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特产圈

云南特产圈

特产馆:云南馆
119
话题 115
云南,简称云(滇),省会昆明,位于中国西南的边陲,北回归线横贯云南省南部,属低纬度内陆地区,是中国通往东南亚、南亚的窗口和门户。云南是人类文明重要发祥地之一,生活在距今170万年前的元谋人,是发现的中国和亚洲最早人类。云南动植物种类数为全国之冠,素有“动植物王国”之称,被誉为“有色金属王国”,历史文化悠久,自然风光绚丽。
  • 迪庆:香格里拉,藏传佛教,高原风光,民族团结进步

    迪庆:香格里拉,藏传佛教,高原风光,民族团结进步

    迪庆藏族自治州(简称迪庆州)位于中国云南省西北部,地处横断山脉南段和“三江并流”区域的核心地带,是连接西南地区的重要枢纽。总面积约为23,870平方公里,辖香格里拉市、德钦县和维西傈僳族自治县三个县级行政区。作为云南省的自治州之一,迪庆不仅是重要的生态功能区,也是历史文化名城,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被誉为“人间仙境”。迪庆地处高原山地气候区,四季分明,昼夜温差较大。年平均气温约为5至12摄氏度,降水量充沛,主要集中在春夏两季。这种独特的气候条件不仅有利于农业发展,也为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提供了良好的环境。迪庆地势以高山峡谷为主,海拔较高,土壤肥沃,适合多种农作物的生长。此外,金沙江及其支流贯穿全境,形成了独特的水域景观,并为城市提供了宝贵的淡水资源。迪庆的生态环境建设成效显著,森林覆盖率高,空气质量和水质持续改善,为居民提供了一个宜居宜业的生活环境。迪庆的农业发展独具特色,受限于地形条件,该地区主要种植青稞、小麦、玉米等作物,尤其以优质牦牛肉、松茸、中草药等特产闻名遐迩。充足的阳光和适宜的温度,加上充沛的降水,使得这些作物生长良好,品质优良。近年来,随着现代农业技术的应用,迪庆大力...
    查看详情 >>
    多果发布
    发布于 01-23 13:32
    浏览 63
  • 红河州:哈尼梯田,滇越铁路,有色金属,农业与矿业并重

    红河州:哈尼梯田,滇越铁路,有色金属,农业与矿业并重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简称红河州)位于中国云南省东南部,地处滇南地区,是连接西南地区的重要枢纽。总面积约为32,900平方公里,辖蒙自市、个旧市、开远市三个县级市以及屏边苗族自治县、建水县、石屏县、弥勒市、泸西县、元阳县、红河县、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绿春县和河口瑶族自治县等13个县级行政区。作为云南省的自治州之一,红河不仅是重要的工业基地和商贸中心,也是历史文化名城,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被誉为“梯田之乡”。红河州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夏季炎热潮湿,冬季较为温和少雨。年平均气温约为16至22摄氏度,降水量充沛,主要集中在春夏两季。这种独特的气候条件不仅有利于农业发展,也为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提供了良好的环境。红河州地势以山地为主,海拔较高,土壤肥沃,适合多种农作物的生长。此外,红河及其支流贯穿全境,形成了独特的水域景观,并为城市提供了宝贵的淡水资源。红河州的生态环境建设成效显著,森林覆盖率高,空气质量和水质持续改善,为居民提供了一个宜居宜业的生活环境。红河州的农业发展独具特色,该地区主要种植水稻、玉米、小麦、油菜等作物,尤其以优质茶叶、香蕉、甘蔗等特产闻名遐迩。充足的...
    查看详情 >>
    多果发布
    发布于 01-23 13:25
    浏览 45
  • 文山州:三七之乡,壮族苗族聚居,边境口岸,农业资源丰富

    文山州:三七之乡,壮族苗族聚居,边境口岸,农业资源丰富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简称文山州)位于中国云南省东南部,地处滇、桂、黔三省区交界处,是连接西南地区的重要枢纽。总面积约为31,405平方公里,辖文山市以及砚山县、西畴县、麻栗坡县、马关县、丘北县、广南县和富宁县等8个县级行政区。作为云南省的自治州之一,文山不仅是重要的工业基地和商贸中心,也是历史文化名城,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被誉为“三七之乡”。文山州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夏季炎热潮湿,冬季较为温和少雨。年平均气温约为16至20摄氏度,降水量充沛,主要集中在春夏两季。这种独特的气候条件不仅有利于农业发展,也为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文山地势以山地为主,海拔较高,土壤肥沃,适合多种农作物的生长。此外,红水河及其支流贯穿全境,形成了独特的水域景观,并为城市提供了宝贵的淡水资源。文山的生态环境建设成效显著,森林覆盖率高,空气质量和水质持续改善,为居民提供了一个宜居宜业的生活环境。文山州的农业发展独具特色,该地区主要种植水稻、玉米、小麦、油菜等作物,尤其以优质三七、茶叶、八角等特产闻名遐迩。充足的阳光和适宜的温度,加上充沛的降水,使得这些作物生长良好,品质优良。近年来...
    查看详情 >>
    多果发布
    发布于 01-23 13:26
    浏览 41
  • 大理:苍山洱海间,白族文化,风花雪月,历史文化名城

    大理:苍山洱海间,白族文化,风花雪月,历史文化名城

    大理白族自治州(简称大理州)位于中国云南省西部,地处横断山脉南段和云贵高原西部边缘,是连接西南地区的重要枢纽。总面积约为29,458平方公里,辖大理市以及漾濞彝族自治县、祥云县、宾川县、弥渡县、南涧彝族自治县、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永平县、云龙县、洱源县、剑川县和鹤庆县等12个县级行政区。作为云南省的自治州之一,大理不仅是重要的旅游目的地,也是历史文化名城,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被誉为“东方瑞士”。大理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夏季炎热潮湿,冬季较为温和少雨。年平均气温约为15至17摄氏度,降水量充沛,主要集中在春夏两季。这种独特的气候条件不仅有利于农业发展,也为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大理地势以山地为主,海拔较高,土壤肥沃,适合多种农作物的生长。此外,洱海及其支流贯穿全境,形成了独特的水域景观,并为城市提供了宝贵的淡水资源。大理的生态环境建设成效显著,森林覆盖率高,空气质量和水质持续改善,为居民提供了一个宜居宜业的生活环境。大理的农业发展独具特色,该地区主要种植水稻、小麦、玉米、油菜等作物,尤其以优质茶叶、核桃、葡萄等特产闻名遐迩。充足的阳光和适宜的温度,加上充...
    查看详情 >>
    多果发布
    发布于 01-23 13:29
    浏览 40
  • 回龙茶:讲述农品牌自己的故事

    回龙茶:讲述农品牌自己的故事

    梁河,古名南宋,又名南甸,是古代南甸丝绸贸易通道之一,自古以来人居环境比较适宜,人类社会发展历史久远。根据相关史书史料以及《景泰云南图经志》、《白夷校注》、《乾隆东华录》、《永昌府志》、《南甸司谱》和《梁河县志》等记载,“梁河境内世居民族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白越(傣族先民)、百濮(佤族、德昂族先民)的部落群体居住在这里,元代境内为百夷(傣族)、金齿(德昂族)、峨昌(阿昌族)等所居,明代开始有汉、景颇、傈僳迁入”。西汉时,梁河地属益州不韦县,东汉时地属永昌郡哀牢县,从元置南路军民总管府起,开始成为一个独立的政区,明代设南甸宣抚司,清袭明制,明国时期土流并设,至1950年5月全县全面解放为止,南甸土司统治历史达661年。伴随着梁河县悠久的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以及境内十分优异的宜茶自然资源生态环境,梁河茶史也基本上与本地区的人类发展史同步。根据多次有关部门和专家组织开展的茶树资源调查考证结果显示,至今在梁河县境内的山区、半山区(回龙茶区)依然保存有10000多株树龄达几百年或上千年,零星分布或小区域成片成林的古茶树。其中有相当一部分茶树相传是属于德昂族先民所栽,2004年省州政...
    查看详情 >>
    多果发布
    发布于 02-22 21:32
    浏览 21
  • 德宏:瑞丽江畔,傣族景颇族聚居,边境贸易繁荣

    德宏:瑞丽江畔,傣族景颇族聚居,边境贸易繁荣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简称德宏州)位于中国云南省西部,地处横断山脉南段和滇西边境地区,是连接西南地区的重要枢纽。总面积约为11,526平方公里,辖芒市、瑞丽市、陇川县、盈江县和梁河县五个县级行政区。作为云南省的自治州之一,德宏不仅是重要的工业基地和商贸中心,也是历史文化名城,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被誉为“孔雀之乡”。德宏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夏季炎热潮湿,冬季较为温和少雨。年平均气温约为18至24摄氏度,降水量充沛,主要集中在春夏两季。这种独特的气候条件不仅有利于农业发展,也为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德宏地势以山地为主,海拔较高,土壤肥沃,适合多种农作物的生长。此外,大盈江及其支流贯穿全境,形成了独特的水域景观,并为城市提供了宝贵的淡水资源。德宏的生态环境建设成效显著,森林覆盖率高,空气质量和水质持续改善,为居民提供了一个宜居宜业的生活环境。德宏的农业发展独具特色,该地区主要种植水稻、玉米、小麦、油菜等作物,尤其以优质茶叶、咖啡、坚果等特产闻名遐迩。充足的阳光和适宜的温度,加上充沛的降水,使得这些作物生长良好,品质优良。近年来,随着现代农业技术的应用,德宏大...
    查看详情 >>
    多果发布
    发布于 01-23 13:30
    浏览 18
  • 怒江州:峡谷深处,傈僳族聚居,怒江金丝猴,生态良好

    怒江州:峡谷深处,傈僳族聚居,怒江金丝猴,生态良好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简称怒江州)位于中国云南省西北部,地处横断山脉南段和“三江并流”区域的核心地带,是连接西南地区的重要枢纽。总面积约为14,703平方公里,辖泸水市、福贡县、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和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四个县级行政区。作为云南省的自治州之一,怒江不仅是重要的生态功能区,也是历史文化名城,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被誉为“东方大峡谷”。怒江州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向温带季风气候过渡地带,四季分明,昼夜温差较大。年平均气温在10至20摄氏度之间,降水量充沛,主要集中在春夏两季。这种独特的气候条件不仅有利于农业发展,也为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怒江地势以高山峡谷为主,海拔落差大,形成了壮观的自然景观。怒江大峡谷及其支流贯穿全境,形成了独特的水域景观,并为城市提供了宝贵的淡水资源。怒江的生态环境建设成效显著,森林覆盖率高,空气质量和水质持续改善,为居民提供了一个宜居宜业的生活环境。怒江的农业发展独具特色,受限于地形条件,该地区主要种植玉米、小麦、水稻等作物,尤其以优质草果、茶叶、核桃等特产闻名遐迩。充足的阳光和适宜的温度,加上充沛的降水,使得这些作物生长良好,品质优良...
    查看详情 >>
    多果发布
    发布于 01-23 13:31
    浏览 16
  • 边陲明珠,温泉之城——腾冲市的自然风光与文化底蕴

    边陲明珠,温泉之城——腾冲市的自然风光与文化底蕴

    腾冲位于中国云南省西部,隶属于保山市。它东邻龙陵县,南接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梁河县,西靠缅甸克钦邦,北连泸水市和隆阳区。腾冲市地理位置独特,交通便利,是连接云南与缅甸的重要节点之一。腾冲市区距离保山市区约160公里,拥有便捷的公路网络,并且靠近杭瑞高速公路,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交通条件。腾冲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夏季(6月至8月)高温多雨,平均气温在20-25℃之间;冬季(12月至2月)温和少雨,平均气温约为5-10℃。年降水量大约在1300毫米至1600毫米之间,主要集中在春夏季节(4月至9月),有利于农作物生长。此外,腾冲市还拥有丰富的地热资源,境内有多处温泉,如热海温泉、荷花温泉等,为旅游业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腾冲的农业以水稻、玉米、小麦为主,同时也发展了多种特色农业项目。例如,该地区种植了大量的茶叶、咖啡、中药材等经济作物,这些作物不仅品质优良,而且在市场上享有很高的声誉。近年来,随着农业科技的进步,高效农业、生态农业成为发展的新趋势。政府鼓励农民采用现代化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模式,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此外,腾冲市还大力发展有机农业,通过减少...
    查看详情 >>
    多果发布
    发布于 02-07 08:21
    浏览 13
  • “金沙江畔,锦绣永善”——自然风光与文化底蕴的和谐交融

    “金沙江畔,锦绣永善”——自然风光与文化底蕴的和谐交融

    永善县位于中国云南省东北部,隶属于昭通市。它东邻大关县和盐津县,南接绥江县和水富市,西靠四川省雷波县,北连巧家县和鲁甸县。永善县地处云贵高原向四川盆地过渡地带,地理位置独特,交通便利,是连接云南与四川的重要节点之一。永善县政府所在地溪洛渡镇距离昭通市区约200公里,拥有便捷的公路网络,并且靠近渝昆高速公路、G213国道和内昆铁路,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交通条件。此外,永善县还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如金沙江及其支流等,这些资源不仅在当地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也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支撑。永善县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夏季(6月至8月)高温多雨,平均气温在22-28℃之间;冬季(12月至2月)温和少雨,平均气温约为4-10℃。年降水量大约在900毫米至1200毫米之间,主要集中在春夏季节(4月至9月),有利于农作物生长。此外,永善县还拥有丰富的水资源,金沙江及其支流贯穿全境,为农业灌溉和生态修复提供了宝贵的水源。永善县的农业以水稻、玉米、马铃薯为主,同时也发展了多种特色农业项目。例如,该地区种植了大量的蔬菜、水果、中药材等经济作物,这些作物不仅品质优良,而且在市场上享有...
    查看详情 >>
    多果发布
    发布于 02-07 14:47
    浏览 13
  • 西双版纳:热带雨林,傣族风情,橡胶茶业,生态旅游胜地

    西双版纳:热带雨林,傣族风情,橡胶茶业,生态旅游胜地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简称西双版纳州)位于中国云南省南部,地处横断山脉南段和澜沧江流域,是连接西南地区的重要枢纽。总面积约为19,700平方公里,辖景洪市、勐海县和勐腊县三个县级行政区。作为云南省的自治州之一,西双版纳不仅是重要的旅游目的地,也是历史文化名城,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被誉为“植物王国”、“动物王国”。西双版纳地处热带季风气候区,终年温暖湿润,四季不明显,冬季无严寒,夏季无酷暑。年平均气温约为21至25摄氏度,降水量充沛,主要集中在雨季(5月至10月)。这种独特的气候条件不仅有利于农业发展,也为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提供了良好的环境。西双版纳地势以山地为主,海拔较低,土壤肥沃,适合多种热带作物的生长。此外,澜沧江及其支流贯穿全境,形成了独特的水域景观,并为城市提供了宝贵的淡水资源。西双版纳的生态环境建设成效显著,森林覆盖率高,空气质量和水质持续改善,为居民提供了一个宜居宜业的生活环境。西双版纳的农业发展独具特色,该地区主要种植橡胶、茶叶、甘蔗、咖啡等热带作物,尤其以优质普洱茶、热带水果等特产闻名遐迩。充足的阳光和适宜的温度,加上充沛的降水,使得这些作物生长良好,品质优良。近...
    查看详情 >>
    多果发布
    发布于 01-23 13:27
    浏览 10
  • 圈子粉丝

    更多+
    还没有粉丝哦~

    资讯头条

    更多 +
  • 1

    全国特质农品名录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特”字文章,打造高品质、有口碑的农业“金字招牌”的要求和国家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和品牌强农战略部署,加快培育特色农业品牌,科学引导消费,及时指导生产,促进产销对接,更好地满足公众对特色优质农产品的个性化需求,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于2020年10月开始开展全国特质农品登录工作,并制定了《特质农品登录技术规范(试行)》。所谓“特质农品”,是指产自特定产地环境条件,具有稳定且可感知、可识别、可量化的独特品质特征,具有一定生产规模,有稳定的供应量和消费群体,并经国家农安中心登录的农产品,其中农产品包括种植业和养殖业产品及其初加工产品。特质农品登录坚持“自愿申请、技术评价、信息公开、动态管理”和公益服务原则。根据《特质农品登录技术规范(试行)》规定程序,经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优质农产品)工作机构推荐,地市级、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优质农产品)工作机构审核,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组织专家技术评审确认,并在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网公示,符合特质农品登录技术规范要求的相关农产品,则正式登录为特质农品,并纳入全国特质农品名录。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后续进...
  • 2

    中国农耕农品记忆索引名录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赓续农耕文明,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的重要指示精神,推进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充分展示独具农耕文化的乡村风貌、乡土特产和农耕资源,满足公众农耕农品传承与感悟体验需要,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开展农耕农品记忆索引名录征集工作。征集的农耕农品记忆索引名录,包括涵盖具有农耕文化记忆(印记)传承属性并源于种植养殖生产消费过程、彰显农业多种功能乡村多元价值、满足乡愁感知感悟感念,且具有独特生产、加工、贮藏、保鲜、消费、技艺与品质特性、风格特色的农产品及相关产品。农耕农品记忆索引名录征集,以覆盖区域范围内的农业生产经营主体、行业协会、技术机构等为主体(统称“申请单位”)。申请单位应当具有产地覆盖、全程质控、生产指导、消费引导、产销对接和农耕传承的能力。农耕农品记忆索引名录征集坚持“自愿申请、自行举证、自我承诺”原则。农耕农品记忆索引名录征集,按照主体申请、县级农业农村部门(或相关主管部门)审核,地市级和省级绿色食品(绿色优质农产品)工作机构审查,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组织专家审评后在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官网(国家绿色优质农产品公共信息平台)上公布,并以适当方式附送...
  • 3

    中国农产品品牌索引名录

    为深入贯彻关于“要把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放在突出位置,狠抓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品牌创建、质量安全监管”“走质量兴农之路,要突出农业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加快培育优势特色农业,打造高品质、有口碑的农业‘金字招牌’”的重要指示精神,落细落小农业农村部有关两个“三品一标”工作的决策部署,探索构建常态化的农产品品牌年度储存记忆与公众查询索引名录,以实际行动促进品牌农产品产销对接与公共服务,推动绿色优质农产品实现既产得出、产得优,又卖的出、卖得好,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拟探索开展中国农产品品牌索引名录征集工作。农产品品牌索引名录征集,突出公益性服务,征集过程中国家中心不收取任何费用。凡纳入《中国农产品品牌索引名录》的农产品品牌,实行动态管理,由县级以上地方绿色食品(绿色优质农产品)工作机构加强跟踪评价和技术服务,帮助品牌拥有者完善管理制度规范,提升技术管理水平,发挥好品牌强农带动效应。凡不再符合索引名录征集条件和要求的,依规退出名录。中国农产品品牌索引名录征集,是一项通过培育知名品牌,服务乡村振兴,促进绿色优质农产品产销对接的新工作。经符合申请条件的农产品品牌合法拥有者“自愿申报...
  • 4

    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

  • 5

    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2022-2025年)

  • 6

    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

  • 7

    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名单

  • 8

    概述:中欧地理标志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