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站
陕西特产圈

陕西特产圈

特产馆:陕西馆
1570
话题 185
陕西,简称“陕”或“秦”,省会古都西安。自然区划上因秦岭-淮河一线而横跨北方与南方。陕西是中国经纬度基准点大地原点和北京时间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所在地。陕西历史悠久,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上古时为绝大部分在荆州、梁州、一小部分在雍州,是炎帝故里及黄帝的葬地。西周初年,周成王以陕原为界,原西由召公管辖,后人遂称陕原以西为“陕西”。
  • 特色农产品【旬阳拐枣】

    特色农产品【旬阳拐枣】

    旬阳拐枣是陕西省安康市旬阳县特产,果梗肉质,扭曲,形似佛教万字符,果个大,红褐色,汁液多,味香甜,富含维生素C、氨基酸和铁等营养物质。拐枣生长在秦岭以南,被秦始皇以“万寿果”命名,具有保肝护肝、开胃健脾、滋阴补肾的功效,可做酒、醋、饮料等。在旬阳主要有红拐枣、绿拐枣、胖娃娃和白拐枣(多为野生)等5种,以胖娃娃和白拐枣两个品种较佳,果大、味好、产量高、耐贮藏。旬阳拐枣种植历史悠久,种植技术成熟,种植面积大,拐枣原料量大质优,近年来已发展到2万亩,成为外地客商的抢购农产品,远销南韩、日本等国,拐枣潜在研发价值巨大,市场销路看好。旬阳县位处秦巴山地,汉江河谷自西向东横贯中部,将县境天然分割为南北两大自然区。地貌特征以中山为主,兼有低山、丘陵、河谷地形,境内重峦叠嶂,沟壑密布。旬阳县土壤母质多属浅海相沉积岩的变质岩,多为黄棕壤,pH值6.5-7.5,有机质含量较高,适宜旬阳拐枣种植。旬阳县境内水系属长江流域汉江水系,汉江水系横贯中部。发源和流经县境的河沟集水面积在2平方千米以上的有488条。旬阳县北居秦岭,南依大巴山,两山夹峙,阻住南下的冷空气,截挡溯汉江河谷上行的暖温气流,境内气候温暖...
    查看详情 >>
    多果发布
    发布于 2024-01-20
    浏览 244
  • 特色农产品【临潼石榴】

    特色农产品【临潼石榴】

    临潼石榴是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特产,素以色泽艳丽,果大皮薄,汁多味甜,核软鲜美,籽肥渣少等特点而著称,名居全国五大名榴之冠,被列为果中珍品,历来是封建皇帝的贡品,享誉九洲,驰名海外。白居易曾写诗赞美:“日照血球将滴地,风翻火焰欲烧人”。临潼石榴先后获全国优质石榴奖、中国国际农产品展销会金奖、最受消费者喜爱的公众品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后稷奖等多项大奖。西安市临潼区位于陕西关中平原东部,西邻古都西安,东接渭南,年平均气温13.5℃,全年无霜期219天,所产果品无论外观颜色及石榴含糖量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其它产区。临潼境内有大小河流10条,均属渭河水系,位于石榴主产区的河流有戏河、玉川河、沙河、五里河、临潼三里河、韩峪河等,河流水质良好,无任何工业污染,给石榴无公害生产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临潼石榴主栽区域位于海拔400—1000米的骊山丘陵地带、山前洪积扇和南北带状山塬地区,其中以山前洪积扇地形为主,海拔高度适宜,既确保了石榴的品质,同时又避免了石榴冻害的发生。被骊山8条河流分为八块,地势南高北低,地形总体起伏不大,生产土地条件较好。临潼石榴主产区地势南高北低,空气流通好,光线投射力强,...
    查看详情 >>
    多果发布
    发布于 2024-01-20
    浏览 176
  • 特色农产品【大荔冬枣】

    特色农产品【大荔冬枣】

    大荔冬枣,是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特产,具有“果皮薄而酥脆、果个大、肉细嫩、味香甜”的特点,是中国国家农业地理标志产品。大荔冬枣所到之处,食者无不赞誉。西汉时期,大荔枣树遍生,所产枣个大、皮薄、核小、肉厚、富有弹性、味道脆甜、液汁多。官府以土贡名义敬献朝廷,康熙年间成为皇室贡品。作为中国“红枣种质天然资源库”,大荔县先后被命名为“中国枣乡”、“全国冬枣标准化生产示范县”。大荔冬枣生产区属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3.4℃,年光照时数2385.2时,全年≥10℃有效积温4312℃,光热资源丰富,昼夜温差大,年降水量514毫米,无霜期212天,区域内地势平坦,土壤类型以粘质壤土为主,有机质丰富,保墒性能好。陕西大荔县,古称“同州”,地处秦岭腹地,境内渭、洛、黄三河交汇,向来有“冬枣第一县”之称,这里背靠黄土高原,面朝滚滚长河,土壤以粘质壤土为主,有机质丰富,光照时间更长,雨量较少,昼夜温差大,非常适合大荔冬枣生长。“南荔枝,北冬枣,百果王”说的就是南方有荔枝,北方有冬枣,被誉为“百果王”。而产于陕西省大荔县的冬枣受气候地理位置影响品质更优,营养成分更好。
    查看详情 >>
    多果发布
    发布于 2024-01-20
    浏览 147
  • 特色农产品【富平尖柿】

    特色农产品【富平尖柿】

    富平尖柿是陕西省渭南市富平县特产,果皮橙红色,果粉中等多,果肉橙色,软后橙红色,纤维多,味极甜,鲜食制饼皆宜。富平尖柿果实中含14种营养物质和微量元素,其中每百克含钙量可达163毫克。除了鲜食之外,其制作的柿饼也是“柿饼中的珍品”。富平地区属大陆性暖温带半干旱季风气候,水、光、海拔、土壤等自然条件优越。尖柿产地年平均降水量500毫米,年光照时数2472时,全年≥10℃有效积温4352.7℃,昼夜温差大,无霜期221天,平均海拔600米,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产区土壤类型主要以山前洪积扇区的洪淤土和黄土台塬区的黄墡土、白墡土、川塬上的红垆土和灰垆土为主,土层深厚,质地疏松。独特的自然环境和光照资源、土壤特性、海拔高度等,为富平尖柿种植提供了适宜的自然生态环境。俗话说的好,七月桃、八月梨,九月柿子红了皮,霜降前后也是柿子成熟的季节,此时的“中国柿乡”陕西富平处处是别样美景。富平主要种植的柿子品种有升顶尖柿、辣椒尖柿等,为柿中名品,尖柿也因底方顶尖而得名。富平的柿子栽植历史也特别悠久,从汉初就已经开始,距今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虽然这里的柿树也历经砍伐,但现存200百年以上的古柿树仍有百余株...
    查看详情 >>
    多果发布
    发布于 2024-01-22
    浏览 145
  • 特色农产品【直社红枣】

    特色农产品【直社红枣】

    直社红枣是陕西省蒲城县特产,果肩宽,果顶小、红色、皮薄、果肉厚、味甘甜。手摇干枣可听到枣核响声,掰开枣肉可拉丝。直社红枣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区域地处黄土高原和关中平原交接地带,属一级黄土台塬区,海拔360-450米,年均降雨量533毫米,无霜期222天,年平均温度13.5℃,昼夜温差大。保护区域北靠紫荆塬,南依洛河,北高南低,光照充足,年日照时数达2500小时。洛河自东北向西南流经该地,自然形成S弯道,河床宽100-200米,水流缓慢,地下富含天然温泉,出水温度达42℃,从而形成该地空气湿润,早春升温快的特有自然小气候,保障红枣春季座果率,利于果实提早成熟。该地土壤类型以黄绵土、沙质土为主,土层深厚,土壤肥沃,透气性、排水性能好,属红枣优生区。该地有民间谚语为证“南依洛河北靠山,洛西倒虹中间穿,四面八方是枣园”。据当地民间记载,直社贡枣种植已有1200多年的栽培历史。目前,直乐村现存600年以上古枣树11819棵,栽植枣树面积达2000亩,在坚持以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具有传统优势经济作物,致力于打造皮薄、肉厚、味甜的“直社贡枣”品牌,依靠该品牌效应相...
    查看详情 >>
    多果发布
    发布于 2024-01-20
    浏览 142
  • 特色农产品【吴堡红枣】

    特色农产品【吴堡红枣】

    吴堡红枣是陕西省榆林市吴堡县特产,已有三千多年的栽培历史,曾以地方特产向朝廷进贡。《诗经》中“八月剥枣”说的就是黄河中游河谷一带的红枣,吴堡就位于这一地域,为世代产枣之地。另据《榆林县志》记载,1400多年前的北朝,吴堡这一带进入红枣栽培盛期。清道光年间(1821-1850年),版本的《吴堡县志》有“枣甚盛”、“枣为多,居民以此为业”等的文字记载,足见吴堡红枣在该地经济和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吴堡红枣生产区域属中温带亚干旱区,地处黄河西岸,属红枣优生区。年均降雨量475毫米,光热资源丰富,全年日照时数达2738.0小时。吴堡红枣果形美观,近圆柱形;果个均匀,单果重15克左右;果色暗红,富有光泽;皮薄核小肉厚,棉软味甜;适宜制干,制干率高达48.6%。干制红枣,果面褶皱较少,色泽红艳,质地细密,富有弹性。吴堡特产红枣为吴堡县优势主导产业,全县枣树面积15万亩 , 年产鲜枣1.9万吨以上 , 主要树种有木枣、牙枣、团枣等。其中木枣占全县枣树栽植总面积的95%以上。红枣果皮较厚,肉厚而坚,含水量低,味甘甜,适于阴晾干枣,又宜鲜食加工,还可入药治病。红枣产业的发展已经成为全县人民脱贫致富的“...
    查看详情 >>
    多果发布
    发布于 2024-01-20
    浏览 129
  • 特色农产品【阎良相枣】

    特色农产品【阎良相枣】

    阎良相枣,陕西省西安市阎良区特产,又名“贡枣”,具有皮簿、肉厚、个大、核小、味甜等特点,是地方名优特制干枣良种。相枣鲜食口感极佳,即可生吃也可熟食,有生克熟补之功效,同时也有极高的药用价值,可入中药常以红枣为引,相枣富含人体多种维生素、氨基酸等24种微量元素,含双糖可达55%,因而相枣可谓是枣中之冠。常食可延年益寿,返老还童。还可养胃生津,开胃健脾,养颜健体。故有“一日三枣”百岁不老之佳说。阎良枣树栽培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明、宋时期,相传在明朝初年,关中遭受饥荒,当地农民以枣充饥,安度灾荒。为此,明宰相发诏:广种枣树。当地民众为了纪念明宰相“体察民情,为民办事”,特称此枣为“相枣”以作纪念。相枣一名便流传至今,为了与山西的相枣区别,特称“阎良相枣”。至今在石川河流域的阎良(武屯、康桥)和临潼(相桥)等地,还保存有200年以上的古老树群。阎良区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冷、暖、干、湿分明。相枣产区土壤类型主要为河流冲积区的褐壤土以及黄土台塬区的黄壤土,从河心向两岸依次呈规律性地分布着淤砂土、淤绵土、淤墡土、耧土。石川河长年断流,辖区地下水资源丰富,水质清洁无污染。为阎良相枣生产提...
    查看详情 >>
    多果发布
    发布于 2024-01-20
    浏览 116
  • 特色农产品【彬州大晋枣】

    特色农产品【彬州大晋枣】

    彬州大晋枣是陕西省咸阳市彬州市特产,果形美观,肉质细脆,味甜甘美,营养丰富。彬州大晋枣是咸阳市彬县地方名特果品,在彬县有3000多年的栽培历史。彬州大晋枣果形美观,近圆柱形,果实大,是食用、药用的佳品,也是馈赠亲朋好友的珍品。彬州市属暖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空气清新、环境优美、无工业污染,独特的产地特征和气候条件,非常适合枣树生长。大晋枣重鲜果单果最重达50克,素有“八个一尺,十个一斤”之美誉,在中国杨凌农业科技博览会上被誉为“枣王”。彬县大晋枣分布面积,主产区在泾河川道。彬县目前有大晋枣面积1.2万亩,年产量1000吨。彬县大晋枣是食用、药用的佳品,也是馈赠亲朋好友的珍品。《诗·豳风》中有"八月剥枣"诗句。明诗云:“百年生聚滋更始七月豳风未可忘喜杀故园梨枣在,熟时还要上公堂。”目前,树龄300年以上的大晋枣药用极高,自古以来为历代贡品。相传,春秋战国时期,秦国和晋国为了各自的利益,谋求和解,晋献公将女儿嫁给秦穆公,史称“秦晋之好”。结婚时,晋献公把本国的特产枣树送给女儿做嫁妆,带到秦国,从此晋枣便在秦国的彬县、长武等地生根,开花,成为传世佳品,流传至今。彬县境内现存有四、五...
    查看详情 >>
    多果发布
    发布于 2024-01-20
    浏览 112
  • 圈子粉丝

    更多+

    资讯头条

    更多 +
  • 1

    全国特质农品名录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特”字文章,打造高品质、有口碑的农业“金字招牌”的要求和国家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和品牌强农战略部署,加快培育特色农业品牌,科学引导消费,及时指导生产,促进产销对接,更好地满足公众对特色优质农产品的个性化需求,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于2020年10月开始开展全国特质农品登录工作,并制定了《特质农品登录技术规范(试行)》。所谓“特质农品”,是指产自特定产地环境条件,具有稳定且可感知、可识别、可量化的独特品质特征,具有一定生产规模,有稳定的供应量和消费群体,并经国家农安中心登录的农产品,其中农产品包括种植业和养殖业产品及其初加工产品。特质农品登录坚持“自愿申请、技术评价、信息公开、动态管理”和公益服务原则。根据《特质农品登录技术规范(试行)》规定程序,经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优质农产品)工作机构推荐,地市级、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优质农产品)工作机构审核,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组织专家技术评审确认,并在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网公示,符合特质农品登录技术规范要求的相关农产品,则正式登录为特质农品,并纳入全国特质农品名录。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后续进...
  • 2

    中国农耕农品记忆索引名录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赓续农耕文明,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的重要指示精神,推进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充分展示独具农耕文化的乡村风貌、乡土特产和农耕资源,满足公众农耕农品传承与感悟体验需要,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开展农耕农品记忆索引名录征集工作。征集的农耕农品记忆索引名录,包括涵盖具有农耕文化记忆(印记)传承属性并源于种植养殖生产消费过程、彰显农业多种功能乡村多元价值、满足乡愁感知感悟感念,且具有独特生产、加工、贮藏、保鲜、消费、技艺与品质特性、风格特色的农产品及相关产品。农耕农品记忆索引名录征集,以覆盖区域范围内的农业生产经营主体、行业协会、技术机构等为主体(统称“申请单位”)。申请单位应当具有产地覆盖、全程质控、生产指导、消费引导、产销对接和农耕传承的能力。农耕农品记忆索引名录征集坚持“自愿申请、自行举证、自我承诺”原则。农耕农品记忆索引名录征集,按照主体申请、县级农业农村部门(或相关主管部门)审核,地市级和省级绿色食品(绿色优质农产品)工作机构审查,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组织专家审评后在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官网(国家绿色优质农产品公共信息平台)上公布,并以适当方式附送...
  • 3

    中国农产品品牌索引名录

    为深入贯彻关于“要把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放在突出位置,狠抓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品牌创建、质量安全监管”“走质量兴农之路,要突出农业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加快培育优势特色农业,打造高品质、有口碑的农业‘金字招牌’”的重要指示精神,落细落小农业农村部有关两个“三品一标”工作的决策部署,探索构建常态化的农产品品牌年度储存记忆与公众查询索引名录,以实际行动促进品牌农产品产销对接与公共服务,推动绿色优质农产品实现既产得出、产得优,又卖的出、卖得好,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拟探索开展中国农产品品牌索引名录征集工作。农产品品牌索引名录征集,突出公益性服务,征集过程中国家中心不收取任何费用。凡纳入《中国农产品品牌索引名录》的农产品品牌,实行动态管理,由县级以上地方绿色食品(绿色优质农产品)工作机构加强跟踪评价和技术服务,帮助品牌拥有者完善管理制度规范,提升技术管理水平,发挥好品牌强农带动效应。凡不再符合索引名录征集条件和要求的,依规退出名录。中国农产品品牌索引名录征集,是一项通过培育知名品牌,服务乡村振兴,促进绿色优质农产品产销对接的新工作。经符合申请条件的农产品品牌合法拥有者“自愿申报...
  • 4

    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

  • 5

    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2022-2025年)

  • 6

    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

  • 7

    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名单

  • 8

    概述:中欧地理标志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