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县乌梅圈

达县乌梅圈

特色农产品:达县乌梅
99
话题 6
达县乌梅,是四川省达州市达川区特产,具有“基原纯正、品种优良”的特点,是国家农业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达县乌梅,又称达川乌梅,以其优良的品质和丰富的营养成分而闻名,主要种植在百节、景市、马家、平滩、渡市、碑庙、北山、金石、青宁等乡镇。这种乌梅属于蔷薇科植物梅的果实,是《中国药典》收载品种“耳梅”,具有基原纯正、品种优良的特点。其有效成分枸橼酸含量高达29.4%,远超过《药典》标准,居全国首位。除了作为食品被广泛食用外,达县乌梅还因其药用价值而备受重视,被誉为“食药赏”三效合一的良品。达川区高度重视和支持乌梅产业,成功创建了省星级现代农业园区,并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推广,不断提升乌梅的产量和品质。
  • 特色农产品【达县乌梅】

    特色农产品【达县乌梅】

    在中国四川盆地东部,有一片神奇的土地,这里盛产一种享有千年美誉的果实——达县乌梅。达县乌梅,以其独特的药食同源价值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在浩瀚的中华医药宝库中独树一帜,成为了达州地区乃至全国的一张耀眼名片。乌梅为蔷薇科植物梅,是《药典》收载品种“耳梅”,基原纯正,品种优良,是乌梅GAP标准制标品种,其有效成分枸橼酸含量29.4%,高出《药典》标准近一倍,居全国第一。乌梅主产在四川、贵州、福建等地,四川达县是乌梅的原生资源地和主产区,分布百节、景市、马家、平滩、渡市、碑庙、北山、金石、青宁等乡镇,达县种植面积达10000亩,年产乌梅干果3000吨。2010年12月31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达县乌梅”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达县乌梅果实椭圆形,青中透黄,果径2.3厘米左右,单果重20克以上,种核属椭圆籽类型,两侧无棱线,呈流线型边缘。果肉率85.5%,每公斤50粒,无病虫害,味极酸。达县乌梅初加工后成品呈不规则的耳扁球形,直径1.5~2.3厘米。表面棕黑色至乌黑色,皱缩不平,在放大镜下可见有细毛茸。一端有圆形的果柄痕。果肉柔软,乌黑色或黑棕色。核坚硬,椭圆形,棕黄色,表面有小凹点;...
    查看详情 >>
    多果发布
    发布于 2024-03-15
    浏览 25
  • 达县乌梅:讲述农品牌自己的故事

    达县乌梅:讲述农品牌自己的故事

    乌梅,这一看似寻常的果实,却在达县演绎出了一部融合了自然恩赐、人文智慧与地方特色的传奇故事。乌梅《中国植物志》收载正名为梅,梅原产中国南方,已有三千多年的栽培历史,梅熏制成乌梅人药。达县是乌梅的原生资源地,乌梅品种优良,属《中国药典》收载品种“耳梅”。据史料记载,乌梅在我国的栽培历史长达数千年,而达县正是乌梅的原生资源地和优质产区。这里的乌梅因其品质优良、药效卓著,早在古代就已名扬四海,《中国药典》将其收录,誉为“耳梅”,并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领域。达县乌梅不仅富含枸橼酸,其含量高达29.4%,远超国家标准,而且承载着丰富的民间传说与历史文化。流传在当地的肖家山乌梅树的传说就是其中一个生动的例证。据说,某位先民偶然间在外地得到几棵乌梅树苗,带回故乡达县百节镇肖家山栽种,经过家族世代精心培育,这些乌梅树不仅繁茂生长,且结出的果实风味独特,由此奠定了达县乌梅的声誉基础。每年冬季,乌梅树开花之际,那粉白色的花朵如点点繁星,照亮了寂静的山野,也点亮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随着时间的推移,达县乌梅逐渐形成了“食、药、赏”三位一体的独特价值体系。不仅作为人们餐桌上的美食佳肴,亦成为治病救人的良...
    查看详情 >>
    多果发布
    发布于 01-11 01:40
    浏览 18
  • 圈子粉丝

    更多+
    还没有粉丝哦~

    资讯头条

    更多 +
  • 1

    全国特质农品名录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特”字文章,打造高品质、有口碑的农业“金字招牌”的要求和国家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和品牌强农战略部署,加快培育特色农业品牌,科学引导消费,及时指导生产,促进产销对接,更好地满足公众对特色优质农产品的个性化需求,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于2020年10月开始开展全国特质农品登录工作,并制定了《特质农品登录技术规范(试行)》。所谓“特质农品”,是指产自特定产地环境条件,具有稳定且可感知、可识别、可量化的独特品质特征,具有一定生产规模,有稳定的供应量和消费群体,并经国家农安中心登录的农产品,其中农产品包括种植业和养殖业产品及其初加工产品。特质农品登录坚持“自愿申请、技术评价、信息公开、动态管理”和公益服务原则。根据《特质农品登录技术规范(试行)》规定程序,经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优质农产品)工作机构推荐,地市级、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优质农产品)工作机构审核,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组织专家技术评审确认,并在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网公示,符合特质农品登录技术规范要求的相关农产品,则正式登录为特质农品,并纳入全国特质农品名录。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后续进...
  • 2

    中国农耕农品记忆索引名录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赓续农耕文明,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的重要指示精神,推进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充分展示独具农耕文化的乡村风貌、乡土特产和农耕资源,满足公众农耕农品传承与感悟体验需要,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开展农耕农品记忆索引名录征集工作。征集的农耕农品记忆索引名录,包括涵盖具有农耕文化记忆(印记)传承属性并源于种植养殖生产消费过程、彰显农业多种功能乡村多元价值、满足乡愁感知感悟感念,且具有独特生产、加工、贮藏、保鲜、消费、技艺与品质特性、风格特色的农产品及相关产品。农耕农品记忆索引名录征集,以覆盖区域范围内的农业生产经营主体、行业协会、技术机构等为主体(统称“申请单位”)。申请单位应当具有产地覆盖、全程质控、生产指导、消费引导、产销对接和农耕传承的能力。农耕农品记忆索引名录征集坚持“自愿申请、自行举证、自我承诺”原则。农耕农品记忆索引名录征集,按照主体申请、县级农业农村部门(或相关主管部门)审核,地市级和省级绿色食品(绿色优质农产品)工作机构审查,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组织专家审评后在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官网(国家绿色优质农产品公共信息平台)上公布,并以适当方式附送...
  • 3

    中国农产品品牌索引名录

    为深入贯彻关于“要把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放在突出位置,狠抓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品牌创建、质量安全监管”“走质量兴农之路,要突出农业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加快培育优势特色农业,打造高品质、有口碑的农业‘金字招牌’”的重要指示精神,落细落小农业农村部有关两个“三品一标”工作的决策部署,探索构建常态化的农产品品牌年度储存记忆与公众查询索引名录,以实际行动促进品牌农产品产销对接与公共服务,推动绿色优质农产品实现既产得出、产得优,又卖的出、卖得好,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拟探索开展中国农产品品牌索引名录征集工作。农产品品牌索引名录征集,突出公益性服务,征集过程中国家中心不收取任何费用。凡纳入《中国农产品品牌索引名录》的农产品品牌,实行动态管理,由县级以上地方绿色食品(绿色优质农产品)工作机构加强跟踪评价和技术服务,帮助品牌拥有者完善管理制度规范,提升技术管理水平,发挥好品牌强农带动效应。凡不再符合索引名录征集条件和要求的,依规退出名录。中国农产品品牌索引名录征集,是一项通过培育知名品牌,服务乡村振兴,促进绿色优质农产品产销对接的新工作。经符合申请条件的农产品品牌合法拥有者“自愿申报...
  • 4

    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

  • 5

    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2022-2025年)

  • 6

    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

  • 7

    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名单

  • 8

    概述:中欧地理标志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