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特产圈

广西特产圈

特产馆:广西馆
109
话题 123
广西壮族自治区(壮文:Gvangjsih Bouxcuegh Swcigih),通称广西,简称“桂”,首府南宁,南临北部湾,是中国唯一沿海的自治区。广西得名于岭南西道、广南西路,是岭南文化传承的主要地区之一,又因境内大部分地区属于秦统一岭南设置桂林郡而简称“桂”。岭南在先秦时已存在新石器时代和青铜时代高度文明,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 。秦汉以后逐渐有北方各民族迁入,如今广西已经成为一个多民族聚居省区。
  • 环江青梅:讲述农品牌自己的故事

    环江青梅:讲述农品牌自己的故事

    环江青梅被誉为“东方圣果”,不仅以其特有的口感和营养价值享誉四方,更是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积淀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故事。青梅在我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尚书·说命》中就有对梅的最早文字记载,梅作为五果(桃、李、杏、枣、梅)之一,早在周代就已广泛种植并深受人们喜爱。而在环江地区,青梅的栽种历史亦颇为久远,尤其是在长美乡等地,青梅种植业根深叶茂,形成了深厚的青梅文化。环江青梅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培育出了皮薄、肉厚、核小、酸度适中的优良品质,深受当地民众和各地消费者的青睐。每到冬春之际,漫山遍野的梅花盛开,犹如皑皑白雪覆盖山野,这一景象成为了一幅描绘环江冬日美景的经典画卷,吸引无数文人墨客吟咏赞叹,赋予了青梅浓厚的艺术意蕴。环江青梅在当地不仅是重要的经济作物,也是文化符号和节日庆典的核心。从每年举办的青梅节活动中,我们可以窥见其深远的文化影响。无论是采摘青梅、制作梅制品的传统技艺展示,还是围绕青梅主题的歌舞、诗词创作,都生动展现了当地人对青梅独特情感的表达和对其所蕴含的精神价值的传承。时至今日,环江青梅已经超越了单纯的食品属性,衍化成了一种文化遗产,它象征着勤劳智慧的环江人...
    查看详情 >>
    多果发布
    发布于 2024-10-11
    浏览 12
  • 南宁香蕉:讲述农品牌自己的故事

    南宁香蕉:讲述农品牌自己的故事

    南宁香蕉栽培历史悠久,是香蕉起源地之一。据历史记载,《南方草木状》(305年)、《齐民要术》(405~556年),《太平御览》(997~984)、《本草纲木》等古籍中,就有广西南宁香蕉栽培的记载。明董传策戍守南宁时,曾写《咏蕉子》诗:“蕉子垂垂结阵黄,绿枝风扇迥凝乡,生憎膏腻甜于蜜,消得幽人在异乡。”南宁种植香蕉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全市境内均可种植,种植品种有大蕉又名牛角蕉(广西),西贡蕉(约在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自越南引入广西南宁),鸡蕉,普通矮把香蕉、大种矮把香蕉、高把香蕉等。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邕宁县志》也记录了南宁香蕉的种植。20世纪90年代以前,南宁市香蕉以邕宁县那龙乡矮把香蕉为主,那龙香蕉有100多年种植历史,那龙乡村民房前屋后均有种植香蕉的习惯。20世纪90年代,南宁市逐步引进种植果实大、外观好、耐贮藏、品质好的威廉斯、巴西蕉、台湾8号、广东1号等国内外优良香蕉品种,并选育出了桂蕉1号、6号,金粉1号等适合当地种植的优新品种,,面积与产量持续增长,南宁香蕉朝着集约化生产、企业化经营的方向发展。2008年,南宁香蕉面积达 32万亩,占全市水果栽培总面积的...
    查看详情 >>
    多果发布
    发布于 2024-10-28
    浏览 5
  • 上思香糯:讲述农品牌自己的故事

    上思香糯:讲述农品牌自己的故事

    上思香糯历经岁月洗礼,以其独特的香味、细腻的口感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地方农业的一张亮丽名片,谱写着一曲动人的历史与文化交响曲。上思香糯的历史源远流长,早在明清时期,上思县就已经开始大面积种植糯米,而上思香糯这一品种就是在长久的农耕实践中,经过无数次的自然选择与人工培育后脱颖而出的。它的独特之处在于米粒饱满圆润,色泽晶莹剔透,煮熟后散发出浓郁而独特的香味,口感柔软细腻,黏而不腻,深受当地民众和各地食客的喜爱。上思香糯与当地民俗文化紧密相连,深深烙印在上思县人民的日常生活和节庆习俗中。每逢农历新年、端午节、中秋节等重要节日,上思香糯就会化身为象征团圆、吉祥、富饶的载体,被用来制作粽子、年糕、汤圆等各种传统美食,寄寓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和谐家庭的期盼。特别是在壮族三月三歌节等民族盛会上,香糯更是不可或缺的主角,通过歌谣、舞蹈、游戏等形式,传承和弘扬了壮族稻作文化与民族精神。上思香糯的种植技艺与加工方法,体现了当地农民的智慧与辛勤。他们遵循自然规律,运用世代传承的农耕智慧,结合现代科技手段,用心守护着这一独特物种的生长,确保了上思香糯的品质与口感。同时,上思县人民政府积极推广和保...
    查看详情 >>
    多果发布
    发布于 2024-11-01
    浏览 4
  • 武宣牛心柿:讲述农品牌自己的故事

    武宣牛心柿:讲述农品牌自己的故事

    武宣牛心柿种植历史悠久,是当地群众在长期栽培实践中筛选出来的优良品种。二塘镇大琳村古寨屯牛心柿园有几十株老牛心柿树,其中一棵种于清嘉庆十三年(1808年),此树高8.9米、树干周长2.6米,树冠占地达262平方米,人称“牛心柿王”。三里镇的上李村也有10株二百年树龄的老牛心柿树。据《武宣县志》记载,牛心柿是武宣的特产,栽培历史两百多年,武宣牛心柿早在解放前就以其生食脆、甜的品质远销广东、港澳等地。20世纪90年代,武宣县开始大规模种植牛心柿。2009年5月,武宣县三里镇双龙水果农民专业合作社正式成立。该社首次尝试“千亩牛心柿标准化基地建设”,促进了牛心柿果品产业提质升级,产品通过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和出境检验检疫认证,有效带动了全县牛心柿的标准化生产。2014年,武宣县10个乡镇都种植有牛心柿,种植面积达2867公顷,年产量达5万多吨,占全县水果面积、产量的47%以上。近些年,武宣县建立了130多公顷标准化牛心柿生产基地,同时制定了当地的栽培技术规程。武宣县成立了牛心柿水果专业合作社、水果协会等为牛心柿的产、供、销提供“一条龙”服务,武宣牛心柿也以其优良的品质获得了我国闽、粤以及东南...
    查看详情 >>
    多果发布
    发布于 2024-10-06
    浏览 4
  • 荔浦芋:讲述农品牌自己的故事

    荔浦芋:讲述农品牌自己的故事

    荔浦县是荔浦芋栽培的起源地,种植的历史悠久。据文字记载始于清朝康熙四十八年,至今已有340多年的历史。据记载,荔浦芋自清朝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由福建漳州一带传入荔浦,首先栽于县城城西关帝庙一带,并向周边辐射种植,在荔浦县特殊的地理和自然条件下,受环境小气候的影响,逐渐形成集色、香、味于一体的地方名特优产品,品质优于其它地方所产芋头,很早在周边县对荔浦所产槟榔芋就有了“荔浦芋”一词的称谓。在清代,荔浦芋作为广西珍稀的“皇室贡品”,年年进贡朝廷。民国3年《荔浦志》载:“旧志云:有大至十余斤者,今实无,但以城外关帝庙前所出者为佳。剖之,现槟榔纹,谓之槟榔芋。”“纹棕色致密,粉松而不粘,气香、他处有移种者、仅形似耳,无纹,谓之榔芋”。2000年4月21日,经国家工商局商标局核准,荔浦县“荔浦芋”商标注册成功,为广西第一个获准注册商标的农产品。2001年,荔浦芋获北京国际农业博览会优质产品奖。2002年12月,荔浦芋通过自治区无公害生产基地认证。2010年,荔浦市栽培荔浦芋面积达2666多公顷。2019年11月15日,荔浦芋入选中国农业品牌目录。近年来,荔浦县年种荔浦芋在3000公...
    查看详情 >>
    多果发布
    发布于 2024-09-22
    来自 荔浦芋圈
    浏览 2
  • 圈子粉丝

    更多+
    还没有粉丝哦~

    资讯头条

    更多 +
  • 1

    全国特质农品名录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特”字文章,打造高品质、有口碑的农业“金字招牌”的要求和国家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和品牌强农战略部署,加快培育特色农业品牌,科学引导消费,及时指导生产,促进产销对接,更好地满足公众对特色优质农产品的个性化需求,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于2020年10月开始开展全国特质农品登录工作,并制定了《特质农品登录技术规范(试行)》。所谓“特质农品”,是指产自特定产地环境条件,具有稳定且可感知、可识别、可量化的独特品质特征,具有一定生产规模,有稳定的供应量和消费群体,并经国家农安中心登录的农产品,其中农产品包括种植业和养殖业产品及其初加工产品。特质农品登录坚持“自愿申请、技术评价、信息公开、动态管理”和公益服务原则。根据《特质农品登录技术规范(试行)》规定程序,经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优质农产品)工作机构推荐,地市级、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优质农产品)工作机构审核,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组织专家技术评审确认,并在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网公示,符合特质农品登录技术规范要求的相关农产品,则正式登录为特质农品,并纳入全国特质农品名录。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后续进...
  • 2

    中国农耕农品记忆索引名录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赓续农耕文明,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的重要指示精神,推进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充分展示独具农耕文化的乡村风貌、乡土特产和农耕资源,满足公众农耕农品传承与感悟体验需要,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开展农耕农品记忆索引名录征集工作。征集的农耕农品记忆索引名录,包括涵盖具有农耕文化记忆(印记)传承属性并源于种植养殖生产消费过程、彰显农业多种功能乡村多元价值、满足乡愁感知感悟感念,且具有独特生产、加工、贮藏、保鲜、消费、技艺与品质特性、风格特色的农产品及相关产品。农耕农品记忆索引名录征集,以覆盖区域范围内的农业生产经营主体、行业协会、技术机构等为主体(统称“申请单位”)。申请单位应当具有产地覆盖、全程质控、生产指导、消费引导、产销对接和农耕传承的能力。农耕农品记忆索引名录征集坚持“自愿申请、自行举证、自我承诺”原则。农耕农品记忆索引名录征集,按照主体申请、县级农业农村部门(或相关主管部门)审核,地市级和省级绿色食品(绿色优质农产品)工作机构审查,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组织专家审评后在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官网(国家绿色优质农产品公共信息平台)上公布,并以适当方式附送...
  • 3

    中国农产品品牌索引名录

    为深入贯彻关于“要把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放在突出位置,狠抓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品牌创建、质量安全监管”“走质量兴农之路,要突出农业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加快培育优势特色农业,打造高品质、有口碑的农业‘金字招牌’”的重要指示精神,落细落小农业农村部有关两个“三品一标”工作的决策部署,探索构建常态化的农产品品牌年度储存记忆与公众查询索引名录,以实际行动促进品牌农产品产销对接与公共服务,推动绿色优质农产品实现既产得出、产得优,又卖的出、卖得好,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拟探索开展中国农产品品牌索引名录征集工作。农产品品牌索引名录征集,突出公益性服务,征集过程中国家中心不收取任何费用。凡纳入《中国农产品品牌索引名录》的农产品品牌,实行动态管理,由县级以上地方绿色食品(绿色优质农产品)工作机构加强跟踪评价和技术服务,帮助品牌拥有者完善管理制度规范,提升技术管理水平,发挥好品牌强农带动效应。凡不再符合索引名录征集条件和要求的,依规退出名录。中国农产品品牌索引名录征集,是一项通过培育知名品牌,服务乡村振兴,促进绿色优质农产品产销对接的新工作。经符合申请条件的农产品品牌合法拥有者“自愿申报...
  • 4

    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

  • 5

    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2022-2025年)

  • 6

    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

  • 7

    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名单

  • 8

    概述:中欧地理标志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