    浏览 15
  • 一都枇杷:讲述农品牌自己的故事

    一都枇杷:讲述农品牌自己的故事

    一都镇是福建省枇杷三大主产区的核心区之一,被誉为“枇杷之乡”,种植面积达5万余亩,年产量3万多吨,产量占全省的1/5,占全国的1/30。自2018年开始,一都镇立足特色资源,围绕一粒枇杷,做大全国农业产业强镇文章,把枇杷产业的发展与乡村振兴紧密相连,已成为产业兴、农民富、乡村美的重要支撑。一都枇杷年产值达6.35亿元。在专家的帮助下,一都镇引进了“三月白”“早白香”“白雪早”“香妃”等十几个枇杷新品种。一都镇还依托枇杷文化节,积极培育和巩固“一都枇杷”品牌。2019年以来,一都镇引入京东物流、福建省果之道供应链有限公司,合力构建新型物流平台;打造“三中心一车间”,集产销服务、电商孵化、物流交易、仓储包装于一体,在善山、东山、普礼、王坑等4个村设立村级揽收点,打通农产品流通的“最后一公里”。近年来,一都镇依托互联网,打破传统销售模式,通过资源整合,联动朴朴、盒马鲜生等新零售商超和供应链,与果农一同从线上平台、直播带货、家庭电商培训等方面发力,拓展线上销售渠道。2022年4月25日,第五届福州(福清)枇杷文化节在福清市一都镇万亩枇杷园正式“云”上开场,围绕着福农优品、宝贝出山、福果进...
    查看详情 >>
    多果发布
    发布于 2024-08-26
    浏览 7
  • 圈子粉丝

    更多+

    资讯头条

    更多 +
  • 1

    全国特质农品名录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特”字文章,打造高品质、有口碑的农业“金字招牌”的要求和国家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和品牌强农战略部署,加快培育特色农业品牌,科学引导消费,及时指导生产,促进产销对接,更好地满足公众对特色优质农产品的个性化需求,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于2020年10月开始开展全国特质农品登录工作,并制定了《特质农品登录技术规范(试行)》。所谓“特质农品”,是指产自特定产地环境条件,具有稳定且可感知、可识别、可量化的独特品质特征,具有一定生产规模,有稳定的供应量和消费群体,并经国家农安中心登录的农产品,其中农产品包括种植业和养殖业产品及其初加工产品。特质农品登录坚持“自愿申请、技术评价、信息公开、动态管理”和公益服务原则。根据《特质农品登录技术规范(试行)》规定程序,经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优质农产品)工作机构推荐,地市级、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优质农产品)工作机构审核,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组织专家技术评审确认,并在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网公示,符合特质农品登录技术规范要求的相关农产品,则正式登录为特质农品,并纳入全国特质农品名录。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后续进...
  • 2

    中国农耕农品记忆索引名录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赓续农耕文明,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的重要指示精神,推进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充分展示独具农耕文化的乡村风貌、乡土特产和农耕资源,满足公众农耕农品传承与感悟体验需要,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开展农耕农品记忆索引名录征集工作。征集的农耕农品记忆索引名录,包括涵盖具有农耕文化记忆(印记)传承属性并源于种植养殖生产消费过程、彰显农业多种功能乡村多元价值、满足乡愁感知感悟感念,且具有独特生产、加工、贮藏、保鲜、消费、技艺与品质特性、风格特色的农产品及相关产品。农耕农品记忆索引名录征集,以覆盖区域范围内的农业生产经营主体、行业协会、技术机构等为主体(统称“申请单位”)。申请单位应当具有产地覆盖、全程质控、生产指导、消费引导、产销对接和农耕传承的能力。农耕农品记忆索引名录征集坚持“自愿申请、自行举证、自我承诺”原则。农耕农品记忆索引名录征集,按照主体申请、县级农业农村部门(或相关主管部门)审核,地市级和省级绿色食品(绿色优质农产品)工作机构审查,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组织专家审评后在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官网(国家绿色优质农产品公共信息平台)上公布,并以适当方式附送...
  • 3

    中国农产品品牌索引名录

    为深入贯彻关于“要把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放在突出位置,狠抓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品牌创建、质量安全监管”“走质量兴农之路,要突出农业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加快培育优势特色农业,打造高品质、有口碑的农业‘金字招牌’”的重要指示精神,落细落小农业农村部有关两个“三品一标”工作的决策部署,探索构建常态化的农产品品牌年度储存记忆与公众查询索引名录,以实际行动促进品牌农产品产销对接与公共服务,推动绿色优质农产品实现既产得出、产得优,又卖的出、卖得好,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拟探索开展中国农产品品牌索引名录征集工作。农产品品牌索引名录征集,突出公益性服务,征集过程中国家中心不收取任何费用。凡纳入《中国农产品品牌索引名录》的农产品品牌,实行动态管理,由县级以上地方绿色食品(绿色优质农产品)工作机构加强跟踪评价和技术服务,帮助品牌拥有者完善管理制度规范,提升技术管理水平,发挥好品牌强农带动效应。凡不再符合索引名录征集条件和要求的,依规退出名录。中国农产品品牌索引名录征集,是一项通过培育知名品牌,服务乡村振兴,促进绿色优质农产品产销对接的新工作。经符合申请条件的农产品品牌合法拥有者“自愿申报...
  • 4

    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

  • 5

    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2022-2025年)

  • 6

    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

  • 7

    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名单

  • 8

    概述:中欧地理标志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