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特产圈

杏特产圈

特产馆:杏馆
307
话题 48
杏,属于蔷薇科李亚科杏属的落叶乔木,原产于中国,后被引种至世界各地。杏树春天开花,花色粉白,花形娇美,是早春观赏的重要树种之一。其果实——杏子,形状扁圆或椭圆形,外皮色泽随成熟度由青绿渐变为淡黄、橙黄或者深红,表皮光滑且有一层薄薄的绒毛,果肉质地细腻,口感酸甜适中,果核较大且坚硬,内部含有种子。杏的品种繁多,根据果肉硬度和用途可分为食用杏、仁用杏两大类。其中,食用杏以果肉甜美、汁水丰富为特点,如蜜杏、金太阳杏等;仁用杏则以其杏仁品质优良而著名,可用于制作杏仁露、杏仁油等多种食品。杏的营养价值很高,富含维生素A、维生素C、钙、磷、铁等多种营养成分,同时,杏仁中所含的苦杏仁苷也具有一定药用价值。
  • 阿力玛里树上干杏:讲述农品牌自己的故事

    阿力玛里树上干杏:讲述农品牌自己的故事

    有着“中国树上干杏之乡”美誉的六十一团,种植树上干杏已有5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最大的树上干杏生产基地。阿力玛里古代曾是通往中亚、西亚的要塞,古战场的军事要地。元代,耶律楚材曾在阿力玛里居住过一个时期,在他所写的《西游记》中记述说:“附庸城邑八、九多葡萄、梨、果”。《长春真人西游记》云:“世人呼果为阿力玛,盖多果树,以是名城阿力玛里”。据史书记载:“辽远时期,它的周围百余里地,草茂林深,气候温暖,即是游牧民族行猎的好围场,又是落英缤纷、花瓣铺地的林禽园”。中国国情丛书—百县市经济社会调查霍城卷和霍城县志、新疆通志·瓜果志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园艺志里也有关于山杏(树上干杏)的记载。在61团部周边、大西沟下部的山区等地还生长着大量的野苹果、野杏(树上干杏)、野山楂、野酸梅(红的、黄的)、野核桃、天山樱桃等,它们都是生长了几千年的野生树种。20世纪90年代中期,树上干杏作为一种产业开始在六十一团场进行大面积种植,并且逐年增加种植面积。注册的“阿力玛里”牌的树上干杏商标已通过国家商标认证。2007年,六十一团建立了5000亩树上干杏和干果有机产品拟认证生产加工基地,全面推广果园标准化生产和无...
    查看详情 >>
    多果发布
    发布于 2024-10-31
    浏览 9
  • 张夏玉杏:讲述农品牌自己的故事

    张夏玉杏:讲述农品牌自己的故事

    张夏玉杏又名御杏、汉帝杏、金杏,栽植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是山东省规模最大的玉杏产区。据《水经注》和《高僧传》两部史书记载,黄家峪又名金舆谷,谷中有山名曰玉符山,山中生产杏果,此果成熟后,果实如美玉般晶莹剔透,百姓便称之为玉杏。相传,清代乾隆去泰山祭天的途中路经此地,远远望去满山遍野都是金黄的果子,便令随从摘来品尝,此果个大皮薄,香甜可口,芳香四溢,乾隆非常高兴,随钦定此果为宫廷御用,便把玉杏又叫御杏。焦台村仍存有上百年的老杏树,依然根繁叶茂,果实累累,结的玉杏个大质优。20世纪50年代的时候,张夏镇焦台村就有农户栽种杏树,并且把杏果运到济南市区卖。1997年开始,焦台村的农民们开始逐步从种植小麦等农作物,改为种植杏树,村民的收入也不断攀升。到2000年左右,焦台村几乎家家都是杏树专业户了。进入21世纪,张夏镇先后投资300多万元,连续举办了11届杏花节,累计接待游客200余万人次。杏花节的举办,不仅使张夏赢得了“济南新春第一游”首选地的美誉,也使张夏万亩玉杏基地声名远扬。2010年,张夏玉杏种植面积800公顷,全年总产量3500吨,被列入济南市市长三号工程和济南市八大林果基地...
    查看详情 >>
    多果发布
    发布于 2024-11-16
    浏览 9
  • 托克逊杏:讲述农品牌自己的故事

    托克逊杏:讲述农品牌自己的故事

    托克逊杏的栽培历史可以追溯到一千多年以前。1959年,在吐鲁番阿斯塔那哈拉和卓古墓群进行的一系列考古发掘工作中,考古学家挖掘发现杏干,为此考古学家分析确定在高昌国时期(公元460年-640年)包括托克逊县这些区域内就已经开始有种植、食用杏等生产活动。据史料记载,清代至民国时期,托克逊县群众中无育苗习惯,栽植杏树均是挖取野生苗培植。新中国解放成立后,托克逊县人民政府动员群众育苗,贯彻“自采种、自育苗、自造林”的方针。托克逊县有70%的农牧民从事杏产业。由于县委、政府大力发展托克逊杏品牌基地建设,又加之托克逊杏价格的上涨,调动了全县广大农牧民生产托克逊杏的积极性,托克逊杏种植规模快速扩大,全县托克逊杏种植由原来的房前屋后、小面积种植走向了大面积、大规模种植。2013年,托克逊县成功举办了首届托克逊“杏花节”、“杏子采摘节”等活动,带动了当地农牧民增收致富。2013年12月30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正式批准对“托克逊杏”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2016年,托克逊杏总产量1.3万吨,总收入4074万元,通过杏花季系列节庆活动的举办,托克逊县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11716.7元。201...
    查看详情 >>
    多果发布
    发布于 2024-11-12
    浏览 5
  • 少山红杏:讲述农品牌自己的故事

    少山红杏:讲述农品牌自己的故事

    少山红杏历史悠久,早在明朝,城阳区夏庄少山的村民就开始种植红杏。据记载,明代,山东即墨望族黄氏家族于嘉靖元年(1522年),在石门山西麓建书院一处(下书院),并在书院前后栽种杏树,经数年精心培育,结出的红杏品质出众,号称“黄氏红杏”。万历年间,黄氏门中黄嘉善官拜太子太保、兵部尚书,返乡省亲回京时携红杏献于万历帝。万历帝品尝后大悦,观其形、察其色,遂赐“关公脸杏”,自此名传天下。至今百年以上的老树有上百棵,而且不少老树仍高产,其中少山红和关公脸是当地的两大特产。“少山红杏”以果大(平均单果80—100克)、肉软、香甜口感好、绯红、离核、形美而闻名。19世纪20年代起,少山红杏开始大面积种植。1978年,改革开放后,当地对品种进行优化,经过连续多年的试验示范,引进国内外名优品种10余种,新栽植优质红杏500亩,由青岛少山红杏专业合作社统一管理,形成集中产业示范基地。2018年,少山红杏总产量达到500万斤,主产区少山社区种植红杏3000余亩,杏树多达10万余棵,产量最多的单棵杏树可达1000多斤,有麦黄、少山大红杏、关爷脸等数十个优质品种。近年来,少山社区“两委”积极探索乡村振兴路径...
    查看详情 >>
    多果发布
    发布于 2024-10-06
    浏览 4
  • 圈子粉丝

    更多+

    资讯头条

    更多 +
  • 1

    全国特质农品名录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特”字文章,打造高品质、有口碑的农业“金字招牌”的要求和国家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和品牌强农战略部署,加快培育特色农业品牌,科学引导消费,及时指导生产,促进产销对接,更好地满足公众对特色优质农产品的个性化需求,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于2020年10月开始开展全国特质农品登录工作,并制定了《特质农品登录技术规范(试行)》。所谓“特质农品”,是指产自特定产地环境条件,具有稳定且可感知、可识别、可量化的独特品质特征,具有一定生产规模,有稳定的供应量和消费群体,并经国家农安中心登录的农产品,其中农产品包括种植业和养殖业产品及其初加工产品。特质农品登录坚持“自愿申请、技术评价、信息公开、动态管理”和公益服务原则。根据《特质农品登录技术规范(试行)》规定程序,经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优质农产品)工作机构推荐,地市级、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优质农产品)工作机构审核,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组织专家技术评审确认,并在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网公示,符合特质农品登录技术规范要求的相关农产品,则正式登录为特质农品,并纳入全国特质农品名录。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后续进...
  • 2

    中国农耕农品记忆索引名录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赓续农耕文明,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的重要指示精神,推进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充分展示独具农耕文化的乡村风貌、乡土特产和农耕资源,满足公众农耕农品传承与感悟体验需要,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开展农耕农品记忆索引名录征集工作。征集的农耕农品记忆索引名录,包括涵盖具有农耕文化记忆(印记)传承属性并源于种植养殖生产消费过程、彰显农业多种功能乡村多元价值、满足乡愁感知感悟感念,且具有独特生产、加工、贮藏、保鲜、消费、技艺与品质特性、风格特色的农产品及相关产品。农耕农品记忆索引名录征集,以覆盖区域范围内的农业生产经营主体、行业协会、技术机构等为主体(统称“申请单位”)。申请单位应当具有产地覆盖、全程质控、生产指导、消费引导、产销对接和农耕传承的能力。农耕农品记忆索引名录征集坚持“自愿申请、自行举证、自我承诺”原则。农耕农品记忆索引名录征集,按照主体申请、县级农业农村部门(或相关主管部门)审核,地市级和省级绿色食品(绿色优质农产品)工作机构审查,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组织专家审评后在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官网(国家绿色优质农产品公共信息平台)上公布,并以适当方式附送...
  • 3

    中国农产品品牌索引名录

    为深入贯彻关于“要把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放在突出位置,狠抓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品牌创建、质量安全监管”“走质量兴农之路,要突出农业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加快培育优势特色农业,打造高品质、有口碑的农业‘金字招牌’”的重要指示精神,落细落小农业农村部有关两个“三品一标”工作的决策部署,探索构建常态化的农产品品牌年度储存记忆与公众查询索引名录,以实际行动促进品牌农产品产销对接与公共服务,推动绿色优质农产品实现既产得出、产得优,又卖的出、卖得好,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拟探索开展中国农产品品牌索引名录征集工作。农产品品牌索引名录征集,突出公益性服务,征集过程中国家中心不收取任何费用。凡纳入《中国农产品品牌索引名录》的农产品品牌,实行动态管理,由县级以上地方绿色食品(绿色优质农产品)工作机构加强跟踪评价和技术服务,帮助品牌拥有者完善管理制度规范,提升技术管理水平,发挥好品牌强农带动效应。凡不再符合索引名录征集条件和要求的,依规退出名录。中国农产品品牌索引名录征集,是一项通过培育知名品牌,服务乡村振兴,促进绿色优质农产品产销对接的新工作。经符合申请条件的农产品品牌合法拥有者“自愿申报...
  • 4

    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

  • 5

    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2022-2025年)

  • 6

    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

  • 7

    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名单

  • 8

    概述:中欧地理标志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