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特产圈

姜特产圈

特产馆:姜馆
250
话题 19
姜,属于姜科姜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亚洲热带地区,现广泛分布于全球各地,特别是在烹饪和传统医药领域具有重要价值。姜的根茎可供食用和药用,外皮呈淡黄色至深褐色,内部肉质鲜黄,具有独特的辛辣香气和微微的甜味。作为食材,姜在世界各地的菜肴中被广泛应用,既可以用于调味增香,提升肉类、海鲜和蔬菜的风味,又能在烹饪过程中发挥去腥、提鲜的作用。在中医理论中,姜被认为具有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解鱼蟹毒等多种功效,有助于改善消化不良、抵御风寒感冒、舒缓恶心呕吐等症状。此外,姜还富含抗氧化物质和生物活性成分,如姜辣素、姜酮等,可能有助于增强免疫力、促进血液循环和抗炎。
  • 大铭生姜:讲述农品牌自己的故事

    大铭生姜:讲述农品牌自己的故事

    大铭生姜的历史,如同一部镌刻在时光里的农耕史诗。据史料记载,大铭乡生姜种植的历史可追溯至数百年前,甚至更早。这里的先民们利用当地优越的自然条件,精心耕耘,摸索出一套适合生姜生长的独特种植技术,从而孕育出了品质优良、口感独特的生姜品种。这种生姜久负盛名,不仅因为其块茎扁平、颜色鲜黄、丝少肉细、味道浓郁,更是由于其所含姜黄素含量高,具有极高的药食价值,被誉为“小黄金”。随着时间的推移,大铭生姜不仅成为当地民众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还融入到了丰富的民间习俗和节日庆典中。一年一度的生姜文化旅游节就是这种文化传承的具体体现。自2017年起,大铭乡开始举办以“美丽姜山 魅力大铭”为主题的生姜文化旅游节,吸引了大量游客和姜农参与。节庆活动中,评选“生姜王”、生姜烹饪大赛等活动纷呈,展示了大铭生姜的独特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同时也推动了乡村旅游与特色产业的深度融合。大铭乡政府在引导和支持生姜产业发展过程中,充分发挥了生姜作为“致富姜”和“龙头姜”的作用,积极推行“一乡一业”发展模式,鼓励农民依托生姜产业脱贫致富,实现了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落地。此外,通过对生姜品牌的塑造和市场的拓展,大铭生姜逐...
    查看详情 >>
    多果发布
    发布于 2024-11-13
    浏览 39
  • 沂水生姜:讲述农品牌自己的故事

    沂水生姜:讲述农品牌自己的故事

    沂水生姜以其独特的风味、卓越的品质和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成为了当地的一张亮丽名片,承载着沂水人民对生活的热情和对历史文化的尊重。据史料记载,沂水生姜的种植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早在汉唐时期,沂水地区的生姜就已经因其独特的口感和药用价值而闻名。民间故事中也有刘邦染疾,饮用沂水生姜熬制的汤剂恢复健康的传说,这反映了沂水生姜在古代就已经被视为珍稀的保健品。在漫长的岁月中,沂水生姜的种植技艺和生姜文化在民间得以传承和发扬光大。沂水生姜的优良品质得益于当地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沂水县位于鲁中南低山丘陵区,四季分明,土壤肥沃,富含矿物质,为生姜的生长提供了最佳的自然环境。而沂水生姜自身则以其块大肉厚、色泽鲜亮、辛辣适中、香味浓郁等特点,深受消费者喜爱,成为烹饪和中药领域的宠儿。随着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沂水生姜已不仅仅是一种农产品,而是逐渐演变成了一种地方文化的象征。沂水县政府和当地农民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大力推广生姜种植技术,提升生姜产业的整体水平。通过举办生姜文化节、设立生姜种植示范基地等方式,进一步挖掘和传播沂水生姜的历史文化故事,推动生姜产业与文化旅游的深度融合。现今,沂水生姜已经成功...
    查看详情 >>
    多果发布
    发布于 2024-12-10
    浏览 12
  • 蟠桃大姜:讲述农品牌自己的故事

    蟠桃大姜:讲述农品牌自己的故事

    蟠桃大姜以其独特的历史渊源、卓越的品质及深厚的文化积淀,在古今交融中演绎了一部生动的地方特色农产品传奇。蟠桃大姜的历史可以追溯至明末清初,彼时,勤劳智慧的蟠桃镇农民就已经开始在这片富含矿物质的土壤上种植生姜,悠久的种植历史长达三百余年。古老的文献虽未详尽记载最初种植的具体情境,但民间流传的点滴故事和世代相传的种植技艺,无疑为蟠桃大姜增添了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提到蟠桃大姜的文化内涵,不得不提中国古代文学巨匠苏轼在《东坡杂记》中的记载。他提及杭州钱塘净慈寺一位八十高龄的老僧,面色却如同孩童般红润,自称得益于常年服用生姜。这一典故赋予了生姜及其代表的蟠桃大姜深远的养生文化意蕴,使之成为长寿健康的象征。随着时光流转,蟠桃大姜在当地农民的精心选育下,不仅保留了生姜原有的药食同源属性,还形成了独特的优良品种特征——块大皮薄、丝少肉细、色泽鲜亮且辣浓味美。这些特质使其在国内外市场上赢得了高度赞誉,成为了平度市的金字招牌,同时也于2010年获得了“中国蟠桃大姜之乡”的官方认证。不仅如此,蟠桃大姜的种植和发展历程也深深烙印在当地的社会生活中。每逢传统佳节,蟠桃大姜会被当作珍贵礼品赠送亲友,表达健康...
    查看详情 >>
    多果发布
    发布于 2024-10-04
    浏览 12
  • 兴义生姜:讲述农品牌自己的故事

    兴义生姜:讲述农品牌自己的故事

    兴义生姜不仅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而且承载着丰富的人文历史和养生智慧,编织着耐人寻味的历史故事。历史上,生姜在中国的运用已有数千年的历史,《诗经》中有言:“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嗟我怀人,寘彼周行。”生姜以其温中散寒、调和脾胃的特性,自古以来就是民间常用的食疗佳品。在兴义,生姜的种植和利用更是融入了当地百姓的日常生活和传统习俗之中。据传,在古代,兴义地区的生姜因其出众的药用效果和独特的风味,曾一度成为朝廷贡品,受到帝王将相的推崇。而关于兴义生姜的传说故事,亦在当地民间广为流传。其中一则讲述的是,在战火纷飞的岁月里,生姜曾扮演了治病救人的角色,士兵百姓食用当地生姜熬煮的汤饮,有效驱散了瘟疫,从而挽救了无数生命,生姜因此而声名鹊起,愈发受到当地人民的珍视和保护。随着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兴义生姜的种植技艺也在岁月的磨砺中不断精进。清朝末期,随着“改土归流”政策的推行和兴义置县等一系列历史事件的发生,地方经济与文化得到发展,生姜种植的技术和规模也随之扩大。到了近现代,兴义生姜更是凭借其优异的品质和无公害的产地认证,赢得了国内外市场的广泛赞誉。现如今,兴义生姜的种植地清水河镇已成为著名的生...
    查看详情 >>
    多果发布
    发布于 2024-12-06
    浏览 11
  • 永福生姜:讲述农品牌自己的故事

    永福生姜:讲述农品牌自己的故事

    永福生姜的历史渊源悠久,可以追溯至明代。根据《内江县志》及相关文献记载,早在明代时期,永福乡(今东兴区永福镇)就开始了生姜的种植活动,尤其在八仙桥村一带,至今还流传着关于八仙下凡传授村民生姜种植技术的美好传说,为永福生姜增添了一份神秘而浪漫的色彩。经过数百年的积累和发展,永福生姜凭借其优良的品质和独特的风味,逐渐赢得了人们的青睐。其肉质细腻,口感辛辣适中,香气醇厚,营养丰富,富含多种有益人体健康的成分,不仅深受本地居民的喜爱,更是在国内各大市场乃至国际市场打开了知名度。名扬中外的东兴区籍书画大师张大千先生以善吃著名,他下厨宴请贵客挚友,必定用产自家乡的永福生姜、东兴椒和紫皮大蒜为菜肴提味,“大千鱼”、“大千鸡”等佳肴就是张大千所创,被人们誉为“大千风味”,至今流传蜀中。1982年,东兴区为编撰县志,专门邀请张大千先生题写书名,并特意托人为大千先生捎去家乡的永福生姜等特产,时已80高龄的大千先生见到家乡的特产不禁热泪盈眶,抱病题写了“内江县志”几个苍劲有力的大字。著名东兴区籍“红色记者”─原《人民日报社》社长范长江同志,少年在家乡时就深谙生姜的妙用,离开故乡时,都要携带生姜干片。上...
    查看详情 >>
    多果发布
    发布于 01-10 08:40
    浏览 9
  • 西坝生姜:讲述农品牌自己的故事

    西坝生姜:讲述农品牌自己的故事

    西坝生姜不仅是餐桌上的美味调料,更是中医典籍中的重要药材,承载着悠久的历史文化故事,见证了中国农业文明和药食同源理念的深刻传承。西坝生姜在历史上是久负盛名的贡姜,其历史可以追溯至明朝正统年间,约公元1436年至1449年,因其独特的鲜嫩、香脆、无筋质地,被朝廷列为皇家贡品,进献宫廷,彰显其超凡品质。直至清代,西坝生姜仍保持着其尊贵的地位,深受皇室喜爱,这在诸多古代文献中都有详实记载。西坝生姜的种植技艺和产品声誉代代相传,历久弥新,因其特殊的地理水土,形如美女的纤纤玉手,又称“西坝仙女姜”。在当时的条件下,以鲜、嫩、香、脆为特色的“西坝仙女姜”是如何运往京城,而又能保持其特色的呢?据测算,从西坝到京城用马车运姜,多则两月,少则一月有余;如水陆并用也在20天以上,这还不包括在路上的意外,嘉州府为了上运贡品,官吏和百姓们在上面动了不少脑筋。据史料载曰:“土埋之、草盖之、水浇之,水陆并行,至京不腐。”精彩地道明了当时上贡生姜的图景。农历的五月时节,在西坝老木孔、棋盘山等地,被官府指定的地块里,农民就开始艰辛地劳作。他们把生姜起出,连苗带姜带泥一并放在一个大竹筐里,四人一抬装到船上,在上面...
    查看详情 >>
    多果发布
    发布于 01-13 22:40
    浏览 5
  • 铜陵白姜:讲述农品牌自己的故事

    铜陵白姜:讲述农品牌自己的故事

    铜陵白姜的种植历史源远流长,早在春秋战国时期,铜陵地区就开始种植生姜,其独特的白色生姜品种更是稀缺珍贵。据《铜陵县志》记载,铜陵白姜因其质地细腻、色泽洁白如玉、味道辛香回甘而深受赞誉。在北宋年代,铜陵已成为全国著名的生姜著名产区,并被列入朝廷贡品,足见其品质之优与历史之悠久。据嘉靖〈铜陵县志〉记载,明代铜陵生姜已成为“热门”特产。“邑产姜、蒜、苎麻、丹皮之类,近亦间有贩贾者,但远人市贩者居多。”(清.赵锦风〈俗篇.新城记〉)。清顺治13年(1656年),〈铜陵县志.物产〉记载,当时姜的产量“每岁不下十万担”。至民国年间,年产量约720吨左右。时大通经营生姜的私营行商有6家,每年采购鲜姜销往安庆、芜湖、镇江、扬州等地,像安庆的“胡玉美”、扬州的“四美”、镇江的“恒顺”等有名的酱园采购铜陵生姜,加工糖冰姜、糖醋姜、酱姜等。建国初,生姜仍以私商经营。50年代末60年代初,因片面的抓粮食生产,生姜种植面积受到影响,生产量亦减。20世纪80年代,在积极发展多种经营的方针指导下,面积与产量均不断增长,生姜除供销社收购一部分外,大都为酱园长直接至产地收购,或姜农运至市场自销。随着生姜产业化开展...
    查看详情 >>
    多果发布
    发布于 01-12 16:40
    浏览 4
  • 罗盘山生姜:讲述农品牌自己的故事

    罗盘山生姜:讲述农品牌自己的故事

    罗盘山生姜不仅是一种美食佳品,更是承载着深厚历史积淀与传统文化传承的独特符号,同时也书写着现代农业发展的崭新篇章。罗盘山生姜的种植历史可溯及唐宋时期,早在千年以前,这里的农民就已经发现了这块土地适宜生姜生长的天然优势,并开始精心培育。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加上土壤肥沃、气候适宜,使得产出的生姜具有与众不同的优异品质。随着时光流转,罗盘山生姜逐渐走出乡野,凭借其特殊的口感、丰富的营养价值以及卓越的药用效果,一度成为古代皇室的宫廷贡品,从而确立了其在中国生姜文化中的崇高地位。罗盘山生姜以其金黄饱满的色泽、细腻紧实的质地、甜辣适中的味道而备受推崇。它的根茎硕大,肉质鲜嫩,既可用于日常烹饪调味,增添菜品的层次感,又因其含有丰富的姜辣素、挥发油等成分,具有良好的驱寒暖身、增进食欲和抗菌消炎等功效,在中医药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此外,罗盘山生姜还富含多种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对于保健养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潼南区政府高度重视罗盘山生姜这一地方特色资源,积极推动其产业化的健康发展。近年来,罗盘山生姜成功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的认证,这不仅意味着对其独特品质的认可,也是对当地生姜种植传统的肯定与保护。...
    查看详情 >>
    多果发布
    发布于 01-02 01:40
    浏览 2
  • 圈子粉丝

    更多+
    还没有粉丝哦~

    资讯头条

    更多 +
  • 1

    全国特质农品名录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特”字文章,打造高品质、有口碑的农业“金字招牌”的要求和国家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和品牌强农战略部署,加快培育特色农业品牌,科学引导消费,及时指导生产,促进产销对接,更好地满足公众对特色优质农产品的个性化需求,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于2020年10月开始开展全国特质农品登录工作,并制定了《特质农品登录技术规范(试行)》。所谓“特质农品”,是指产自特定产地环境条件,具有稳定且可感知、可识别、可量化的独特品质特征,具有一定生产规模,有稳定的供应量和消费群体,并经国家农安中心登录的农产品,其中农产品包括种植业和养殖业产品及其初加工产品。特质农品登录坚持“自愿申请、技术评价、信息公开、动态管理”和公益服务原则。根据《特质农品登录技术规范(试行)》规定程序,经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优质农产品)工作机构推荐,地市级、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优质农产品)工作机构审核,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组织专家技术评审确认,并在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网公示,符合特质农品登录技术规范要求的相关农产品,则正式登录为特质农品,并纳入全国特质农品名录。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后续进...
  • 2

    中国农耕农品记忆索引名录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赓续农耕文明,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的重要指示精神,推进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充分展示独具农耕文化的乡村风貌、乡土特产和农耕资源,满足公众农耕农品传承与感悟体验需要,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开展农耕农品记忆索引名录征集工作。征集的农耕农品记忆索引名录,包括涵盖具有农耕文化记忆(印记)传承属性并源于种植养殖生产消费过程、彰显农业多种功能乡村多元价值、满足乡愁感知感悟感念,且具有独特生产、加工、贮藏、保鲜、消费、技艺与品质特性、风格特色的农产品及相关产品。农耕农品记忆索引名录征集,以覆盖区域范围内的农业生产经营主体、行业协会、技术机构等为主体(统称“申请单位”)。申请单位应当具有产地覆盖、全程质控、生产指导、消费引导、产销对接和农耕传承的能力。农耕农品记忆索引名录征集坚持“自愿申请、自行举证、自我承诺”原则。农耕农品记忆索引名录征集,按照主体申请、县级农业农村部门(或相关主管部门)审核,地市级和省级绿色食品(绿色优质农产品)工作机构审查,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组织专家审评后在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官网(国家绿色优质农产品公共信息平台)上公布,并以适当方式附送...
  • 3

    中国农产品品牌索引名录

    为深入贯彻关于“要把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放在突出位置,狠抓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品牌创建、质量安全监管”“走质量兴农之路,要突出农业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加快培育优势特色农业,打造高品质、有口碑的农业‘金字招牌’”的重要指示精神,落细落小农业农村部有关两个“三品一标”工作的决策部署,探索构建常态化的农产品品牌年度储存记忆与公众查询索引名录,以实际行动促进品牌农产品产销对接与公共服务,推动绿色优质农产品实现既产得出、产得优,又卖的出、卖得好,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拟探索开展中国农产品品牌索引名录征集工作。农产品品牌索引名录征集,突出公益性服务,征集过程中国家中心不收取任何费用。凡纳入《中国农产品品牌索引名录》的农产品品牌,实行动态管理,由县级以上地方绿色食品(绿色优质农产品)工作机构加强跟踪评价和技术服务,帮助品牌拥有者完善管理制度规范,提升技术管理水平,发挥好品牌强农带动效应。凡不再符合索引名录征集条件和要求的,依规退出名录。中国农产品品牌索引名录征集,是一项通过培育知名品牌,服务乡村振兴,促进绿色优质农产品产销对接的新工作。经符合申请条件的农产品品牌合法拥有者“自愿申报...
  • 4

    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

  • 5

    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2022-2025年)

  • 6

    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

  • 7

    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名单

  • 8

    概述:中欧地理标志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