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特产圈

云南特产圈

特产馆:云南馆
120
话题 115
云南,简称云(滇),省会昆明,位于中国西南的边陲,北回归线横贯云南省南部,属低纬度内陆地区,是中国通往东南亚、南亚的窗口和门户。云南是人类文明重要发祥地之一,生活在距今170万年前的元谋人,是发现的中国和亚洲最早人类。云南动植物种类数为全国之冠,素有“动植物王国”之称,被誉为“有色金属王国”,历史文化悠久,自然风光绚丽。
  • 文山他披梨:讲述农品牌自己的故事

    文山他披梨:讲述农品牌自己的故事

    文山他披梨相传有三百多年的栽培历史,由于其具有降压、养阴清热,润肺,生津止咳的功效,当地彝族同胞患感冒咳嗽,气管炎等疾病时,用他披梨煮熟后食用,有很好的疗效,还可销售后补贴家用。据文山县志记载,文山县农户历来于房前屋后、山地角落零星种植果树,本县水果以他披梨、水蜜桃、花红李、大米石榴为优良品种,并且他披梨还具有个果大,皮薄果心小,肉质细密,脆嫩多汁,化渣,酸甜爽口等众多优点,当地老百姓都喜爱栽种,经过人们长期种植改良和文山独特的生态环境,逐渐演变为文山特有的优质梨。20世纪90年代,文山市坝心乡把发展他披梨列为云南省科技扶贫示范乡重点项目和“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发展项目来抓,调整产业结构,鼓励群众发展他披梨种植。随着近年来消费市场的扩大,该乡结合退耕还林等政策进一步加大了扶持力度,制定出台了一系政策措施,从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大力扶持果农实行规模化种植、产业化发展,不断发展壮大他披梨产业。2010年09月1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批准对“文山他披梨”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2016年,文山他披梨年产量9万吨,50%的产品销往外地及越南、缅甸等周边国家,年产值约2000万元。...
    查看详情 >>
    多果发布
    发布于 2024-12-14
    浏览 20
  • 呈贡宝珠梨:讲述农品牌自己的故事

    呈贡宝珠梨:讲述农品牌自己的故事

    呈贡宝珠梨在呈贡已有900多年的栽培历史。相传为宋代高僧宝珠和尚到鄯阐(今昆明)讲经,带来了产于洱海一带的大理雪梨树苗,与呈贡所产的一种优质本土梨树嫁接,在呈贡特有的低纬高原、“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干湿分明、四季如春”的自然气候和玄武岩红壤等特别适宜种植水果的环境滋润下,经过当地百姓精心培育而成,成为名果。吃果不忘栽树人,这梨就叫“宝珠梨”以纪念高僧。据说元朝初年,云南地方官员把宝珠梨进贡给朝廷,皇帝吃了赞不绝口,便要年年进贡,并赐名出产宝珠梨的地方为“呈贡”,“呈贡县”因此得名。1994年 ,呈贡栽培面积4.5公顷,产量7000吨。晋宁、会泽、宣威等县市也有少量栽培。在2005年9月,“呈贡宝珠梨”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成功注册,成为云南省首个获得国家地理证明商标注册的果品类品牌,是呈贡县重点打造的五大品牌之一。2006年9月获第二届昆明国际农业博览会优质农产品金奖。2010年3月10日获昆明名牌产品荣誉证书。2012年,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正式批准对“呈贡宝珠梨”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2013年,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呈贡宝珠梨”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近年来,呈...
    查看详情 >>
    多果发布
    发布于 2024-12-09
    浏览 11
  • 西山团结乡苹果:讲述农品牌自己的故事

    西山团结乡苹果:讲述农品牌自己的故事

    团结乡有着悠长的苹果种植历史与深厚的文化积淀,结出的苹果不仅是大自然赋予的甜蜜馈赠,更是一段生动鲜活的历史文化故事的载体。追溯至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团结乡的先民们凭借对土地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因地制宜,在连绵起伏的山峦间播下了第一颗苹果树的种子。他们利用高原地区特有的气候条件,即充足的日照、较大的日夜温差以及富含矿物质的土壤,开始了苹果种植的艰辛探索之路。那时,团结乡苹果象征着勤劳朴实的乡民们与自然和谐共生、艰苦奋斗的精神风貌。随着时光流转,团结乡的苹果种植技艺在世代相传中不断积累和完善,当地的苹果品种也经历了从单一到多元的转变。红富士苹果在团结乡得到了良好的生长环境,其色泽红润饱满、口感清脆香甜的特点迅速赢得了市场的认可,成为了团结乡苹果的标志性产品。同时,团结乡也在不断引入新的技术和品种,如红将军、国光等,丰富了本地苹果的品种结构,进一步提高了产区的知名度。除了物质层面的丰富外,团结乡苹果背后的文化内涵也在不断地被挖掘和弘扬。每逢秋高气爽、硕果累累之际,团结乡会举办丰富多彩的苹果文化节,吸引八方来客。活动期间,游客不仅可以体验亲手摘取苹果的乐趣,还能品味到由苹果衍生出的各...
    查看详情 >>
    多果发布
    发布于 2024-12-09
    浏览 8
  • 陇川猕猴桃:讲述农品牌自己的故事

    陇川猕猴桃:讲述农品牌自己的故事

    陇川猕猴桃不仅仅是一种生态资源,更是一部承载着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自然与人文交织的篇章。陇川猕猴桃的历史源远流长,虽然并非起源于此地,但其在当地落地生根、繁衍生息的过程却书写了一段独特的地方发展史。据史料记载,猕猴桃在我国有着超过两千年的栽种历史,早在先秦时期,《诗经》中的“苌楚”便是对猕猴桃最早的文学记载。而在陇川地区,猕猴桃的种植则是在近现代随着农业技术的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而逐渐兴起,并因其特有的地理优势和适宜的气候条件而展现出蓬勃生机。陇川县的猕猴桃尤以红心品种闻名遐迩,其色泽艳丽、口感醇厚,富含多种对人体有益的营养成分。这种水果在当地的普及和产业发展过程中,逐渐融入了本地的文化脉络,成为了表达当地农民勤劳智慧和崇尚自然精神的独特符号。每当金秋时节,猕猴桃成熟的季节,陇川人民欢庆丰收的场景无不寓含着对自然馈赠的感激之情和对劳动成果的珍惜之心。此外,陇川猕猴桃产业的发展历程中,还包含了诸多与时代变迁和社会进步相呼应的故事。当地政府和农民群众积极探索生态友好型农业模式,依托猕猴桃这一特色产业,既保护了生态环境,又实现了经济效益,有力地推动了乡村经济振兴和可持续发展。在陇川,猕猴桃...
    查看详情 >>
    多果发布
    发布于 2024-12-09
    浏览 8
  • 老姆登茶:讲述农品牌自己的故事

    老姆登茶:讲述农品牌自己的故事

    老姆登茶以其独特的口感、优良的品质以及与傈僳族文化紧密结合的历史故事,成为了中国茶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老姆登茶的种植历史可以追溯到遥远的古代,当地傈僳族群众在青山绿水间发现了野生茶树,并逐渐开始采集和培育,后来发展成为一项重要的民生产业。傈僳族人生活在怒江大峡谷的高山之上,这里气候温和湿润,土壤肥沃,富含矿物质,为茶树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老姆登茶树在这样的环境下孕育出的茶叶,叶形饱满,色泽翠绿,香气馥郁,口感醇厚,深受品茗者的喜爱。老姆登茶不仅仅是物质生活中的饮品,更是傈僳族等少数民族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傈僳族的日常生活中,无论是亲友聚会,还是婚丧嫁娶,抑或是祭祀祈福,茶都被视为沟通情感、净化心灵的桥梁。尤其在傈僳族独特的“同心酒·同心茶”习俗中,老姆登茶承载着团结互助、和谐共处的美好寓意,深深地烙印着傈僳族的民族精神与文化认同。随着时代的发展,老姆登茶并未沉寂于深山之中,而是通过政府和茶农的共同努力,走上了品牌化、产业化的发展之路。老姆登茶通过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的认定,进一步提升了其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同时也成为了当地乡村振兴和绿色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查看详情 >>
    多果发布
    发布于 2024-12-11
    浏览 0
  • 屏边猕猴桃:讲述农品牌自己的故事

    屏边猕猴桃:讲述农品牌自己的故事

    屏边猕猴桃被誉为“绿色宝石”,它不仅以丰富的营养价值和独特的口感备受市场青睐,更承载着屏边县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和生态文明理念的传承。屏边县地处滇南边境,拥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资源和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气候温湿,雨量充沛,森林覆盖率高,为猕猴桃的生长提供了理想的生态环境。早在古代,屏边地区的山林中就自然分布着野生猕猴桃,当地的苗族、瑶族等少数民族在长期的野外生活中发现了这种水果,并逐渐学会将其引入村落进行人工种植,开启了屏边猕猴桃的历史篇章。在屏边的历史长河中,猕猴桃不仅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更是深深渗透到当地民族的生活习俗和文化传统中。每逢猕猴桃成熟之际,各族人民会举行庄重而欢快的丰收庆典,通过歌舞、祭祀、宴饮等活动,表达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丰收的喜悦。屏边红心猕猴桃尤为独特,其果肉饱满、口感细腻,果心中间的鲜红色泽象征着吉祥与富饶,深受人们喜爱。随着现代农业科技的发展,屏边县大力推广猕猴桃种植技术,培育出多个优质品种,并成功打造了“屏边猕猴桃”这一响亮的品牌。政府在推进猕猴桃产业发展的同时,强调生态保护与绿色农业的重要性,倡导采用有机种植方式,保护生物多样性,使猕猴桃产业成为推动屏...
    查看详情 >>
    多果发布
    发布于 2024-11-26
    浏览 0
  • 圈子粉丝

    更多+
    还没有粉丝哦~

    资讯头条

    更多 +
  • 1

    全国特质农品名录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特”字文章,打造高品质、有口碑的农业“金字招牌”的要求和国家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和品牌强农战略部署,加快培育特色农业品牌,科学引导消费,及时指导生产,促进产销对接,更好地满足公众对特色优质农产品的个性化需求,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于2020年10月开始开展全国特质农品登录工作,并制定了《特质农品登录技术规范(试行)》。所谓“特质农品”,是指产自特定产地环境条件,具有稳定且可感知、可识别、可量化的独特品质特征,具有一定生产规模,有稳定的供应量和消费群体,并经国家农安中心登录的农产品,其中农产品包括种植业和养殖业产品及其初加工产品。特质农品登录坚持“自愿申请、技术评价、信息公开、动态管理”和公益服务原则。根据《特质农品登录技术规范(试行)》规定程序,经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优质农产品)工作机构推荐,地市级、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优质农产品)工作机构审核,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组织专家技术评审确认,并在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网公示,符合特质农品登录技术规范要求的相关农产品,则正式登录为特质农品,并纳入全国特质农品名录。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后续进...
  • 2

    中国农耕农品记忆索引名录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赓续农耕文明,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的重要指示精神,推进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充分展示独具农耕文化的乡村风貌、乡土特产和农耕资源,满足公众农耕农品传承与感悟体验需要,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开展农耕农品记忆索引名录征集工作。征集的农耕农品记忆索引名录,包括涵盖具有农耕文化记忆(印记)传承属性并源于种植养殖生产消费过程、彰显农业多种功能乡村多元价值、满足乡愁感知感悟感念,且具有独特生产、加工、贮藏、保鲜、消费、技艺与品质特性、风格特色的农产品及相关产品。农耕农品记忆索引名录征集,以覆盖区域范围内的农业生产经营主体、行业协会、技术机构等为主体(统称“申请单位”)。申请单位应当具有产地覆盖、全程质控、生产指导、消费引导、产销对接和农耕传承的能力。农耕农品记忆索引名录征集坚持“自愿申请、自行举证、自我承诺”原则。农耕农品记忆索引名录征集,按照主体申请、县级农业农村部门(或相关主管部门)审核,地市级和省级绿色食品(绿色优质农产品)工作机构审查,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组织专家审评后在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官网(国家绿色优质农产品公共信息平台)上公布,并以适当方式附送...
  • 3

    中国农产品品牌索引名录

    为深入贯彻关于“要把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放在突出位置,狠抓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品牌创建、质量安全监管”“走质量兴农之路,要突出农业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加快培育优势特色农业,打造高品质、有口碑的农业‘金字招牌’”的重要指示精神,落细落小农业农村部有关两个“三品一标”工作的决策部署,探索构建常态化的农产品品牌年度储存记忆与公众查询索引名录,以实际行动促进品牌农产品产销对接与公共服务,推动绿色优质农产品实现既产得出、产得优,又卖的出、卖得好,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拟探索开展中国农产品品牌索引名录征集工作。农产品品牌索引名录征集,突出公益性服务,征集过程中国家中心不收取任何费用。凡纳入《中国农产品品牌索引名录》的农产品品牌,实行动态管理,由县级以上地方绿色食品(绿色优质农产品)工作机构加强跟踪评价和技术服务,帮助品牌拥有者完善管理制度规范,提升技术管理水平,发挥好品牌强农带动效应。凡不再符合索引名录征集条件和要求的,依规退出名录。中国农产品品牌索引名录征集,是一项通过培育知名品牌,服务乡村振兴,促进绿色优质农产品产销对接的新工作。经符合申请条件的农产品品牌合法拥有者“自愿申报...
  • 4

    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

  • 5

    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2022-2025年)

  • 6

    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

  • 7

    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名单

  • 8

    概述:中欧地理标志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