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特产圈

陕西特产圈

特产馆:陕西馆
1555
话题 185
陕西,简称“陕”或“秦”,省会古都西安。自然区划上因秦岭-淮河一线而横跨北方与南方。陕西是中国经纬度基准点大地原点和北京时间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所在地。陕西历史悠久,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上古时为绝大部分在荆州、梁州、一小部分在雍州,是炎帝故里及黄帝的葬地。西周初年,周成王以陕原为界,原西由召公管辖,后人遂称陕原以西为“陕西”。
  • 泾阳:泾河之畔,茯茶产地,农业发达,历史文化悠久

    泾阳:泾河之畔,茯茶产地,农业发达,历史文化悠久

    泾阳县,位于中国西北部陕西省咸阳市北部,地处渭北高原与黄土高原南缘之间,是连接华北、西北地区的重要节点。它北接铜川市耀州区,南临咸阳市秦都区,西连礼泉县,东靠三原县,总面积约768平方公里。作为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之一,泾阳自古以来就是中原文化与西域文化交流的重要枢纽。境内交通便利,国道、省道等多条公路穿境而过;泾河及其支流构成了泾阳独特的水系网络,为城市的生态平衡提供了重要保障。泾阳县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半湿润气候区,四季分明,昼夜温差较大,降水量相对丰富且分布较为均匀。由于受黄土高原的影响,这里的气候较为温和,年平均气温适中。春季风沙较少,夏季凉爽宜人,秋季凉爽干燥,冬季寒冷但雪量不多。丰富的日照时间和适宜的气候条件为这片土地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也促进了当地农业的发展。龙泉公社景区展现了广袤的农田景观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是泾阳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成果之一。泾阳县的农业生产主要集中在渭北平原地带和黄土高原丘陵山区,得益于泾河及其支流的灌溉,使得当地能够在干旱环境中发展高效的农业。主要农作物包括小麦、玉米、油菜籽等,其中最为著名的是云阳镇的蔬菜。泾阳蔬菜以其品种多样、品质优良而闻名...
    查看详情 >>
    多果发布
    发布于 01-21 22:00
    浏览 32
  • 甘泉:陕北大地的绿色明珠

    甘泉:陕北大地的绿色明珠

    甘泉县位于中国陕西省北部,延安市下辖的一个县。它东邻富县,西接志丹县,南连宜川县,北靠安塞区。总面积约为2300平方公里,地形以黄土高原丘陵沟壑为主,地势西北高、东南低。甘泉县地处陕北腹地,地理位置优越,是连接陕西北部与中部的重要交通枢纽。甘泉县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少雨,昼夜温差较大。年平均气温在8.5℃左右,降水量集中在夏季,年均降水量约为470毫米。由于地处干旱半干旱地区,日照充足,光热资源丰富,这为农作物生长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然而,水资源相对匮乏,因此节水灌溉技术在当地农业中得到广泛应用。甘泉县农业资源丰富,主要以小麦、玉米、马铃薯等粮食作物为主,并且大力发展高效农业和特色农产品。近年来,甘泉县积极推进农业现代化,通过引进先进的农业技术和设备,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例如,推广滴灌、喷灌等节水灌溉技术,有效缓解了当地水资源紧张的局面;同时,还积极发展设施农业,建设温室大棚,延长蔬菜和水果的生产周期,提升了经济效益。此外,甘泉县还大力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增强农户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促进了农民增收。甘泉县还是重要的畜牧业基地之一,拥有丰...
    查看详情 >>
    多果发布
    发布于 01-29 09:46
    浏览 29
  • 永寿:关中西部,槐花蜜乡,农业资源,生态旅游发展

    永寿:关中西部,槐花蜜乡,农业资源,生态旅游发展

    永寿县,位于中国西北部陕西省咸阳市北部,地处渭北高原与黄土高原南缘之间,是连接华北、西北地区的重要节点。它北接旬邑县,南临淳化县,西连彬州市,东靠乾县,总面积约864平方公里。作为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之一,永寿自古以来就是中原文化与西域文化交流的重要枢纽。境内交通便利,国道、省道等多条公路穿境而过;铁路方面有梅七铁路支线经过;此外,泾河及其支流构成了永寿独特的水系网络,为城市的生态平衡提供了重要保障。永寿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半湿润气候区,四季分明,昼夜温差较大,降水量相对丰富且分布较为均匀。由于受黄土高原的影响,这里的气候较为温和,年平均气温适中。春季风沙较少,夏季凉爽宜人,秋季凉爽干燥,冬季寒冷但雪量不多。丰富的日照时间和适宜的气候条件为这片土地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也促进了当地农业的发展。昭陵国家森林公园展现了广袤的森林景观和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是永寿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成果之一。永寿县的农业生产主要集中在渭北平原地带和黄土高原丘陵山区,得益于泾河及其支流的灌溉,使得当地能够在干旱环境中发展高效的农业。主要农作物包括小麦、玉米、油菜籽等,其中最为著名的是监军镇的苹果。永寿苹果以其...
    查看详情 >>
    多果发布
    发布于 01-21 22:02
    浏览 19
  • 丹凤:秦岭深处的生态明珠

    丹凤:秦岭深处的生态明珠

    丹凤县位于中国陕西省东南部,商洛市下辖的一个县。它东邻商南县,西接山阳县,南连湖北省郧阳区,北靠洛南县和商州区。总面积约为2438平方公里,地形以山地和丘陵为主,境内有丹江及其支流流经,形成了丰富的水资源和肥沃的土地。丹凤县地处秦岭腹地,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是连接陕西与湖北的重要交通枢纽。丹凤县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在13.9℃左右,降水量集中在夏季,年均降水量约为750毫米。由于地处山区,海拔较高,昼夜温差较大,这种气候条件非常适合多种农作物生长,特别是茶叶、中药材等特色农产品。冬季温和少雪,夏季凉爽多雨,使得丹凤成为理想的避暑胜地和生态旅游目的地。丹凤县农业资源丰富,主要以水稻、小麦、玉米、茶叶等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为主,并且大力发展高效农业和特色农产品。近年来,丹凤县积极推进农业现代化,通过引进先进的农业技术和设备,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例如,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有效缓解了当地水资源紧张的局面;同时,还积极发展设施农业,建设温室大棚,延长蔬菜和水果的生产周期,提升了经济效益。此外,丹凤县还大力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增强农户抵...
    查看详情 >>
    多果发布
    发布于 02-05 08:49
    浏览 19
  • 山阳:秦岭深处的绿色明珠

    山阳:秦岭深处的绿色明珠

    山阳县位于中国陕西省东南部,商洛市下辖的一个县。它东邻丹凤县和商南县,西接镇安县,南连湖北省郧阳区,北靠柞水县和蓝田县。总面积约为3514平方公里,地形以山地为主,境内有秦岭山脉贯穿南北,形成了壮丽的自然景观。山阳县地处陕南山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是连接陕西南部与中部的重要交通枢纽。山阳县属于暖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在12.9℃左右,降水量集中在夏季,年均降水量约为700毫米。由于地处秦岭腹地,海拔较高,昼夜温差较大,这种气候条件非常适合多种农作物生长,特别是茶叶、中药材等特色农产品。冬季温和少雪,夏季凉爽多雨,使得山阳成为理想的避暑胜地和生态旅游目的地。山阳县农业资源丰富,主要以小麦、玉米、水稻等粮食作物为主,并且大力发展高效农业和特色农产品。近年来,山阳县积极推进农业现代化,通过引进先进的农业技术和设备,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例如,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有效缓解了当地水资源紧张的局面;同时,还积极发展设施农业,建设温室大棚,延长蔬菜和水果的生产周期,提升了经济效益。此外,山阳县还大力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增强农户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促进...
    查看详情 >>
    多果发布
    发布于 01-29 18:06
    浏览 17
  • 兴平:关中腹地,马嵬驿遗址,农业发达,历史文化悠久

    兴平:关中腹地,马嵬驿遗址,农业发达,历史文化悠久

    兴平市,位于中国西北部陕西省咸阳市西部,地处渭河平原腹地,是连接华北、西北地区的重要节点。它北接礼泉县,南临武功县,西连兴平市杨陵区(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东靠咸阳市秦都区,总面积约496平方公里。作为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之一,兴平自古以来就是中原文化与西域文化交流的重要枢纽。境内交通便利,国道、省道等多条公路穿境而过;渭河及其支流构成了兴平独特的水系网络,为城市的生态平衡提供了重要保障。兴平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半湿润气候区,四季分明,昼夜温差较大,降水量相对丰富且分布较为均匀。由于受秦岭山脉的影响,这里的气候较为温和,年平均气温适中。春季风沙较少,夏季凉爽宜人,秋季凉爽干燥,冬季寒冷但雪量不多。丰富的日照时间和适宜的气候条件为这片土地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也促进了当地农业的发展。马嵬驿景区展现了广袤的农田景观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是兴平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成果之一。兴平市的农业生产主要集中在渭河平原地带,得益于渭河及其支流的灌溉,使得当地能够在干旱环境中发展高效的农业。主要农作物包括小麦、玉米、油菜籽等,其中最为著名的是桑镇的小麦。兴平小麦以其颗粒饱满、色泽金黄、口感香甜而闻...
    查看详情 >>
    多果发布
    发布于 01-21 21:36
    浏览 13
  • 凤县:秦岭深处,羌族风情,中药材基地,生态旅游

    凤县:秦岭深处,羌族风情,中药材基地,生态旅游

    凤县,位于中国西北部陕西省宝鸡市西南部,地处秦岭山脉腹地,是连接华北、西北地区的重要节点。它北接宝鸡市太白县,南临汉中市留坝县,西连甘肃省陇南市两当县,东靠宝鸡市渭滨区,总面积约3,174平方公里。作为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之一,凤县自古以来就是中原文化与西域文化交流的重要枢纽。境内交通便利,国道、省道等多条公路穿境而过;嘉陵江上游及其支流构成了凤县独特的水系网络,为城市的生态平衡提供了重要保障。凤县属于典型的亚热带湿润气候向温带半湿润气候过渡区,四季分明,昼夜温差较大,降水量相对丰富且分布较为均匀。由于受秦岭山脉的影响,这里的气候较为凉爽湿润,年平均气温适中。春季风沙较少,夏季凉爽宜人,秋季凉爽干燥,冬季寒冷但雪量较多。丰富的日照时间和适宜的气候条件为这片土地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也促进了当地农业的发展。通天河国家森林公园展现了广袤的森林景观和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是凤县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成果之一,也是中国著名的自然保护区。凤县的农业生产主要集中在秦岭山区的河谷地带和高海拔山区,得益于嘉陵江上游及其支流的灌溉,使得当地能够在干旱环境中发展高效的农业。主要农作物包括小麦、玉米、油菜籽等...
    查看详情 >>
    多果发布
    发布于 01-21 21:35
    浏览 13
  • 三原:渭北平原,古建筑众多,农业发达,文化深厚

    三原:渭北平原,古建筑众多,农业发达,文化深厚

    三原县,位于中国西北部陕西省咸阳市东北部,地处关中平原腹地,是连接华北、西北地区的重要节点。它北接耀州区,南临泾阳县,西连礼泉县,东靠富平县,总面积约758平方公里。作为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之一,三原自古以来就是中原文化与西域文化交流的重要枢纽。境内交通便利,国道、省道等多条公路穿境而过;清峪河及其支流构成了三原独特的水系网络,为城市的生态平衡提供了重要保障。三原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半湿润气候区,四季分明,昼夜温差较大,降水量相对丰富且分布较为均匀。这里的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适中。春季风沙较少,夏季凉爽宜人,秋季凉爽干燥,冬季寒冷但雪量不多。丰富的日照时间和适宜的气候条件为这片土地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也促进了当地农业的发展。嵯峨山国家森林公园展现了广袤的森林景观和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是三原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成果之一。三原县的农业生产主要集中在渭北平原地带,得益于清峪河及其支流的灌溉,使得当地能够在干旱环境中发展高效的农业。主要农作物包括小麦、玉米、油菜籽等,其中最为著名的是陵前镇的大葱。三原大葱以其杆粗叶长、辛辣味浓而闻名全国,种植历史可追溯至汉代。此外,三原还是中国重要的花椒...
    查看详情 >>
    多果发布
    发布于 01-21 22:14
    浏览 12
  • 杨陵:农科新城,杨凌示范区,农业科研,现代农业示范

    杨陵:农科新城,杨凌示范区,农业科研,现代农业示范

    杨凌示范区(简称“杨陵”),位于中国西北部陕西省咸阳市西南部,地处渭河平原腹地,是连接华北、西北地区的重要节点。它北接兴平市,南临武功县,西连宝鸡市陈仓区,东靠咸阳市秦都区,总面积约135平方公里。作为中国唯一的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杨陵自古以来就是中原文化与西域文化交流的重要枢纽。境内交通便利,国道、省道等多条公路穿境而过;渭河及其支流构成了杨陵独特的水系网络,为城市的生态平衡提供了重要保障。杨陵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半湿润气候区,四季分明,昼夜温差较大,降水量相对丰富且分布较为均匀。由于受秦岭山脉的影响,这里的气候较为温和,年平均气温适中。春季风沙较少,夏季凉爽宜人,秋季凉爽干燥,冬季寒冷但雪量不多。丰富的日照时间和适宜的气候条件为这片土地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也促进了当地农业的发展。五泉镇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展现了高科技农业景观和深厚的农业科技底蕴,是杨陵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成果之一。杨陵是中国农业科技创新的前沿阵地,被誉为“中国的绿色硅谷”。这里集中了众多国家级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如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为中国现代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主要农作物包括小麦、玉米、油...
    查看详情 >>
    多果发布
    发布于 01-21 22:03
    浏览 8
  • 乾县:关中平原,乾陵脚下,农业发达,历史文化遗产

    乾县:关中平原,乾陵脚下,农业发达,历史文化遗产

    乾县,位于中国西北部陕西省咸阳市西部,地处关中平原腹地,是连接华北、西北地区的重要节点。它北接礼泉县,南临武功县,西连永寿县,东靠扶风县,总面积约1,002平方公里。作为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之一,乾县自古以来就是中原文化与西域文化交流的重要枢纽。境内交通便利,国道、省道等多条公路穿境而过;漠谷河及其支流构成了乾县独特的水系网络,为城市的生态平衡提供了重要保障。乾县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半湿润气候区,四季分明,昼夜温差较大,降水量相对丰富且分布较为均匀。这里的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适中。春季风沙较少,夏季凉爽宜人,秋季凉爽干燥,冬季寒冷但雪量不多。丰富的日照时间和适宜的气候条件为这片土地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也促进了当地农业的发展。乾陵国家森林公园展现了广袤的森林景观和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是乾县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成果之一。乾县的农业生产主要集中在渭河平原地带,得益于漠谷河及其支流的灌溉,使得当地能够在干旱环境中发展高效的农业。主要农作物包括小麦、玉米、油菜籽等,其中最为著名的是阳峪镇的苹果。乾县苹果以其果形美观、色泽鲜艳、口感脆甜而闻名全国,种植历史可追溯至古代。此外,乾县还是中国重要...
    查看详情 >>
    多果发布
    发布于 01-21 22:11
    浏览 6
  • 圈子粉丝

    更多+

    资讯头条

    更多 +
  • 1

    全国特质农品名录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特”字文章,打造高品质、有口碑的农业“金字招牌”的要求和国家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和品牌强农战略部署,加快培育特色农业品牌,科学引导消费,及时指导生产,促进产销对接,更好地满足公众对特色优质农产品的个性化需求,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于2020年10月开始开展全国特质农品登录工作,并制定了《特质农品登录技术规范(试行)》。所谓“特质农品”,是指产自特定产地环境条件,具有稳定且可感知、可识别、可量化的独特品质特征,具有一定生产规模,有稳定的供应量和消费群体,并经国家农安中心登录的农产品,其中农产品包括种植业和养殖业产品及其初加工产品。特质农品登录坚持“自愿申请、技术评价、信息公开、动态管理”和公益服务原则。根据《特质农品登录技术规范(试行)》规定程序,经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优质农产品)工作机构推荐,地市级、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优质农产品)工作机构审核,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组织专家技术评审确认,并在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网公示,符合特质农品登录技术规范要求的相关农产品,则正式登录为特质农品,并纳入全国特质农品名录。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后续进...
  • 2

    中国农耕农品记忆索引名录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赓续农耕文明,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的重要指示精神,推进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充分展示独具农耕文化的乡村风貌、乡土特产和农耕资源,满足公众农耕农品传承与感悟体验需要,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开展农耕农品记忆索引名录征集工作。征集的农耕农品记忆索引名录,包括涵盖具有农耕文化记忆(印记)传承属性并源于种植养殖生产消费过程、彰显农业多种功能乡村多元价值、满足乡愁感知感悟感念,且具有独特生产、加工、贮藏、保鲜、消费、技艺与品质特性、风格特色的农产品及相关产品。农耕农品记忆索引名录征集,以覆盖区域范围内的农业生产经营主体、行业协会、技术机构等为主体(统称“申请单位”)。申请单位应当具有产地覆盖、全程质控、生产指导、消费引导、产销对接和农耕传承的能力。农耕农品记忆索引名录征集坚持“自愿申请、自行举证、自我承诺”原则。农耕农品记忆索引名录征集,按照主体申请、县级农业农村部门(或相关主管部门)审核,地市级和省级绿色食品(绿色优质农产品)工作机构审查,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组织专家审评后在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官网(国家绿色优质农产品公共信息平台)上公布,并以适当方式附送...
  • 3

    中国农产品品牌索引名录

    为深入贯彻关于“要把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放在突出位置,狠抓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品牌创建、质量安全监管”“走质量兴农之路,要突出农业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加快培育优势特色农业,打造高品质、有口碑的农业‘金字招牌’”的重要指示精神,落细落小农业农村部有关两个“三品一标”工作的决策部署,探索构建常态化的农产品品牌年度储存记忆与公众查询索引名录,以实际行动促进品牌农产品产销对接与公共服务,推动绿色优质农产品实现既产得出、产得优,又卖的出、卖得好,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拟探索开展中国农产品品牌索引名录征集工作。农产品品牌索引名录征集,突出公益性服务,征集过程中国家中心不收取任何费用。凡纳入《中国农产品品牌索引名录》的农产品品牌,实行动态管理,由县级以上地方绿色食品(绿色优质农产品)工作机构加强跟踪评价和技术服务,帮助品牌拥有者完善管理制度规范,提升技术管理水平,发挥好品牌强农带动效应。凡不再符合索引名录征集条件和要求的,依规退出名录。中国农产品品牌索引名录征集,是一项通过培育知名品牌,服务乡村振兴,促进绿色优质农产品产销对接的新工作。经符合申请条件的农产品品牌合法拥有者“自愿申报...
  • 4

    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

  • 5

    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2022-2025年)

  • 6

    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

  • 7

    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名单

  • 8

    概述:中欧地理标志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