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特产圈

山西特产圈

特产馆:山西馆
189
话题 156
山西,简称“晋”,省会太原市,因居太行山之西而得名。东依太行山,西、南依吕梁山、黄河,北依长城,与河北、河南、陕西、内蒙古等省区为界。山西又称“三晋”,古称河东,是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达三千年,被誉为“华夏文明摇篮”,素有“中国古代文化博物馆”之称。柳宗元称之为“表里山河”。
  • 定襄甜瓜:讲述农品牌自己的故事

    定襄甜瓜:讲述农品牌自己的故事

    定襄甜瓜在定襄县栽培历史悠久,人文积淀深厚。据最早的定襄县志《雍正五年重续县志》记载,甜瓜是定襄县较早的物产之一,“七夕女子用瓜果盛庭中乞巧,七月十五以麻线悬各门首亭午请而祭之以瓜果纸供荐祖茔,中秋用瓜果饼豆相馈遗以助赏月”,其中前两种“瓜”指的即为甜瓜。据成书于20世界90年代的《定襄县农业资源集》介绍,甜瓜在定襄县较古老的栽培品种有“灯笼红”、“蛤蟆皮”等,种植面积较大,品种较佳,多在平川水地种植。随着设施农业的兴起,春早熟甜瓜品种的引进,棚室甜瓜育苗技术的推广,嫁接技术的突破,甜瓜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品质不断提高。2013年12月30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正式批准对“定襄甜瓜”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2017年,定襄甜瓜种植面积在600公顷以上,年总产13000—15000吨。近年来,定襄县政府部门介入甜瓜种植业,大力发展瓜农种瓜,形成了规模种植甜瓜的特色农业。每年夏季,定襄沿线种瓜、售瓜、瓜田采摘已成当地特色,形成了独特的瓜果市场,被当地百姓和过往食客誉为“瓜乡”。作为全市最大的甜瓜产销基地,受禄乡甜瓜栽培面积达2000多亩,总产量3600吨,年创经济效益160...
    查看详情 >>
    多果发布
    发布于 2024-12-01
    浏览 28
  • 交城骏枣:讲述农品牌自己的故事

    交城骏枣:讲述农品牌自己的故事

    历史记载,交城骏枣已有两千多年的栽培历史,古代曾是皇家贡品。《战国策》记云:“北有枣栗之利,民不田作,枣栗之实,足食于民矣。”交城地处北地,可知植枣之历史悠久。汉唐时期,境内枣树多生于平川及边山一带。1983年秋,瓦窑白家梁汉墓曾出土枣核、桃核数十枚,枣核为骏枣核,形状大小大致与现代相同。成书于汉代的《神异经》亦记载:北方荒中有枣林......。与史实相符。唐宋时期,交城边山、西社接岔一带枣树茂密成林;元代,境内大枣成为皇家贡品,《元一统志》记云;交城县,贡品为“枣绵”。明清时期,据县志图载,城区南北一带均植有枣树,而且植株高大。民国时期,瓦窑骏枣首次参加法国巴黎万国博览展,走向世界。新中国成立之初,国泰民安,五十年代末。全县枣树约2.3万株,仅城关边山,即有枣树1万余株,年产鲜枣40万斤,五十年代到六十年代,瓦窑村枣种先后进入原苏联及阿尔巴尼亚地区。七十年代初期,先后在北京、广州、太原等地多次参加展览,盛名远播。七十年代中期,由于在农业方针上片面强调“以粮为纲”,忽视枣树栽培,一些农村将田中枣树砍去,致使枣树数量大减。八十年代,农村实行土地承包制,枣树随责任田落实到户,才受到有...
    查看详情 >>
    多果发布
    发布于 2024-12-10
    浏览 9
  • 灵石核桃:讲述农品牌自己的故事

    灵石核桃:讲述农品牌自己的故事

    为了擦亮这一“金字招牌”,推动核桃产业高质量发展,灵石县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核桃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及两个配套《实施办法》。2020年出台了《灵石县加快推进省级核桃产业园建设的扶持办法》,还争取到了省级干果经济林提质增效项目4.5万亩,项目总投资1644万元,其中省级投资900万元,县级投资113万元,农民自筹631万元。目前项目实施方案审批、物资采购均已完成,项目施工已完成50%,所有这些都为核桃产业的健康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增长动力。截至目前,全县核桃林总面积30.2万亩,挂果林16万亩,初步建成了遍布10个乡镇的三条百里核桃走廊。发展核桃种植合作社165个,总经营面积约10万亩。申请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基地认证12.65万亩,并成功申报地理标志产品。建成了5个核桃加工企业,发展了核桃为主的农产品营销电商平台10个。建成了梁家墕乡演义村、静升镇张嵩村、南关镇道美村3个核桃产业农民技术培训实训基地,每年完成技术培训3000人次以上。组建了13支140人的核桃专业技术服务队,全县林技人员突破300人,让核桃产业真正成为了灵石县人民群众致富奔小康、贫困群众脱贫增收的支柱产业。
    查看详情 >>
    多果发布
    发布于 2024-11-23
    浏览 8
  • 阳城桑葚:讲述农品牌自己的故事

    阳城桑葚:讲述农品牌自己的故事

    阳城栽桑养蚕有史记载的最早可上溯到商周时代,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竹书年记》载:“汤二十四年,大旱,王祷雨于桑林,雨。”《穆天子传》载:“天子四日休于获泽”。“甲寅,天子作居范宫,以观桑者,乃饮于桑林”。该县栽桑养蚕历史悠久,起源于商周,盛于唐宋,至今已有3000多年的蚕桑生产历史,有嫘祖始蚕、周穆王观桑等典故,历史上是丝绸之路重要货源地。早在两千多年前,桑葚已是中国皇帝御用的补品。《五代史》中记载,公元938年,于阗王李圣天就将紫酒(也就是桑葚酒)作为宴请贵宾的专用“国酒”。21世纪以来,阳城县围绕打造十万亩优质蚕桑基地的目标,通过政策扶持、科技推动、产业带动、服务拉动,产业规模不断扩展,桑葚年产量和经济效益明显提高。2013年12月30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正式批准对“阳城桑葚”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2015年,阳城桑葚总产量达到9500吨。2018年7月5日,阳城县“蚕桑部落”田园综合体总体规划(2018—2025年)评审会议在北京召开。近年来,阳城县在乡村振兴工作中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之路。采取“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
    查看详情 >>
    多果发布
    发布于 2024-11-19
    浏览 7
  • 左权富硒苹果:讲述农品牌自己的故事

    左权富硒苹果:讲述农品牌自己的故事

    左权富硒苹果的历史文化故事,如同一首悠长的田园牧歌,承载着古老农业智慧与现代科技力量的碰撞与交融,是地方特色农业发展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生动写照。左权县,素有“华北小江南”之美誉,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土壤条件,为苹果的种植提供了天然优势。早在多年前,左权县的先民们就开始在山峦起伏的田野间播种希望,苹果树在这里落地生根,繁衍生息。然而,富硒苹果的诞生则是在新时期农业科技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升的双重驱动下,对传统农业的一次深刻革新。左权富硒苹果的历史故事始于对土壤硒资源的科学认知与开发利用。随着科研机构对硒元素对人体健康重要作用的认识深化,左权县敏锐捕捉到了这一契机。通过科技特派员制度的实施,农业专家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农民科学改良土壤、施用富硒肥料,使得左权县的苹果富含对人体有益的硒元素,由此,左权富硒苹果应运而生。左权富硒苹果的崛起,不仅是一场农业科技革命,更是一段地方特色产业文化的历史传承。这里的果农们继承和发扬了勤奋、务实、创新的传统农耕文化,他们在实践中摸索出一套适合当地生态条件的富硒苹果种植技术,将历史的厚重与现代的活力融为一体。同时,左权县积极推动富硒苹果产业与文化旅游融合...
    查看详情 >>
    多果发布
    发布于 2024-12-10
    浏览 5
  • 圈子粉丝

    更多+
    还没有粉丝哦~

    资讯头条

    更多 +
  • 1

    全国特质农品名录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特”字文章,打造高品质、有口碑的农业“金字招牌”的要求和国家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和品牌强农战略部署,加快培育特色农业品牌,科学引导消费,及时指导生产,促进产销对接,更好地满足公众对特色优质农产品的个性化需求,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于2020年10月开始开展全国特质农品登录工作,并制定了《特质农品登录技术规范(试行)》。所谓“特质农品”,是指产自特定产地环境条件,具有稳定且可感知、可识别、可量化的独特品质特征,具有一定生产规模,有稳定的供应量和消费群体,并经国家农安中心登录的农产品,其中农产品包括种植业和养殖业产品及其初加工产品。特质农品登录坚持“自愿申请、技术评价、信息公开、动态管理”和公益服务原则。根据《特质农品登录技术规范(试行)》规定程序,经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优质农产品)工作机构推荐,地市级、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优质农产品)工作机构审核,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组织专家技术评审确认,并在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网公示,符合特质农品登录技术规范要求的相关农产品,则正式登录为特质农品,并纳入全国特质农品名录。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后续进...
  • 2

    中国农耕农品记忆索引名录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赓续农耕文明,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的重要指示精神,推进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充分展示独具农耕文化的乡村风貌、乡土特产和农耕资源,满足公众农耕农品传承与感悟体验需要,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开展农耕农品记忆索引名录征集工作。征集的农耕农品记忆索引名录,包括涵盖具有农耕文化记忆(印记)传承属性并源于种植养殖生产消费过程、彰显农业多种功能乡村多元价值、满足乡愁感知感悟感念,且具有独特生产、加工、贮藏、保鲜、消费、技艺与品质特性、风格特色的农产品及相关产品。农耕农品记忆索引名录征集,以覆盖区域范围内的农业生产经营主体、行业协会、技术机构等为主体(统称“申请单位”)。申请单位应当具有产地覆盖、全程质控、生产指导、消费引导、产销对接和农耕传承的能力。农耕农品记忆索引名录征集坚持“自愿申请、自行举证、自我承诺”原则。农耕农品记忆索引名录征集,按照主体申请、县级农业农村部门(或相关主管部门)审核,地市级和省级绿色食品(绿色优质农产品)工作机构审查,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组织专家审评后在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官网(国家绿色优质农产品公共信息平台)上公布,并以适当方式附送...
  • 3

    中国农产品品牌索引名录

    为深入贯彻关于“要把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放在突出位置,狠抓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品牌创建、质量安全监管”“走质量兴农之路,要突出农业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加快培育优势特色农业,打造高品质、有口碑的农业‘金字招牌’”的重要指示精神,落细落小农业农村部有关两个“三品一标”工作的决策部署,探索构建常态化的农产品品牌年度储存记忆与公众查询索引名录,以实际行动促进品牌农产品产销对接与公共服务,推动绿色优质农产品实现既产得出、产得优,又卖的出、卖得好,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拟探索开展中国农产品品牌索引名录征集工作。农产品品牌索引名录征集,突出公益性服务,征集过程中国家中心不收取任何费用。凡纳入《中国农产品品牌索引名录》的农产品品牌,实行动态管理,由县级以上地方绿色食品(绿色优质农产品)工作机构加强跟踪评价和技术服务,帮助品牌拥有者完善管理制度规范,提升技术管理水平,发挥好品牌强农带动效应。凡不再符合索引名录征集条件和要求的,依规退出名录。中国农产品品牌索引名录征集,是一项通过培育知名品牌,服务乡村振兴,促进绿色优质农产品产销对接的新工作。经符合申请条件的农产品品牌合法拥有者“自愿申报...
  • 4

    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

  • 5

    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2022-2025年)

  • 6

    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

  • 7

    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名单

  • 8

    概述:中欧地理标志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