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莓特产圈

蓝莓特产圈

特产馆:蓝莓馆
250
话题 23
蓝莓,学名越橘,属于杜鹃花科越橘属的灌木植物,是一种在全球多地广泛种植的小型浆果类水果。蓝莓果实呈蓝色或紫黑色,直径通常在一厘米左右,表面覆盖一层白色的蜡质果粉,口感酸甜适中,果肉细腻多汁,富含营养。蓝莓的营养价值极高,堪称“超级水果”。它含有丰富的花青素,这是一种强大的天然抗氧化剂,有助于对抗体内自由基,预防多种慢性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癌症以及眼部疾病。蓝莓中的花青素还能促进视网膜健康,增强视力,尤其是对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的人群特别有益。此外,蓝莓还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E、维生素K和多种必需的微量元素如钾、铁、锌等,以及膳食纤维,有助于改善肠道功能、维护心脏健康、增强免疫力。
  • 鄂伦春蓝莓:讲述农品牌自己的故事

    鄂伦春蓝莓:讲述农品牌自己的故事

    蓝莓白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开始栽培驯化。生产性栽培的蓝莓有三大类群,分别是原产北美东北部的北方高丛蓝莓、原产美国东南部的免眼蓝莓和杂交种南方高丛蓝莓。野生或半野生状况的蓝莓还有主产美国和加拿大的矮丛蓝莓、主产北欧的欧洲越桔以及主要分布于欧洲和中国东北地区的笃斯越桔和红豆越桔等。欧洲等国引种栽培时间较晚,如:波兰、荷兰都是在20世纪末开始引种进行栽培。1983年,吉林农业大学开始进行适宜北方栽培的蓝莓品种的引种试验,分别从北美和波兰等国引入了5个栽培类群约70个品种。1987年,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开始开展适宜于在南方发展的蓝莓品种的引种试验,分别由北美引入2个栽培类群30余个品种。20世纪90年代初期,辽宁省农科院从英国引进部分北方高丛蓝莓品种进行温室栽培试验。2009年,鄂伦春旗开始试种蓝莓。2010年10月,在呼伦贝尔市成立内蒙古蓝莓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2017年1月1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正式批准对“鄂伦春蓝莓”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该年,鄂伦春自治旗大杨树林业局种植蓝莓1275亩,阿里河镇种植蓝莓430亩。其他乡镇蓝莓种植面积相对较少,全年蓝莓产量11...
    查看详情 >>
    多果发布
    发布于 2024-10-30
    浏览 17
  • 胶南蓝莓:讲述农品牌自己的故事

    胶南蓝莓:讲述农品牌自己的故事

    胶南市属北温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由花岗岩母质发育形成的天然偏酸性土壤为蓝莓栽培提供了优越的种植资源条件。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初期,杰诚公司便与日本环球贸易公司合作,从日本和吉林省引进蓝莓品种,在胶南开始了零星种植试验,获得成功,其耐寒耐瘠、果大味甜特性深受老百姓喜爱,从1995年开始进行小规模种植。1999年,由全国蓝莓首席专家李亚东领导的课题组与日本环球贸易公司合作率先在胶南市开展了蓝莓大面积产业化开发。2000年,青岛杰诚食品有限公司在宝山镇金沟村投资建设蓝莓园600亩,开始蓝莓规模化种植,这是中国第一个进行规模种植的蓝莓园,从而拉开了国内规模化种植的序幕。胶南市成为名副其实的“蓝莓之乡”,被国家蓝莓科技产业体系专家组誉为“中国北方蓝莓产业化的摇篮”。2001年,胶南市始在宝山镇金沟村投资建设蓝莓园600亩。之后先后引进并培育了3家农产品企业和11家农民蓝莓专业合作社。2010年,胶南市人民政府制定了《关于鼓励发展现代特色农业的意见》,对蓝莓产业的鼓励扶持种植。同年,胶南市建成了占地50亩的果品冷藏及加工中心和占地1万多平米的国家级蓝莓研究中心。2012年,胶南市蓝莓种植...
    查看详情 >>
    多果发布
    发布于 01-09 07:40
    浏览 11
  • 紫云蓝莓:讲述农品牌自己的故事

    紫云蓝莓:讲述农品牌自己的故事

    2012年,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引进蓝莓试验种植。自2013年开始,安顺市蓝莓产业开始兴起,猫营镇成为安顺市有机蓝莓种植起源地的摇篮。2019年,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选址猫营工业园区建设占地面积160亩的蓝莓深加工项目,生产蓝莓干、蓝莓果汁、蓝莓饮料、蓝莓酒等蓝莓系列产品。该年,紫云蓝莓种植面积1500公顷,年产量0.675万吨,年产值54000万元。2020年4月3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批准对“紫云蓝莓”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近年来,紫云自治县依托丰富的坡耕地资源及较好的地理气候环境,大力发展蓝莓产业。几年间,紫云全县蓝莓种植面积达1万亩规模,为脱贫攻坚提供了有力的产业支撑。板当镇硐口村百灵生态蓝莓园就是紫云规模最大的蓝莓园,面积达5000亩。每天在园内做工的人员在100人以上,采摘季的工人多达300人。百灵生态蓝莓园的工人来自硐口、狗场、小寨关、龙场等村的村民,该蓝莓园每年支付给工人的工资共有400万元。如今,以硐口村为核心,紫云自治县蓝莓种植面积从无到有,突破1万亩,已成为当地村民的“致富果”。蓝莓产业做大规模、建强品牌的同时,从过去单纯的种植产业到一二三产加...
    查看详情 >>
    多果发布
    发布于 2024-10-29
    浏览 11
  • 北极蓝莓:讲述农品牌自己的故事

    北极蓝莓:讲述农品牌自己的故事

    被誉为“浆果皇后”的北极蓝莓,其历史文化故事,正如其果实一般,酸甜交织,充满了传奇色彩和民族风情。自古以来,生活在大兴安岭周边的少数民族,如鄂伦春族、鄂温克族等,就与北极蓝莓结下了不解之缘。在他们的民间传说中,蓝莓被视为神灵恩赐的圣果,不仅能驱邪避祸,还能滋补强身。据说,昔日的部落首领在追寻水源和狩猎途中偶然发现蓝莓树,尝其果实后发现其滋味醇厚且具有非凡的恢复体力之效,自此,蓝莓便成了族群中的重要食物来源和敬神祭祖的神圣物品。在近代史上,北极蓝莓也有着鲜明的时代印记。早在清朝光绪年间,黑龙江地区因为淘金热潮的兴起,大批民众来到大兴安岭一带。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蓝莓的出现无疑为他们提供了宝贵的营养支持,成为了当时拓荒者们战胜恶劣环境、守护家园的重要伙伴。而李金镛主持漠河金矿开采的历史事件,也将蓝莓的开发利用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清光绪十二年(1875年),慈禧太后准了黑龙江将军恭镗奏请,任命二品大员李金镛主持办理黑龙江漠河金矿的开采事宜。李金镛(1886年),带领大队清兵由墨尔根(今嫩江县)进入漫无边际的大兴安岭森林。山高林密,无法骑乘,他们只好徒步前往最北漠河。由于道路崎岖难行,预...
    查看详情 >>
    多果发布
    发布于 01-15 00:40
    浏览 7
  • 乳山蓝莓:讲述农品牌自己的故事

    乳山蓝莓:讲述农品牌自己的故事

    乳山蓝莓不仅是大自然恩赐的美味珍馐,也是当地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特色产业代表。乳山,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得益于其独特的地理优势和气候条件,这片土地成为了蓝莓种植的理想之地。北纬37°黄金海岸线上的乳山,拥有暖温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加上富含矿物质的棕壤土质,为蓝莓提供了优越的生长环境。在这里培育出的乳山蓝莓,以其果色艳丽、果肉饱满、口感酸甜适口以及极高的营养价值而闻名遐迩。据史料记载,清代时期,乳山蓝莓的种植面积已经非常广泛,而且成为了当地主要农作物之一,当地人们不断采用更加科学的种植和管理方式,使得乳山蓝莓的产量和质量得到了很大的提高。随着现代农业技术的发展,乳山蓝莓不仅保持了传统的故事魅力,还在产业化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乳山蓝莓基地创始人阎勇等先行者,敏锐地捕捉到了蓝莓产业的发展潜力,致力于将乳山打造成高品质蓝莓的生产基地。尽管在起步阶段面临种种挑战,如消费者认知度不足、市场接受程度有限等问题,但凭借对蓝莓品质的坚持和对市场的积极引导,乳山蓝莓逐渐赢得了消费者的青睐,建立起良好的口碑和品牌形象。如今,乳山蓝莓产业已经形成了集种植、加工、观光采摘于一体的产业链,既保留了深厚的历...
    查看详情 >>
    多果发布
    发布于 2024-10-26
    浏览 7
  • 伊春蓝莓:讲述农品牌自己的故事

    伊春蓝莓:讲述农品牌自己的故事

    伊春市不但是中国野生蓝莓主产区,也是最适宜蓝莓种植的区域。野生蓝莓资源珍贵且数量有限,要做大蓝莓产业,在保护野生资源的同时,必须发展大面积人工种植。2006年开始,五营、友好、带岭、铁力局先后引进组培蓝莓进行种植试验。2010年全市开始大规模种植,至2011年末,全市累计种植蓝莓10500亩,其中进入结果期面积538亩,产鲜果6万多市斤,实现销售收入300多万元,到2012年,全市蓝莓种植面积已达3万亩。从发展蓝莓产业之初,市委、市政府就提出努力建设中国最大的蓝莓繁育、种植、加工和销售“四大”基地目标。为满足发展需要,按照合理布局的原则,截止2011年底,建成了北部五营九天公司、南部朗乡局营林中心和带岭林科所三个蓝莓组培繁育基地,形成了年产成苗4000万株繁育能力。通过蓝莓组培繁育基地建设,为全市蓝莓大面积人工种植奠定了基础,所育的苗木不仅可以满足本市种植规划的需要,而且还可以为周边省、市提供大量的优质商品苗木,伊春成为中国国内最大的蓝莓组培繁育基地。同时,全市形成了以蓝莓为主要原料的蓝莓产品加工企业群体。截止2011年底,全市共有蓝莓加工企业19家,固定资产投资8.6亿元,20...
    查看详情 >>
    多果发布
    发布于 01-05 07:40
    浏览 5
  • 开原蓝莓:讲述农品牌自己的故事

    开原蓝莓:讲述农品牌自己的故事

    开原蓝莓以其独特的口感和丰富的营养价值,悄然写下了一页页属于自己的历史文化故事。开原蓝莓的历史并不算悠久,但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里,它却从一种舶来品逐渐演化为开原乃至辽北地区的特色名片。上世纪90年代,随着农业科技的进步与对外开放程度的加深,开原率先引进并尝试种植蓝莓,这一原产于北美的浆果品种在开原特有的酸性土壤、充足的阳光和适宜的温差环境下,展现出惊人的生命力和生长潜力。开原蓝莓的成长史,既是一部科技兴农的现代启示录,也是一部地域文化与现代产业融合发展的历史长卷。早期的蓝莓种植者们克服了种种困难,通过不断摸索和实践,掌握了蓝莓种植的关键技术,使得开原蓝莓在品质上媲美国外同类产品,甚至在某些指标上更胜一筹。现如今,开原已成为全国重要的蓝莓种植基地,蓝莓产业的兴起带动了当地农业经济的转型升级,也催生了蓝莓节等一系列文化活动,将蓝莓文化深深植入了开原人的生活中。在开原蓝莓的历史文化故事中,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一种水果的兴盛之路,更是一个城市和一个地区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的精神风貌。每到蓝莓丰收的季节,开原各地的蓝莓园便呈现出一派繁忙而喜庆的景象,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赏采摘,品味这一源自北美...
    查看详情 >>
    多果发布
    发布于 2024-09-30
    浏览 0
  • 庄河蓝莓:讲述农品牌自己的故事

    庄河蓝莓:讲述农品牌自己的故事

    蓝莓属杜鹃花科,越橘属植物。起源于北美,多年生灌木小浆果果树。因果实呈蓝色,故称为蓝莓。主要生长在北纬38°地区,如内蒙古加格达奇。庄河蓝莓是“舶来品”,自1989年引入栽培适种成功,庄河的地理环境和资源让蓝莓这一“第三代水果”的代表在庄河扎稳了脚跟,已成为“中国蓝莓生产第一大县(市)”。从2002年开始,庄河市在对国内外市场充分分析论证的基础上,引种试栽蓝莓获得成功。2003年,庄河的桂云花满族乡、大营镇、吴炉镇、光明山镇大面积推广栽植,栽培面积、产量、产值一路攀升。2008年,庄河荣获“中国蓝莓之乡”荣誉称号。2009年,庄河市被中国果蔬产业品牌论坛组委会授予“中国蓝莓之乡”称号,是全国唯一获此殊荣的地区。2012年12月7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批准对“庄河蓝莓”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2019年,庄河拥有适合蓝莓栽植的耕地20万亩以上,累计发展蓝莓面积4万亩左右,设施种植面积3万余亩,陆地种植面积近1万亩,结果面积2.2万亩,年创造产值7.5亿元,盛果期将达到30亿元。庄河大部分土壤偏酸性pH值5.5左右,土壤结构以棕壤土和沙壤土为主,从酸碱度和土质来看适宜蓝莓...
    查看详情 >>
    多果发布
    发布于 2024-10-07
    浏览 0
  • 圈子粉丝

    更多+
    还没有粉丝哦~

    资讯头条

    更多 +
  • 1

    全国特质农品名录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特”字文章,打造高品质、有口碑的农业“金字招牌”的要求和国家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和品牌强农战略部署,加快培育特色农业品牌,科学引导消费,及时指导生产,促进产销对接,更好地满足公众对特色优质农产品的个性化需求,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于2020年10月开始开展全国特质农品登录工作,并制定了《特质农品登录技术规范(试行)》。所谓“特质农品”,是指产自特定产地环境条件,具有稳定且可感知、可识别、可量化的独特品质特征,具有一定生产规模,有稳定的供应量和消费群体,并经国家农安中心登录的农产品,其中农产品包括种植业和养殖业产品及其初加工产品。特质农品登录坚持“自愿申请、技术评价、信息公开、动态管理”和公益服务原则。根据《特质农品登录技术规范(试行)》规定程序,经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优质农产品)工作机构推荐,地市级、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优质农产品)工作机构审核,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组织专家技术评审确认,并在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网公示,符合特质农品登录技术规范要求的相关农产品,则正式登录为特质农品,并纳入全国特质农品名录。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后续进...
  • 2

    中国农耕农品记忆索引名录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赓续农耕文明,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的重要指示精神,推进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充分展示独具农耕文化的乡村风貌、乡土特产和农耕资源,满足公众农耕农品传承与感悟体验需要,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开展农耕农品记忆索引名录征集工作。征集的农耕农品记忆索引名录,包括涵盖具有农耕文化记忆(印记)传承属性并源于种植养殖生产消费过程、彰显农业多种功能乡村多元价值、满足乡愁感知感悟感念,且具有独特生产、加工、贮藏、保鲜、消费、技艺与品质特性、风格特色的农产品及相关产品。农耕农品记忆索引名录征集,以覆盖区域范围内的农业生产经营主体、行业协会、技术机构等为主体(统称“申请单位”)。申请单位应当具有产地覆盖、全程质控、生产指导、消费引导、产销对接和农耕传承的能力。农耕农品记忆索引名录征集坚持“自愿申请、自行举证、自我承诺”原则。农耕农品记忆索引名录征集,按照主体申请、县级农业农村部门(或相关主管部门)审核,地市级和省级绿色食品(绿色优质农产品)工作机构审查,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组织专家审评后在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官网(国家绿色优质农产品公共信息平台)上公布,并以适当方式附送...
  • 3

    中国农产品品牌索引名录

    为深入贯彻关于“要把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放在突出位置,狠抓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品牌创建、质量安全监管”“走质量兴农之路,要突出农业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加快培育优势特色农业,打造高品质、有口碑的农业‘金字招牌’”的重要指示精神,落细落小农业农村部有关两个“三品一标”工作的决策部署,探索构建常态化的农产品品牌年度储存记忆与公众查询索引名录,以实际行动促进品牌农产品产销对接与公共服务,推动绿色优质农产品实现既产得出、产得优,又卖的出、卖得好,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拟探索开展中国农产品品牌索引名录征集工作。农产品品牌索引名录征集,突出公益性服务,征集过程中国家中心不收取任何费用。凡纳入《中国农产品品牌索引名录》的农产品品牌,实行动态管理,由县级以上地方绿色食品(绿色优质农产品)工作机构加强跟踪评价和技术服务,帮助品牌拥有者完善管理制度规范,提升技术管理水平,发挥好品牌强农带动效应。凡不再符合索引名录征集条件和要求的,依规退出名录。中国农产品品牌索引名录征集,是一项通过培育知名品牌,服务乡村振兴,促进绿色优质农产品产销对接的新工作。经符合申请条件的农产品品牌合法拥有者“自愿申报...
  • 4

    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

  • 5

    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2022-2025年)

  • 6

    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

  • 7

    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名单

  • 8

    概述:中欧地理标志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