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特产圈

贵州特产圈

特产馆:贵州馆
94
话题 93
贵州省,简称“黔”或“贵”,地处中国西南腹地,与重庆、四川、湖南、云南、广西接壤,是世界知名山地旅游目的地和山地旅游大省。贵州境内地势西高东低,全省地貌包括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四种基本类型,高原山地居多,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是全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春暖风和、雨量充沛、雨热同期。
  • 铜仁:武陵山脉,梵净山下,苗侗风情,生态旅游资源丰富

    铜仁:武陵山脉,梵净山下,苗侗风情,生态旅游资源丰富

    铜仁,位于贵州省东北部,地处武陵山脉主峰梵净山脚下,是连接贵州、湖南、重庆三省市的重要节点城市。它北接重庆市秀山县和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南临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西连遵义市和毕节市,东靠湖南省怀化市,总面积约18003平方公里。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铜仁自古以来就是西南地区重要的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境内交通便利,杭瑞高速公路、沪昆高速公路等多条高速公路穿境而过;锦江及其支流构成了铜仁独特的水系网络,为货物运输和水上旅游提供了便捷通道。铜仁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适中,降水量充沛且分布较为均匀。由于受武陵山脉的影响,这里的气候相对凉爽,空气湿度较大,有利于农业发展。春季温暖多雨,夏季凉爽湿润,秋季凉爽干燥,冬季温和少雪。丰富的水资源和适宜的气候条件为这座城市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也促进了当地农业的发展。梵净山景区是中国著名的自然保护区之一,拥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壮丽的自然景观,是铜仁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成果。铜仁是中国重要的生态农业示范区之一,农业生产主要集中在河谷平原地区以及丘陵地带。主要农作物包括水稻、玉米、油菜等,其中江口县的猕猴桃以其独特的...
    查看详情 >>
    多果发布
    发布于 01-21 17:14
    浏览 30
  • 黔东南州:苗岭深处,侗寨鼓楼,银饰工艺,民族文化独特

    黔东南州:苗岭深处,侗寨鼓楼,银饰工艺,民族文化独特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简称“黔东南州”),位于贵州省东南部,地处云贵高原向湘西丘陵过渡地带,是连接贵州、湖南、广西三省区的重要节点地区。它北接铜仁市,南临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和桂林市,西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东靠湖南省怀化市,总面积约30283平方公里。作为中国少数民族自治州之一,黔东南州自古以来就是西南地区重要的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境内交通便利,沪昆高速公路、厦蓉高速公路等多条高速公路穿境而过;清水江及其支流构成了黔东南州独特的水系网络,为货物运输和水上旅游提供了便捷通道。黔东南州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适中,降水量充沛且分布较为均匀。由于受周边山脉的影响,这里的气候相对凉爽,空气湿度较大,有利于农业发展。春季温暖多雨,夏季凉爽湿润,秋季凉爽干燥,冬季温和少雪。丰富的水资源和适宜的气候条件为这片土地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也促进了当地农业的发展。荔波小七孔景区是中国著名的喀斯特地貌景观之一,展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是黔东南州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成果。黔东南州是中国重要的生态农业示范区之一,农业生产主要集中在河谷平原地区以及丘陵地带。主要农作物包括水稻、玉米...
    查看详情 >>
    多果发布
    发布于 01-21 17:16
    浏览 30
  • 毕节:乌蒙山区,彝族聚居,百里杜鹃,农业与旅游业发展

    毕节:乌蒙山区,彝族聚居,百里杜鹃,农业与旅游业发展

    毕节,位于贵州省西北部,地处云贵高原乌蒙山脉东麓,是连接贵州、四川、云南三省的重要节点城市。它北接四川省泸州市和云南省昭通市,南临安顺市和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西连六盘水市,东靠遵义市,总面积约26853平方公里。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毕节自古以来就是西南地区重要的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境内交通便利,杭瑞高速公路、厦蓉高速公路等多条高速公路穿境而过;赤水河及其支流构成了毕节独特的水系网络,为货物运输和水上旅游提供了便捷通道。毕节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适中,降水量充沛且分布较为均匀。由于受乌蒙山脉的影响,这里的气候相对凉爽,空气湿度较大,有利于农业发展。春季温暖多雨,夏季凉爽湿润,秋季凉爽干燥,冬季温和少雪。丰富的水资源和适宜的气候条件为这座城市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也促进了当地农业的发展。百里杜鹃景区是中国最大的天然杜鹃花林带之一,每年春季花开时节,漫山遍野的杜鹃花竞相绽放,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赏。毕节是中国重要的生态农业示范区之一,农业生产主要集中在河谷平原地区以及丘陵地带。主要农作物包括玉米、马铃薯、油菜等,其中威宁县的苹果以其独特的品质闻名遐迩...
    查看详情 >>
    多果发布
    发布于 01-21 17:13
    浏览 27
  • 黔西南州:万峰林下,布依族文化,农业发达,生态良好

    黔西南州:万峰林下,布依族文化,农业发达,生态良好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简称“黔西南州”),位于贵州省西南部,地处云贵高原东南边缘,是连接贵州、云南、广西三省区的重要节点地区。它北接安顺市和六盘水市,南临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西连云南省曲靖市和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东靠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总面积约16807平方公里。作为中国少数民族自治州之一,黔西南州自古以来就是西南地区重要的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境内交通便利,汕昆高速公路、沪昆高速公路等多条高速公路穿境而过;南北盘江及其支流构成了黔西南州独特的水系网络,为货物运输和水上旅游提供了便捷通道。黔西南州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适中,降水量充沛且分布较为均匀。由于受周边山脉的影响,这里的气候相对凉爽,空气湿度较大,有利于农业发展。春季温暖多雨,夏季凉爽湿润,秋季凉爽干燥,冬季温和少雪。丰富的水资源和适宜的气候条件为这片土地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也促进了当地农业的发展。马岭河峡谷景区是中国著名的喀斯特地貌景观之一,展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是黔西南州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成果。黔西南州是中国重要的生态农业示范区之一,农业生产主要集中在河谷平原地区以及丘陵地带。主要农...
    查看详情 >>
    多果发布
    发布于 01-21 17:15
    浏览 27
  • 盘州:贵州高原的璀璨明珠

    盘州:贵州高原的璀璨明珠

    盘州位于中国贵州省西部,隶属于六盘水市。总面积约为4056平方公里,总人口约130万。其地理位置优越,东邻水城县,南接普安县和兴义市,西靠云南省富源县,北连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盘州市地处云贵高原东部斜坡地带,地形以山地和丘陵为主,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生态环境。区内有多个自然保护区和湿地公园,如乌蒙山国家地质公园,为野生动植物提供了良好的栖息地。盘州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在13-16摄氏度之间,夏季温暖湿润,冬季较为温和少雨。这种气候条件非常适合多种农作物的生长,尤其是水稻、玉米等主要粮食作物。全市水资源丰富,盘江及其支流穿境而过,为农业灌溉提供了充足的水源保障。此外,盘州市森林覆盖率较高,生态环境优良,是发展生态旅游的理想之地。盘州的农业以水稻种植为主导产业,这里是贵州省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之一。近年来,随着农业科技的进步和政府政策的支持,盘州市大力推广绿色有机农业,提高了农产品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除了传统的小麦和水稻种植外,玉米、大豆也是主要的经济作物之一。蔬菜种植在当地也有悠久的历史,特别是盘州的大棚蔬菜以其品质优良、口感鲜美而闻名。畜牧...
    查看详情 >>
    多果发布
    发布于 02-05 12:30
    浏览 27
  • 罗甸:黔南大地的璀璨明珠

    罗甸:黔南大地的璀璨明珠

    罗甸县位于中国贵州省南部,隶属于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总面积约为3015平方公里,总人口约36万。其地理位置优越,东邻平塘县,南接广西壮族自治区天峨县和乐业县,西靠惠水县,北连长顺县和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罗甸县地处云贵高原向广西丘陵过渡地带,地形复杂多样,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生态环境。罗甸县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在16-19摄氏度之间,夏季高温多雨,冬季较为温和少雨。这种气候条件非常适合多种农作物的生长,尤其是水稻、玉米等主要粮食作物。全县水资源丰富,红水河及其支流穿境而过,为农业灌溉提供了充足的水源保障。此外,罗甸县森林覆盖率较高,生态环境优良,是发展生态旅游的理想之地。罗旦县的农业以水稻种植为主导产业,这里是贵州省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之一。近年来,随着农业科技的进步和政府政策的支持,罗甸县大力推广绿色有机农业,提高了农产品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除了传统的小麦和水稻种植外,玉米、大豆也是主要的经济作物之一。蔬菜种植在当地也有悠久的历史,特别是罗甸的大棚蔬菜以其品质优良、口感鲜美而闻名。畜牧业方面,罗甸县也取得了显著的发展,猪、牛、羊等养殖业逐渐...
    查看详情 >>
    多果发布
    发布于 02-05 11:59
    浏览 21
  • 兴义:贵州西南的绿色宝藏

    兴义:贵州西南的绿色宝藏

    兴义市位于中国贵州省西南部,是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首府。它东邻安龙县和册亨县,西接云南省罗平县,南连广西壮族自治区隆林各族自治县,北靠普安县和晴隆县。总面积约为2915平方公里,地形以山地为主,境内有马岭河峡谷、万峰林等著名自然景观,形成了丰富的旅游资源和肥沃的土地。兴义市地处云贵高原东南边缘,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是连接贵州与云南、广西的重要交通枢纽。兴义市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在16.5℃左右,降水量集中在夏季,年均降水量约为1200毫米。由于地处山区,海拔较高,昼夜温差较大,这种气候条件非常适合多种农作物生长,特别是茶叶、中药材等特色农产品。冬季温和少雪,夏季凉爽多雨,使得兴义成为理想的农业生产和居住环境。兴义市农业资源丰富,主要以水稻、玉米、小麦、蔬菜等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为主,并且大力发展高效农业和特色农产品。近年来,兴义市积极推进农业现代化,通过引进先进的农业技术和设备,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例如,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有效缓解了当地水资源紧张的局面;同时,还积极发展设施农业,建设温室大棚,延长蔬菜和水果的生产周期,提升了...
    查看详情 >>
    多果发布
    发布于 02-05 10:02
    浏览 17
  • 黔南州:荔波小七孔桥,布依族聚居,自然风光与农业并重

    黔南州:荔波小七孔桥,布依族聚居,自然风光与农业并重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简称“黔南州”),位于贵州省南部,地处云贵高原东南边缘,是连接贵州、广西两省区的重要节点地区。它北接贵阳市和安顺市,南临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西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东靠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总面积约26197平方公里。作为中国少数民族自治州之一,黔南州自古以来就是西南地区重要的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境内交通便利,沪昆高速公路、兰海高速公路等多条高速公路穿境而过;都柳江及其支流构成了黔南州独特的水系网络,为货物运输和水上旅游提供了便捷通道。黔南州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适中,降水量充沛且分布较为均匀。由于受周边山脉的影响,这里的气候相对凉爽,空气湿度较大,有利于农业发展。春季温暖多雨,夏季凉爽湿润,秋季凉爽干燥,冬季温和少雪。丰富的水资源和适宜的气候条件为这片土地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也促进了当地农业的发展。荔波小七孔景区是中国著名的喀斯特地貌景观之一,展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是黔南州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成果。黔南州是中国重要的生态农业示范区之一,农业生产主要集中在河谷平原地区以及丘陵地带。主要农作物包括水稻、玉米、油菜等,其中罗甸县...
    查看详情 >>
    多果发布
    发布于 01-21 17:17
    浏览 15
  • 黔北明珠,诗乡之美——绥阳县的自然风光与文化底蕴

    黔北明珠,诗乡之美——绥阳县的自然风光与文化底蕴

    绥阳县位于中国贵州省北部,隶属于遵义市。它东邻湄潭县和凤冈县,南接汇川区和正安县,西靠桐梓县,北连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绥阳县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是连接黔北与黔中地区的重要节点之一。绥阳县城距离遵义市区约60公里,拥有便捷的公路网络,并且靠近杭瑞高速公路和兰海高速公路,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交通条件。绥阳县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夏季(6月至8月)高温多雨,平均气温在24-30℃之间;冬季(12月至2月)温和少雨,平均气温约为3-8℃。年降水量大约在1100毫米至1300毫米之间,主要集中在春夏季节(4月至9月),有利于农作物生长。此外,绥阳县还拥有丰富的水资源,芙蓉江及其支流贯穿全境,为农业灌溉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绥阳县的农业以水稻、玉米、小麦为主,同时也发展了多种特色农业项目。例如,该地区种植了大量的茶叶、辣椒、中药材等经济作物,这些作物不仅品质优良,而且在市场上享有很高的声誉。近年来,随着农业科技的进步,高效农业、生态农业成为发展的新趋势。政府鼓励农民采用现代化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模式,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此外,绥阳县还大力发展有机农业,通过减少化学农...
    查看详情 >>
    多果发布
    发布于 02-06 21:11
    浏览 15
  • 黔中明珠,锦绣六枝特——自然风光与文化底蕴的完美融合

    黔中明珠,锦绣六枝特——自然风光与文化底蕴的完美融合

    六枝特区位于中国贵州省西部,隶属于六盘水市。它东邻纳雍县和织金县,南接晴隆县和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西靠盘州市,北连水城区。六枝特区地处云贵高原东部斜坡地带,地理位置独特,交通便利,是连接贵州西部与云南的重要节点之一。六枝特区政府所在地平寨镇距离六盘水市区约60公里,拥有便捷的公路网络,并且靠近沪昆高速公路、杭瑞高速公路和沪昆铁路,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交通条件。六枝特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夏季(6月至8月)高温多雨,平均气温在20-25℃之间;冬季(12月至2月)温和少雨,平均气温约为5-10℃。年降水量大约在1200毫米至1400毫米之间,主要集中在春夏季节(4月至9月),有利于农作物生长。此外,六枝特区还拥有丰富的水资源,牂牁江及其支流贯穿全境,为农业灌溉和生态修复提供了宝贵的水源。六枝特区的农业以水稻、玉米、马铃薯为主,同时也发展了多种特色农业项目。例如,该地区种植了大量的蔬菜、水果、中药材等经济作物,这些作物不仅品质优良,而且在市场上享有很高的声誉。近年来,随着农业科技的进步,高效农业、生态农业成为发展的新趋势。政府鼓励农民采用现代化的种植技术和...
    查看详情 >>
    多果发布
    发布于 02-07 13:20
    浏览 9
  • 圈子粉丝

    更多+
    还没有粉丝哦~

    资讯头条

    更多 +
  • 1

    全国特质农品名录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特”字文章,打造高品质、有口碑的农业“金字招牌”的要求和国家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和品牌强农战略部署,加快培育特色农业品牌,科学引导消费,及时指导生产,促进产销对接,更好地满足公众对特色优质农产品的个性化需求,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于2020年10月开始开展全国特质农品登录工作,并制定了《特质农品登录技术规范(试行)》。所谓“特质农品”,是指产自特定产地环境条件,具有稳定且可感知、可识别、可量化的独特品质特征,具有一定生产规模,有稳定的供应量和消费群体,并经国家农安中心登录的农产品,其中农产品包括种植业和养殖业产品及其初加工产品。特质农品登录坚持“自愿申请、技术评价、信息公开、动态管理”和公益服务原则。根据《特质农品登录技术规范(试行)》规定程序,经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优质农产品)工作机构推荐,地市级、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优质农产品)工作机构审核,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组织专家技术评审确认,并在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网公示,符合特质农品登录技术规范要求的相关农产品,则正式登录为特质农品,并纳入全国特质农品名录。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后续进...
  • 2

    中国农耕农品记忆索引名录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赓续农耕文明,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的重要指示精神,推进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充分展示独具农耕文化的乡村风貌、乡土特产和农耕资源,满足公众农耕农品传承与感悟体验需要,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开展农耕农品记忆索引名录征集工作。征集的农耕农品记忆索引名录,包括涵盖具有农耕文化记忆(印记)传承属性并源于种植养殖生产消费过程、彰显农业多种功能乡村多元价值、满足乡愁感知感悟感念,且具有独特生产、加工、贮藏、保鲜、消费、技艺与品质特性、风格特色的农产品及相关产品。农耕农品记忆索引名录征集,以覆盖区域范围内的农业生产经营主体、行业协会、技术机构等为主体(统称“申请单位”)。申请单位应当具有产地覆盖、全程质控、生产指导、消费引导、产销对接和农耕传承的能力。农耕农品记忆索引名录征集坚持“自愿申请、自行举证、自我承诺”原则。农耕农品记忆索引名录征集,按照主体申请、县级农业农村部门(或相关主管部门)审核,地市级和省级绿色食品(绿色优质农产品)工作机构审查,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组织专家审评后在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官网(国家绿色优质农产品公共信息平台)上公布,并以适当方式附送...
  • 3

    中国农产品品牌索引名录

    为深入贯彻关于“要把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放在突出位置,狠抓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品牌创建、质量安全监管”“走质量兴农之路,要突出农业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加快培育优势特色农业,打造高品质、有口碑的农业‘金字招牌’”的重要指示精神,落细落小农业农村部有关两个“三品一标”工作的决策部署,探索构建常态化的农产品品牌年度储存记忆与公众查询索引名录,以实际行动促进品牌农产品产销对接与公共服务,推动绿色优质农产品实现既产得出、产得优,又卖的出、卖得好,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拟探索开展中国农产品品牌索引名录征集工作。农产品品牌索引名录征集,突出公益性服务,征集过程中国家中心不收取任何费用。凡纳入《中国农产品品牌索引名录》的农产品品牌,实行动态管理,由县级以上地方绿色食品(绿色优质农产品)工作机构加强跟踪评价和技术服务,帮助品牌拥有者完善管理制度规范,提升技术管理水平,发挥好品牌强农带动效应。凡不再符合索引名录征集条件和要求的,依规退出名录。中国农产品品牌索引名录征集,是一项通过培育知名品牌,服务乡村振兴,促进绿色优质农产品产销对接的新工作。经符合申请条件的农产品品牌合法拥有者“自愿申报...
  • 4

    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

  • 5

    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2022-2025年)

  • 6

    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

  • 7

    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名单

  • 8

    概述:中欧地理标志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