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特产圈

贵州特产圈

特产馆:贵州馆
95
话题 93
贵州省,简称“黔”或“贵”,地处中国西南腹地,与重庆、四川、湖南、云南、广西接壤,是世界知名山地旅游目的地和山地旅游大省。贵州境内地势西高东低,全省地貌包括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四种基本类型,高原山地居多,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是全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春暖风和、雨量充沛、雨热同期。
  • 沿河沙子空心李:讲述农品牌自己的故事

    沿河沙子空心李:讲述农品牌自己的故事

    沿河沙子空心李的种植历史可以追溯至明朝,那时,乌江边的居民发现这片河滩沙地所产的李子不仅个大饱满,而且口感独特,其果心部分呈微微空洞状,故得名“空心李”。民间传说是有一位勤劳智慧的农夫偶然间发现河边沙地上长出的李子与众不同,经过细心照料和精心培育,逐渐繁衍出了今天的沿河沙子空心李品种。这一传说充分展现了古时劳动人民在适应自然、改造自然过程中的聪明才智和坚韧精神。历经数百年风雨沧桑,沿河沙子空心李已从寻常农家院落的自给之果发展成为远近闻名的地方特产。每到收获季节,满树硕果累累,成为了乌江两岸一道别致的风景线。在当地,沙子空心李不仅仅是生活中的美食,更承载着丰富的人文情感和社会记忆。每逢重要的传统节日,如端午、中秋,沿河地区的百姓会挑选上好的空心李馈赠亲友,象征着情谊深厚、祝福满满,从而使其融入了浓厚的民俗文化元素。随着时代变迁,沿河沙子空心李的历史故事与现代产业发展交织在一起,政府和民众共同致力于提升其品牌价值和文化内涵。在保留原始种植工艺的基础上,引入科学管理方法,使这一古老的果树品种焕发新生机。同时,依托沙子空心李的文化底蕴,当地举办各类文化节庆活动,如“沙子空心李采摘节”,旨...
    查看详情 >>
    多果发布
    发布于 2024-09-28
    浏览 15
  • 紫云蓝莓:讲述农品牌自己的故事

    紫云蓝莓:讲述农品牌自己的故事

    2012年,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引进蓝莓试验种植。自2013年开始,安顺市蓝莓产业开始兴起,猫营镇成为安顺市有机蓝莓种植起源地的摇篮。2019年,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选址猫营工业园区建设占地面积160亩的蓝莓深加工项目,生产蓝莓干、蓝莓果汁、蓝莓饮料、蓝莓酒等蓝莓系列产品。该年,紫云蓝莓种植面积1500公顷,年产量0.675万吨,年产值54000万元。2020年4月3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批准对“紫云蓝莓”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近年来,紫云自治县依托丰富的坡耕地资源及较好的地理气候环境,大力发展蓝莓产业。几年间,紫云全县蓝莓种植面积达1万亩规模,为脱贫攻坚提供了有力的产业支撑。板当镇硐口村百灵生态蓝莓园就是紫云规模最大的蓝莓园,面积达5000亩。每天在园内做工的人员在100人以上,采摘季的工人多达300人。百灵生态蓝莓园的工人来自硐口、狗场、小寨关、龙场等村的村民,该蓝莓园每年支付给工人的工资共有400万元。如今,以硐口村为核心,紫云自治县蓝莓种植面积从无到有,突破1万亩,已成为当地村民的“致富果”。蓝莓产业做大规模、建强品牌的同时,从过去单纯的种植产业到一二三产加...
    查看详情 >>
    多果发布
    发布于 2024-10-29
    浏览 11
  • 罗甸脐橙:讲述农品牌自己的故事

    罗甸脐橙:讲述农品牌自己的故事

    罗甸柑桔产业种植历史悠久,在清光绪年间曾作为朝廷贡品。20世纪80年代初,罗甸县引进了华脐橙、朋娜脐橙、纽荷尔脐橙(后人们简称罗甸脐橙)等新品种试种,并获得成功。经贵州省农科院的专家多次实地考察和反复试种鉴定认为罗甸县是贵州省优质脐橙的生产适宜区。1981年,罗甸县朋娜脐橙参加10省12个不同的生态条件的果实鉴评中,获得总分第一。1982年,罗甸县引进的四川锦脐橙在北京评鉴会上荣居榜首。1986年罗甸被农业部列为国家柑桔基地县,罗甸成为贵州省最大的柑桔生产基地,以上隆脐橙为主的“椪柑”“新橙”“锦橙”“雪柑”四个品种获国家级农产品优质奖和金杯奖。1990年通过“绿色食品”认证,取得了“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同年,罗甸县被评为“南亚热带作物名优生产基地”和“绿色食品生产基地”。1991年罗甸脐橙写进由贵州省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罗甸县综合农业区划 》丛书。1995年,罗甸县的纽荷尔和朋娜脐橙贵州省地方名优产品的称号。2015年7月22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批准对“罗甸脐橙”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近年来,罗甸县把发展脐橙产业与脱贫攻坚、旅游业发展和乡村振兴等有机结合起来,通...
    查看详情 >>
    多果发布
    发布于 2024-10-11
    浏览 6
  • 威宁洋芋:讲述农品牌自己的故事

    威宁洋芋:讲述农品牌自己的故事

    处于乌蒙山区的威宁,300年前就开始种植马铃薯。2009年威宁洋芋种植面积达165万亩,总产量达270万吨。在2008年至2015年马铃薯产业发展规划中,威宁明确提出加快种薯和品种改良,推广优质专用脱毒种薯,提高单产,发展优质专用型品种,以适应食品加工和淀粉加工企业的需要。2014年,威宁开始实施打造“威宁洋芋”区域公用品牌,2015年,浙江大学中国农业品牌研究中心为威宁研究设计了“威宁洋芋”区域公共品牌并已投入使用,“威宁洋芋”区域公用品牌如今已深入人心。2017年,农业部认定威宁为全国第一批马铃薯“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之一。2017年11月,经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审批,同意授予威宁“中国薯城”称号,并颁发了文件和荣誉证书。2017年,由“蔬菜卫士”微信公众平台举办的2017最具影响力的“中国马铃薯之乡”网络评选活动中,威宁以10余万票当选全国第一名。2018年9月,农业农村部就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有关活动安排情况举行发布会,“威宁洋芋”以绝对优势成功入选“中国百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再添国家级名片。近年来,威宁县加大科研力度,马铃薯实用技术推广迅速,脱毒种薯得到快速推广应用,...
    查看详情 >>
    多果发布
    发布于 2024-10-24
    浏览 4
  • 毕节椪柑:讲述农品牌自己的故事

    毕节椪柑:讲述农品牌自己的故事

    20世纪九十年代初,毕节市七星关区大屯乡大河村就开始种植椪柑。该地通过合作社带动、技术指导、规范种植和连片打造,大河村的椪柑品质逐步提升。2012年,针对毕节椪柑等地方特产,该地区政府制定出培训计划,组织专家对果农开展技术培训,并且还派人对外地栽种椪柑的技术进行考察。2016年,毕节市田坎乡白沙河村村利用自身优势,发展乡村农特产品,规划种植了柑桔6800亩,其中椪柑3500亩,柳荷尔脐橙1320亩,脐橙1400亩,冬橙53亩,南枫密桔50亩。该基地与大屯乡大河村大河口的柑橘基地连成一片,都称之为“大河口椪柑”。2017年,毕节市农产品销售联盟授牌及农产品产销售对接签约仪式在黔西北农产品电商物流园举行。4家农贸市场、8家大型场超市、93家经营户组成农产品销售联盟,共同推销毕节市农特产品,拓宽了“毕节椪柑”产品的销售渠道。2017年9月1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批准对“毕节椪柑”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2018年,毕节椪柑产量达1000万斤左右。沉甸甸的果实承载着果农们丰收的喜悦,近年来,毕节椪柑通过合作社带动、技术指导、规范种植和连片打造,椪柑品质逐步提升,有力助推了农民...
    查看详情 >>
    多果发布
    发布于 2024-10-04
    浏览 4
  • 圈子粉丝

    更多+
    还没有粉丝哦~

    资讯头条

    更多 +
  • 1

    全国特质农品名录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特”字文章,打造高品质、有口碑的农业“金字招牌”的要求和国家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和品牌强农战略部署,加快培育特色农业品牌,科学引导消费,及时指导生产,促进产销对接,更好地满足公众对特色优质农产品的个性化需求,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于2020年10月开始开展全国特质农品登录工作,并制定了《特质农品登录技术规范(试行)》。所谓“特质农品”,是指产自特定产地环境条件,具有稳定且可感知、可识别、可量化的独特品质特征,具有一定生产规模,有稳定的供应量和消费群体,并经国家农安中心登录的农产品,其中农产品包括种植业和养殖业产品及其初加工产品。特质农品登录坚持“自愿申请、技术评价、信息公开、动态管理”和公益服务原则。根据《特质农品登录技术规范(试行)》规定程序,经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优质农产品)工作机构推荐,地市级、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优质农产品)工作机构审核,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组织专家技术评审确认,并在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网公示,符合特质农品登录技术规范要求的相关农产品,则正式登录为特质农品,并纳入全国特质农品名录。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后续进...
  • 2

    中国农耕农品记忆索引名录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赓续农耕文明,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的重要指示精神,推进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充分展示独具农耕文化的乡村风貌、乡土特产和农耕资源,满足公众农耕农品传承与感悟体验需要,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开展农耕农品记忆索引名录征集工作。征集的农耕农品记忆索引名录,包括涵盖具有农耕文化记忆(印记)传承属性并源于种植养殖生产消费过程、彰显农业多种功能乡村多元价值、满足乡愁感知感悟感念,且具有独特生产、加工、贮藏、保鲜、消费、技艺与品质特性、风格特色的农产品及相关产品。农耕农品记忆索引名录征集,以覆盖区域范围内的农业生产经营主体、行业协会、技术机构等为主体(统称“申请单位”)。申请单位应当具有产地覆盖、全程质控、生产指导、消费引导、产销对接和农耕传承的能力。农耕农品记忆索引名录征集坚持“自愿申请、自行举证、自我承诺”原则。农耕农品记忆索引名录征集,按照主体申请、县级农业农村部门(或相关主管部门)审核,地市级和省级绿色食品(绿色优质农产品)工作机构审查,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组织专家审评后在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官网(国家绿色优质农产品公共信息平台)上公布,并以适当方式附送...
  • 3

    中国农产品品牌索引名录

    为深入贯彻关于“要把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放在突出位置,狠抓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品牌创建、质量安全监管”“走质量兴农之路,要突出农业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加快培育优势特色农业,打造高品质、有口碑的农业‘金字招牌’”的重要指示精神,落细落小农业农村部有关两个“三品一标”工作的决策部署,探索构建常态化的农产品品牌年度储存记忆与公众查询索引名录,以实际行动促进品牌农产品产销对接与公共服务,推动绿色优质农产品实现既产得出、产得优,又卖的出、卖得好,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拟探索开展中国农产品品牌索引名录征集工作。农产品品牌索引名录征集,突出公益性服务,征集过程中国家中心不收取任何费用。凡纳入《中国农产品品牌索引名录》的农产品品牌,实行动态管理,由县级以上地方绿色食品(绿色优质农产品)工作机构加强跟踪评价和技术服务,帮助品牌拥有者完善管理制度规范,提升技术管理水平,发挥好品牌强农带动效应。凡不再符合索引名录征集条件和要求的,依规退出名录。中国农产品品牌索引名录征集,是一项通过培育知名品牌,服务乡村振兴,促进绿色优质农产品产销对接的新工作。经符合申请条件的农产品品牌合法拥有者“自愿申报...
  • 4

    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

  • 5

    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2022-2025年)

  • 6

    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

  • 7

    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名单

  • 8

    概述:中欧地理标志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