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特产圈

陕西特产圈

特产馆:陕西馆
1554
话题 185
陕西,简称“陕”或“秦”,省会古都西安。自然区划上因秦岭-淮河一线而横跨北方与南方。陕西是中国经纬度基准点大地原点和北京时间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所在地。陕西历史悠久,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上古时为绝大部分在荆州、梁州、一小部分在雍州,是炎帝故里及黄帝的葬地。西周初年,周成王以陕原为界,原西由召公管辖,后人遂称陕原以西为“陕西”。
  • 秦巴腹地,汉水之畔——汉滨的自然与人文之美

    秦巴腹地,汉水之畔——汉滨的自然与人文之美

    汉滨区位于中国陕西省东南部,隶属于安康市。它东邻旬阳市,南接岚皋县和紫阳县,西靠汉阴县,北连商洛市镇安县和柞水县。汉滨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是连接陕南与关中地区的重要节点之一。汉滨城区距离安康市区约20公里,拥有便捷的公路网络,并且靠近汉江,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交通条件。汉滨区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夏季(6月至8月)高温多雨,平均气温在24-30℃之间;冬季(12月至2月)温和少雨,平均气温约为2-7℃。年降水量大约在900毫米至1200毫米之间,主要集中在春夏季节(4月至9月),有利于农作物生长。此外,汉滨区还拥有丰富的水资源,汉江及其支流贯穿全境,为农业灌溉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汉滨区的农业以水稻、小麦、玉米为主,同时也发展了多种特色农业项目。例如,该地区种植了大量的茶叶、魔芋、柑橘等经济作物,这些作物不仅品质优良,而且在市场上享有很高的声誉。近年来,随着农业科技的进步,高效农业、生态农业成为发展的新趋势。政府鼓励农民采用现代化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模式,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此外,汉滨区还大力发展有机农业,通过减少化学农药和化肥的使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
    查看详情 >>
    多果发布
    发布于 02-06 12:25
    浏览 34
  • 子洲:陕北高原的绿色明珠

    子洲:陕北高原的绿色明珠

    子洲县位于中国陕西省北部,隶属于榆林市。总面积约为2043平方公里,总人口约32万。其地理位置优越,东邻绥德县,南接清涧县和米脂县,西靠横山县,北连靖边县。子洲县地处陕北黄土高原腹地,地形以丘陵沟壑为主,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生态环境。区内有多个自然保护区和湿地公园,如大理河湿地公园,为野生动植物提供了良好的栖息地。子洲县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昼夜温差较大。年平均气温在8-10摄氏度之间,夏季温暖湿润,冬季寒冷干燥。这种气候条件非常适合多种农作物的生长,尤其是小麦、玉米等主要粮食作物。全县水资源丰富,大理河及其支流穿境而过,为农业灌溉提供了充足的水源保障。此外,子洲县森林覆盖率较高,生态环境优良,是发展生态旅游的理想之地。子洲县的农业以玉米种植为主导产业,这里是陕西省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之一。近年来,随着农业科技的进步和政府政策的支持,子洲县大力推广绿色有机农业,提高了农产品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除了传统的玉米种植外,小麦、大豆也是主要的经济作物之一。蔬菜种植在当地也有悠久的历史,特别是子洲的大棚蔬菜以其品质优良、口感鲜美而闻名。畜牧业方面,子洲县也取得了显著的发展...
    查看详情 >>
    多果发布
    发布于 02-05 12:25
    浏览 21
  • “汉水之畔,锦绣洋县”——自然风光与文化底蕴的和谐交融

    “汉水之畔,锦绣洋县”——自然风光与文化底蕴的和谐交融

    洋县位于中国陕西省南部,隶属于汉中市。它东邻城固县,南接西乡县,西靠佛坪县和太白县,北连留坝县和勉县。洋县地处秦岭山脉南麓与大巴山脉北麓之间,地理位置独特,交通便利,是连接陕西南部与四川的重要节点之一。洋县政府所在地洋州街道距离汉中市区约70公里,拥有便捷的公路网络,并且靠近京昆高速公路、十天高速公路和宝成铁路,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交通条件。此外,洋县还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如汉江及其支流等,这些资源不仅在当地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也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支撑。洋县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夏季(6月至8月)高温多雨,平均气温在25-30℃之间;冬季(12月至2月)温和少雨,平均气温约为4-8℃。年降水量大约在900毫米至1100毫米之间,主要集中在春夏季节(4月至9月),有利于农作物生长。此外,洋县还拥有丰富的水资源,汉江及其支流贯穿全境,为农业灌溉和生态修复提供了宝贵的水源。洋县的农业以水稻、小麦、玉米为主,同时也发展了多种特色农业项目。例如,该地区种植了大量的蔬菜、水果、中药材等经济作物,这些作物不仅品质优良,而且在市场上享有很高的声誉。近年来,随着农业科技的...
    查看详情 >>
    多果发布
    发布于 02-07 14:09
    浏览 21
  • 洛南:秦岭深处的生态宝地

    洛南:秦岭深处的生态宝地

    洛南县位于中国陕西省东南部,商洛市下辖的一个县。它东邻丹凤县和商南县,西接蓝田县和长安区,南连山阳县和商州区,北靠华阴市和潼关县。总面积约为2830平方公里,地形以山地为主,境内有洛河及其支流流经,形成了丰富的水资源和肥沃的土地。洛南县地处秦岭腹地,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是连接陕西与河南的重要交通枢纽。洛南县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在12.7℃左右,降水量集中在夏季,年均降水量约为750毫米。由于地处山区,海拔较高,昼夜温差较大,这种气候条件非常适合多种农作物生长,特别是中药材、茶叶等特色农产品。冬季寒冷少雪,夏季凉爽多雨,使得洛南成为理想的避暑胜地和生态旅游目的地。洛南县农业资源丰富,主要以水稻、小麦、玉米、中药材等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为主,并且大力发展高效农业和特色农产品。近年来,洛南县积极推进农业现代化,通过引进先进的农业技术和设备,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例如,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有效缓解了当地水资源紧张的局面;同时,还积极发展设施农业,建设温室大棚,延长蔬菜和水果的生产周期,提升了经济效益。此外,洛南县还大力扶持农民专...
    查看详情 >>
    多果发布
    发布于 02-05 09:01
    浏览 20
  • 关中腹地,富庶平安——富平县的自然风光与文化底蕴

    关中腹地,富庶平安——富平县的自然风光与文化底蕴

    富平县位于中国陕西省中部,隶属于渭南市。它东邻蒲城县和白水县,南接西安市阎良区和临潼区,西靠铜川市耀州区,北连咸阳市三原县。富平县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是连接西安与渭南的重要节点之一。富平县城距离西安市区约70公里,拥有便捷的公路网络,并且靠近京昆高速公路、包茂高速公路和咸铜铁路,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交通条件。富平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昼夜温差较大。夏季(6月至8月)高温多雨,平均气温在25-30℃之间;冬季(12月至2月)寒冷干燥,平均气温约为-2至2℃。年降水量大约在500毫米至600毫米之间,主要集中在春夏季节(4月至9月),有利于农作物生长。此外,富平县还拥有丰富的水资源,石川河及其支流贯穿全境,为农业灌溉和生态修复提供了宝贵的水源。富平的农业以小麦、玉米、苹果为主,同时也发展了多种特色农业项目。例如,该地区种植了大量的柿子、花椒、中药材等经济作物,这些作物不仅品质优良,而且在市场上享有很高的声誉。近年来,随着农业科技的进步,高效农业、生态农业成为发展的新趋势。政府鼓励农民采用现代化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模式,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此外,富平县还大力发展...
    查看详情 >>
    多果发布
    发布于 02-07 10:35
    浏览 17
  • 镇安:秦岭深处的绿色宝藏

    镇安:秦岭深处的绿色宝藏

    镇安县位于中国陕西省东南部,商洛市下辖的一个县。它东邻山阳县和柞水县,西接宁陕县和旬阳县,南连安康市汉滨区,北靠西安市蓝田县。总面积约为3477平方公里,地形以山地和丘陵为主,境内有乾佑河及其支流流经,形成了丰富的水资源和肥沃的土地。镇安县地处秦岭腹地,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是连接商洛与安康的重要交通枢纽。镇安县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在12.6℃左右,降水量集中在夏季,年均降水量约为800毫米。由于地处山区,海拔较高,昼夜温差较大,这种气候条件非常适合多种农作物生长,特别是小麦、玉米、蔬菜等特色农产品。冬季寒冷少雪,夏季凉爽多雨,使得镇安成为理想的农业生产和居住环境。镇安县农业资源丰富,主要以小麦、玉米、水稻、蔬菜等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为主,并且大力发展高效农业和特色农产品。近年来,镇安县积极推进农业现代化,通过引进先进的农业技术和设备,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例如,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有效缓解了当地水资源紧张的局面;同时,还积极发展设施农业,建设温室大棚,延长蔬菜和水果的生产周期,提升了经济效益。此外,镇安县还大力扶持农民专业合作...
    查看详情 >>
    多果发布
    发布于 02-05 10:41
    浏览 15
  • 榆阳:陕北明珠,四季分明,物产丰富,文化厚重

    榆阳:陕北明珠,四季分明,物产丰富,文化厚重

    榆阳区位于中国陕西省北部,是榆林市的中心城区。它东邻佳县,南接米脂县和横山区,西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隔黄河相望,北靠神木市。榆阳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是连接陕西与内蒙古的重要枢纽之一。榆阳市区距离省会西安约600公里,距离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约400公里,拥有便捷的公路、铁路和航空网络。榆阳区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昼夜温差大。夏季(6月至8月)炎热少雨,平均气温在20-25℃之间;冬季(12月至2月)寒冷干燥,平均气温约为-10至0℃。年降水量大约在300毫米至400毫米之间,主要集中在夏秋季节(7月至9月)。由于地处黄土高原,榆阳区拥有丰富的土地资源和水资源,为农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榆阳区的农业以小麦、玉米、马铃薯为主,同时也发展了多种特色农业项目。例如,该地区种植了大量的红枣、苹果、葡萄等经济作物,这些作物不仅品质优良,而且在市场上享有很高的声誉。近年来,随着农业科技的进步,高效农业、生态农业成为发展的新趋势。政府鼓励农民采用现代化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模式,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此外,榆阳区还大力发展有机农业,通过减少化学农药和化肥的使用,保护生...
    查看详情 >>
    多果发布
    发布于 02-06 11:11
    浏览 14
  • 秦岭之畔的明珠,锦绣商州区——自然风光与文化底蕴的完美融合

    秦岭之畔的明珠,锦绣商州区——自然风光与文化底蕴的完美融合

    商州区位于中国陕西省东南部,隶属于商洛市。它东邻丹凤县和商南县,南接山阳县,西靠柞水县和蓝田县,北连洛南县。商州区地处秦岭山脉腹地,地理位置独特,交通便利,是连接陕西南部与河南、湖北的重要节点之一。商州区政府所在地城关街道距离商洛市区约10公里,拥有便捷的公路网络,并且靠近福银高速公路、沪陕高速公路和西康铁路,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交通条件。商州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昼夜温差较大。夏季(6月至8月)高温多雨,平均气温在20-25℃之间;冬季(12月至2月)寒冷干燥,平均气温约为-5至0℃。年降水量大约在700毫米至900毫米之间,主要集中在春夏季节(4月至9月),有利于农作物生长。此外,商州区还拥有丰富的水资源,丹江及其支流贯穿全境,为农业灌溉和生态修复提供了宝贵的水源。商州的农业以小麦、玉米、大豆为主,同时也发展了多种特色农业项目。例如,该地区种植了大量的蔬菜、水果、中药材等经济作物,这些作物不仅品质优良,而且在市场上享有很高的声誉。近年来,随着农业科技的进步,高效农业、生态农业成为发展的新趋势。政府鼓励农民采用现代化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模式,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产...
    查看详情 >>
    多果发布
    发布于 02-07 13:15
    浏览 13
  • 空山新雨后——商南县:秦岭之畔的自然风光与文化底蕴

    空山新雨后——商南县:秦岭之畔的自然风光与文化底蕴

    商南县位于中国陕西省东南部,隶属于商洛市,它东邻河南省西峡县,南接丹凤县和山阳县,西靠镇安县,北连洛南县,商南县地处秦岭山脉南麓,地理位置独特,交通便利,是连接陕西南部与河南、湖北的重要节点之一,商南县政府所在地城关街道距离商洛市区约100公里,拥有便捷的公路网络,并且靠近沪陕高速公路、福银高速公路和宁西铁路,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交通条件。商南县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夏季(6月至8月)高温多雨,平均气温在25-30℃之间;冬季(12月至2月)温和少雨,平均气温约为0-5℃,年降水量大约在700毫米至900毫米之间,主要集中在春夏季节(4月至9月),有利于农作物生长,此外,商南县还拥有丰富的水资源,丹江及其支流贯穿全境,为农业灌溉和生态修复提供了宝贵的水源。商南县的农业以水稻、玉米、茶叶为主,同时也发展了多种特色农业项目,例如,该地区种植了大量的蔬菜、水果、中药材等经济作物,这些作物不仅品质优良,而且在市场上享有很高的声誉,近年来,随着农业科技的进步,高效农业、生态农业成为发展的新趋势,政府鼓励农民采用现代化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模式,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商南...
    查看详情 >>
    多果发布
    发布于 02-07 13:35
    浏览 13
  • 柞水:秦岭深处的绿色宝藏

    柞水:秦岭深处的绿色宝藏

    柞水县位于中国陕西省南部,商洛市下辖的一个县。它东邻镇安县和山阳县,西接宁陕县,南连安康市旬阳县和汉滨区,北靠西安市蓝田县。总面积约为2332平方公里,地形以山地为主,境内有乾佑河及其支流流经,形成了丰富的水资源和肥沃的土地。柞水县地处秦岭腹地,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是连接关中地区与陕南的重要交通枢纽。柞水县属于暖温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在13.9℃左右,降水量集中在夏季,年均降水量约为800毫米。由于地处山区,海拔较高,昼夜温差较大,这种气候条件非常适合多种农作物生长,特别是中药材、茶叶等特色农产品。冬季温和少雪,夏季凉爽多雨,使得柞水成为理想的避暑胜地和生态旅游目的地。柞水县农业资源丰富,主要以水稻、小麦、玉米、中药材等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为主,并且大力发展高效农业和特色农产品。近年来,柞水县积极推进农业现代化,通过引进先进的农业技术和设备,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例如,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有效缓解了当地水资源紧张的局面;同时,还积极发展设施农业,建设温室大棚,延长蔬菜和水果的生产周期,提升了经济效益。此外,柞水县还大力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
    查看详情 >>
    多果发布
    发布于 02-05 08:55
    浏览 12
  • 圈子粉丝

    更多+

    资讯头条

    更多 +
  • 1

    全国特质农品名录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特”字文章,打造高品质、有口碑的农业“金字招牌”的要求和国家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和品牌强农战略部署,加快培育特色农业品牌,科学引导消费,及时指导生产,促进产销对接,更好地满足公众对特色优质农产品的个性化需求,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于2020年10月开始开展全国特质农品登录工作,并制定了《特质农品登录技术规范(试行)》。所谓“特质农品”,是指产自特定产地环境条件,具有稳定且可感知、可识别、可量化的独特品质特征,具有一定生产规模,有稳定的供应量和消费群体,并经国家农安中心登录的农产品,其中农产品包括种植业和养殖业产品及其初加工产品。特质农品登录坚持“自愿申请、技术评价、信息公开、动态管理”和公益服务原则。根据《特质农品登录技术规范(试行)》规定程序,经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优质农产品)工作机构推荐,地市级、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优质农产品)工作机构审核,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组织专家技术评审确认,并在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网公示,符合特质农品登录技术规范要求的相关农产品,则正式登录为特质农品,并纳入全国特质农品名录。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后续进...
  • 2

    中国农耕农品记忆索引名录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赓续农耕文明,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的重要指示精神,推进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充分展示独具农耕文化的乡村风貌、乡土特产和农耕资源,满足公众农耕农品传承与感悟体验需要,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开展农耕农品记忆索引名录征集工作。征集的农耕农品记忆索引名录,包括涵盖具有农耕文化记忆(印记)传承属性并源于种植养殖生产消费过程、彰显农业多种功能乡村多元价值、满足乡愁感知感悟感念,且具有独特生产、加工、贮藏、保鲜、消费、技艺与品质特性、风格特色的农产品及相关产品。农耕农品记忆索引名录征集,以覆盖区域范围内的农业生产经营主体、行业协会、技术机构等为主体(统称“申请单位”)。申请单位应当具有产地覆盖、全程质控、生产指导、消费引导、产销对接和农耕传承的能力。农耕农品记忆索引名录征集坚持“自愿申请、自行举证、自我承诺”原则。农耕农品记忆索引名录征集,按照主体申请、县级农业农村部门(或相关主管部门)审核,地市级和省级绿色食品(绿色优质农产品)工作机构审查,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组织专家审评后在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官网(国家绿色优质农产品公共信息平台)上公布,并以适当方式附送...
  • 3

    中国农产品品牌索引名录

    为深入贯彻关于“要把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放在突出位置,狠抓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品牌创建、质量安全监管”“走质量兴农之路,要突出农业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加快培育优势特色农业,打造高品质、有口碑的农业‘金字招牌’”的重要指示精神,落细落小农业农村部有关两个“三品一标”工作的决策部署,探索构建常态化的农产品品牌年度储存记忆与公众查询索引名录,以实际行动促进品牌农产品产销对接与公共服务,推动绿色优质农产品实现既产得出、产得优,又卖的出、卖得好,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拟探索开展中国农产品品牌索引名录征集工作。农产品品牌索引名录征集,突出公益性服务,征集过程中国家中心不收取任何费用。凡纳入《中国农产品品牌索引名录》的农产品品牌,实行动态管理,由县级以上地方绿色食品(绿色优质农产品)工作机构加强跟踪评价和技术服务,帮助品牌拥有者完善管理制度规范,提升技术管理水平,发挥好品牌强农带动效应。凡不再符合索引名录征集条件和要求的,依规退出名录。中国农产品品牌索引名录征集,是一项通过培育知名品牌,服务乡村振兴,促进绿色优质农产品产销对接的新工作。经符合申请条件的农产品品牌合法拥有者“自愿申报...
  • 4

    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

  • 5

    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2022-2025年)

  • 6

    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

  • 7

    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名单

  • 8

    概述:中欧地理标志保护