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特产圈

陕西特产圈

特产馆:陕西馆
1560
话题 185
陕西,简称“陕”或“秦”,省会古都西安。自然区划上因秦岭-淮河一线而横跨北方与南方。陕西是中国经纬度基准点大地原点和北京时间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所在地。陕西历史悠久,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上古时为绝大部分在荆州、梁州、一小部分在雍州,是炎帝故里及黄帝的葬地。西周初年,周成王以陕原为界,原西由召公管辖,后人遂称陕原以西为“陕西”。
  • 西安:十三朝古都,兵马俑闻名,历史文化遗产丰富

    西安:十三朝古都,兵马俑闻名,历史文化遗产丰富

    西安,古称长安、镐京,是陕西省省会,位于中国西北地区,渭河平原中部。它东临华山,西接宝鸡,南依秦岭山脉,北跨渭河,总面积约9983平方公里。作为中国重要的历史文化名城和国家中心城市之一,西安地处关中平原的核心位置,是中国西部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和经济中心,也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节点城市。西安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适中,降水量较为充沛,集中在夏季。春季温暖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凉爽干燥,冬季寒冷少雪。由于受秦岭山脉的影响,西安的气候相对温和,空气湿度较大,有利于农业发展。丰富的水资源和适宜的气候条件为这座城市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西安的农业生产主要集中在渭河两岸的平原地区,这里是陕西重要的粮仓之一。主要农作物包括小麦、玉米、油菜等,其中阎良甜瓜、周至猕猴桃等特色水果闻名遐迩,不仅口感极佳,而且富含营养。此外,西安还是中国重要的花卉生产基地之一,这里生产的玫瑰花、月季等花卉品质优良,远销国内外市场。近年来,随着农业科技的进步和生态保护意识的增强,生态旅游、有机农业等形式逐渐兴起,促进了农业多元化发展。西安以其丰富多样的特产资源吸引着无数游客的目光。...
    查看详情 >>
    多果发布
    发布于 01-21 16:30
    浏览 63
  • 咸阳:秦汉故都,现代农业,茯茶产地,历史遗迹众多

    咸阳:秦汉故都,现代农业,茯茶产地,历史遗迹众多

    咸阳,位于陕西省中部,渭河平原腹地,是关中平原的核心区域之一。它东邻西安,西接宝鸡,南依秦岭山脉,北靠黄土高原,总面积约10246平方公里。作为中国历史上多个王朝的都城所在地,咸阳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和商贸交通要道。境内交通便利,陇海铁路、连霍高速公路等穿境而过,为经济发展和对外交流提供了良好条件。此外,咸阳距离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仅十几公里,是中国西北地区重要的航空枢纽。咸阳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适中,降水量较为充沛,集中在夏季。由于受秦岭山脉的影响,这里的气候相对温和,空气湿度较大,有利于农业发展。南部山区降水较多,气候湿润;而北部则相对干燥,昼夜温差较大。丰富的水资源和适宜的气候条件为这座城市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也促进了当地农业的发展。咸阳的农业生产主要集中在渭河两岸的平原地区,这里是陕西重要的粮仓之一。主要农作物包括小麦、玉米、油菜等,其中乾县的苹果以其独特的品质闻名遐迩,不仅口感极佳,而且营养丰富。此外,咸阳还是中国著名的猕猴桃生产基地之一,这里生产的猕猴桃色泽鲜艳,果肉细嫩,甜度高,深受消费者喜爱。近年来,随着农业科技的进步和生态保护...
    查看详情 >>
    多果发布
    发布于 01-21 16:33
    浏览 54
  • 铜川:药王孙思邈故乡,煤炭基地,中医药文化浓厚

    铜川:药王孙思邈故乡,煤炭基地,中医药文化浓厚

    铜川,位于陕西省中部,地处关中平原与陕北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它东邻渭南市,西接咸阳市,南依西安市,北靠延安市,总面积约3882平方公里。作为连接关中与陕北的重要节点城市,铜川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和商贸交通要道。境内交通便利,包茂高速公路、延西高速公路等穿境而过,为经济发展和对外交流提供了良好条件。铜川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适中,降水量较为充沛,集中在夏季。由于受秦岭山脉的影响,这里的气候相对温和,空气湿度较大,有利于农业发展。南部山区降水较多,气候湿润;而北部则相对干燥,昼夜温差较大。丰富的水资源和适宜的气候条件为这座城市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也促进了当地农业的发展。铜川的农业生产主要集中在渭河支流漆水河两岸的平原地区,这里是陕西重要的粮仓之一。主要农作物包括小麦、玉米、油菜等,其中宜君县的小米以其独特的品质闻名遐迩,不仅口感极佳,而且营养丰富。此外,铜川还是中国著名的苹果生产基地之一,这里生产的苹果色泽鲜艳,果肉细嫩,甜度高,深受消费者喜爱。近年来,随着农业科技的进步和生态保护意识的增强,生态旅游、休闲观光农业等形式逐渐兴起,不仅促进了农民增...
    查看详情 >>
    多果发布
    发布于 01-21 16:32
    浏览 51
  • 宝鸡:渭河之畔,青铜器之乡,工业与农业并重发展

    宝鸡:渭河之畔,青铜器之乡,工业与农业并重发展

    宝鸡,位于中国陕西省西部,渭河平原西端,地处关中盆地与陕南山区的过渡地带。它东邻咸阳、西安,西接甘肃天水,南依秦岭山脉,北靠陇山(即六盘山),总面积约1.82万平方公里。作为连接西北和西南的重要交通枢纽,宝鸡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也是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之一。宝鸡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适中,降水量较为充沛,集中在夏季。由于地形复杂多样,从南部的秦岭高山到北部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不同区域的气候存在一定的差异。南部山区降水较多,气候湿润;而北部则相对干燥,昼夜温差较大。丰富的水资源和适宜的气候条件为农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宝鸡的农业生产主要集中在渭河两岸的平原地区,这里是陕西重要的粮仓之一。主要农作物包括小麦、玉米、油菜等,其中眉县猕猴桃、凤翔苹果等特色水果闻名遐迩,不仅口感极佳,而且富含营养。此外,宝鸡还是中国最大的蜂蜜生产基地之一,这里生产的槐花蜜、洋槐蜜等品质优良,远销国内外市场。近年来,随着农业科技的进步和生态保护意识的增强,生态旅游、有机农业等形式逐渐兴起,促进了农业多元化发展。宝鸡以其丰富多样的特产资源吸引着无数游客的目光。除了上述提到的猕...
    查看详情 >>
    多果发布
    发布于 01-21 16:24
    浏览 46
  • 眉县:秦岭脚下的明珠,猕猴桃之乡

    眉县:秦岭脚下的明珠,猕猴桃之乡

    眉县,位于陕西省宝鸡市南部,地处关中平原西部与秦岭山脉的过渡地带。它东邻扶风县,西接太白县,南依秦岭主脉,北靠渭河平原,总面积约863平方公里。眉县不仅是连接关中与陕南的重要通道之一,也是进出大秦岭的门户,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境内交通便利,宝成铁路、宝天高速公路等穿境而过,为经济发展和对外交流提供了良好条件。眉县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适中,降水量充沛且分布较为均匀。由于靠近秦岭山脉,这里的气候受其影响较大,夏季凉爽湿润,冬季相对温和干燥,昼夜温差明显。丰富的水资源和适宜的气候条件为农业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尤其是对于猕猴桃这种对生长环境要求较高的水果来说,更是如此。眉县是中国著名的猕猴桃生产基地,被誉为“中国猕猴桃之乡”。这里种植的猕猴桃品种多样,包括红心、绿心等多个优良品种,果实饱满,口感极佳,营养价值高。除了猕猴桃之外,眉县还盛产苹果、核桃等特色农产品。近年来,随着农业科技的进步和生态保护意识的增强,生态旅游、休闲观光农业等形式逐渐兴起,不仅促进了农民增收致富,也为游客提供了亲近自然、体验田园生活的良好平台。眉县最著名的特产当属猕猴桃,这种富含维生...
    查看详情 >>
    多果发布
    发布于 01-21 16:26
    浏览 11
  • 陕西:华夏炎黄故地,周秦古国家园

    陕西:华夏炎黄故地,周秦古国家园

    陕西,简称“陕”或“秦”,地处中国西北内陆中心位置,位于黄河中游和长江上游的交汇地带。它北接内蒙古自治区,南连四川、重庆,西邻甘肃、宁夏,东隔黄河与山西相望。全省总面积约20.58万平方公里,地势南北高、中间低,有“八百里秦川”的关中平原贯穿其中,北部为黄土高原,南部则属于秦巴山区。陕西省跨越多个气候带,总体上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关中地区较为温和湿润,年平均气温约为13℃左右;陕北高原则较冷且干燥,冬季漫长寒冷;而陕南山地气候垂直差异明显,夏季凉爽宜人。降水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7月至9月间。境内河流纵横交错,渭河是省内最大的河流之一,并最终汇入黄河。得益于丰富的水资源和多样的地形条件,陕西农业发展历史悠久。关中平原土壤肥沃,是中国重要的粮仓之一,盛产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此外,苹果、猕猴桃、柿子等水果也享有盛誉。在陕南地区,由于气候温暖湿润,适合种植茶叶、水稻等亚热带作物。同时,畜牧业也在当地经济中占据一定比例,特别是奶山羊养殖颇具规模。陕西拥有众多特色产品,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陕西四大名吃”:肉夹馍、羊肉泡馍、臊子面和凉皮。这些美食不仅味道鲜美,而且蕴含着深厚...
    查看详情 >>
    多果发布
    发布于 01-21 15:31
    浏览 11
  • 特色农产品【礼泉小河御梨】

    特色农产品【礼泉小河御梨】

    礼泉小河御梨是陕西省咸阳市礼泉县特产,又称小河梨、小河酥梨,具有“皮薄核小渣细糖度高”等优点,是中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小河御梨果肉白色,质细酥脆、汁多、味甜、品质上等,在该地更是有“小河梨,酥又甜,落在地上看不见”的歌谣。礼泉小河御梨果形端正,圆形或长圆形,果肩平,单果重180-200克左右;果面光滑淡黄,果肉洁白如玉;皮薄肉厚核小,质细无渣多汁,浓甜如蜜怡人。2017年4月20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正式批准对“礼泉小河御梨”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礼泉小河御梨保护区域属小河流域两岸坡地,地势高亢,光照充足,上午日照西坡岸,下午日照东坡岸,加之两岸间的小湿地,形成独特的小气候。冬短冬暖、春早秋迟,积温高、光热资源丰富,年日照时数2215.6小时,年平均气温12.96℃左右,无霜期平均214天,年均降水量537毫米,雨热同季,与梨树喜光喜温喜多水的特性相符。产区内土壤类型主要为红垆土,土壤结构良好,土质疏松,保墒耐旱,土壤PH值为7.5,为梨树生长提供了较好的土壤条件。产区水资源丰富、水质好:生产区域内有小河水库1座、响石潭瀑布3叠、天然泉水4眼,水资源丰富,水质洁净,矿...
    查看详情 >>
    多果发布
    发布于 01-16 22:02
    浏览 10
  • 圈子粉丝

    更多+

    资讯头条

    更多 +
  • 1

    全国特质农品名录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特”字文章,打造高品质、有口碑的农业“金字招牌”的要求和国家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和品牌强农战略部署,加快培育特色农业品牌,科学引导消费,及时指导生产,促进产销对接,更好地满足公众对特色优质农产品的个性化需求,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于2020年10月开始开展全国特质农品登录工作,并制定了《特质农品登录技术规范(试行)》。所谓“特质农品”,是指产自特定产地环境条件,具有稳定且可感知、可识别、可量化的独特品质特征,具有一定生产规模,有稳定的供应量和消费群体,并经国家农安中心登录的农产品,其中农产品包括种植业和养殖业产品及其初加工产品。特质农品登录坚持“自愿申请、技术评价、信息公开、动态管理”和公益服务原则。根据《特质农品登录技术规范(试行)》规定程序,经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优质农产品)工作机构推荐,地市级、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优质农产品)工作机构审核,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组织专家技术评审确认,并在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网公示,符合特质农品登录技术规范要求的相关农产品,则正式登录为特质农品,并纳入全国特质农品名录。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后续进...
  • 2

    中国农耕农品记忆索引名录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赓续农耕文明,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的重要指示精神,推进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充分展示独具农耕文化的乡村风貌、乡土特产和农耕资源,满足公众农耕农品传承与感悟体验需要,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开展农耕农品记忆索引名录征集工作。征集的农耕农品记忆索引名录,包括涵盖具有农耕文化记忆(印记)传承属性并源于种植养殖生产消费过程、彰显农业多种功能乡村多元价值、满足乡愁感知感悟感念,且具有独特生产、加工、贮藏、保鲜、消费、技艺与品质特性、风格特色的农产品及相关产品。农耕农品记忆索引名录征集,以覆盖区域范围内的农业生产经营主体、行业协会、技术机构等为主体(统称“申请单位”)。申请单位应当具有产地覆盖、全程质控、生产指导、消费引导、产销对接和农耕传承的能力。农耕农品记忆索引名录征集坚持“自愿申请、自行举证、自我承诺”原则。农耕农品记忆索引名录征集,按照主体申请、县级农业农村部门(或相关主管部门)审核,地市级和省级绿色食品(绿色优质农产品)工作机构审查,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组织专家审评后在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官网(国家绿色优质农产品公共信息平台)上公布,并以适当方式附送...
  • 3

    中国农产品品牌索引名录

    为深入贯彻关于“要把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放在突出位置,狠抓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品牌创建、质量安全监管”“走质量兴农之路,要突出农业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加快培育优势特色农业,打造高品质、有口碑的农业‘金字招牌’”的重要指示精神,落细落小农业农村部有关两个“三品一标”工作的决策部署,探索构建常态化的农产品品牌年度储存记忆与公众查询索引名录,以实际行动促进品牌农产品产销对接与公共服务,推动绿色优质农产品实现既产得出、产得优,又卖的出、卖得好,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拟探索开展中国农产品品牌索引名录征集工作。农产品品牌索引名录征集,突出公益性服务,征集过程中国家中心不收取任何费用。凡纳入《中国农产品品牌索引名录》的农产品品牌,实行动态管理,由县级以上地方绿色食品(绿色优质农产品)工作机构加强跟踪评价和技术服务,帮助品牌拥有者完善管理制度规范,提升技术管理水平,发挥好品牌强农带动效应。凡不再符合索引名录征集条件和要求的,依规退出名录。中国农产品品牌索引名录征集,是一项通过培育知名品牌,服务乡村振兴,促进绿色优质农产品产销对接的新工作。经符合申请条件的农产品品牌合法拥有者“自愿申报...
  • 4

    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

  • 5

    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2022-2025年)

  • 6

    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

  • 7

    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名单

  • 8

    概述:中欧地理标志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